未來三十年,人工智能普及,普通人該如何做職場規劃?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1-

我高中同學里,有個做銀行櫃員的。當初,考進去非常辛苦,又是筆試,又是復試,還免不了各種打點。

最終,獲得了那個坐在防彈玻璃窗後面的資格。

去年過年小聚,同學們中,有一個在一線城市工作的。他說自己租的小區,樓下那家銀行網點,以前有十幾名櫃員,現在只有一名櫃員,外加四台巨大的智能辦卡、智能審核的機器。

唯一的那名櫃員,兼任保安、業務員、大堂經理等工作。

那位做櫃員的高中同學有些惶然:

「是啊,我們網點……機器也已經布上了,很智能,幾乎不需要有人協助,年輕人都會用……」

「裁員多少,我不知道;但我確定,肯定不需要現在這麼多人了。」

那麼,那些「很好用」的機器,將會摔碎誰的飯碗?

-2-

前幾天,有個同事帶孩子去參觀某著名飲用礦泉水的工廠,拍了一段令人嘆為觀止的小視頻:

幾萬平的車間里,操作工人的數量,用一只手就數得過來。無數大機器、小機器揮舞著鋼制的臂膀,灌輸、製作、傳送、打包、分揀、封裝…… 廠房里都是機器的嗡嗡作響,間可能有幾聲操作工隔著老遠的吆喝。

在這里,機器包攬了絕大部分重復性工作,冰冷、理性,且無需加班費;

而人類,只需要走來走去,監督檢查機器是否在正常工作即可。

-3-

製造業、勞力密集領域中,智能機器的普及,勢必帶來大批流水線工人的失業;

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可能會波及司機、修車、加油站等領域的全面洗牌。如果腦洞再開大一點,就連客運站附近的小飯館,可能都會面臨生存問題——連駕駛都可以去中心化,交通為什麼不能?

如果飯做得好吃,廚師或許不會下崗,那麼切菜工、傳菜工、服務生呢?會有什麼,來代替他們嗎?

哦,也許你會說,我現在並沒有從事那樣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的職業,我的工作高端著呢。我是工程師,我是新媒體編輯,我是網路經營……

行吧。

大多數初級工程師,尤其是做了好幾年仍然只會增刪改查,滑鼠點點這種層面操作的,大神們早就開發出自動腳本來運行那一套了;

普通媒體編輯們,所謂的文筆和結構,也不是不可復制;

經營呢?追熱點,你追得過機器嗎?你不需要睡覺嗎?

今天我們可能還在辦公室里爾虞我詐,覺得看哪個同事不順眼,覺得哪個同事搶了我的機會。

殊不知,最大的敵人,可能都不是那些,和我們平起平坐的存在了……

那個人(或物),可能現在還沒出現,可能現在還在沉睡,可能現在還在學習——但當他們從深海浮出水面的那一刻,一定會收割掉大片人群的飯碗。

-4-

人們總說:拒絕販賣焦慮。

但事實是:這輩子如果想有所成就,甚至僅僅只是想保住現有的生活狀態,我們必須保持焦慮。

時代洪流裹挾個人命運,時代並不是針對某個人,實際上,它不針對任何人。但它就是帶著雷霆萬鈞之勢,轟轟烈烈而來,碾壓萬千而去。

而人工智能之於人類,也很有可能像《三體》中所說的一樣,轉變為另一種形式的降維打擊:

消滅你,和你無關。

-5-

因此,順勢而為,可能是最適合大多數普通人的生存之道了。

那麼,80後和90後的職場人,要為形勢,在職業規劃上,做哪些改變?關鍵點有三個:1//保持足夠的危機意識。

充足的危機意識,和業務能力、知識水平同等重要,都是一個人的核心競爭力。2//想辦法,進入所在行業的核心領域,技術或者管理,選擇一個深入發展。

要麼在公司升入管理層,輕易不被別人左右職業命運;

要麼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努力在所處的行業擠進頭部圈子。

兩種做法,殊途同歸,本質都是「垂直深挖」。而這一點,也是職場人的大勢所趨。3//跳出單一、重復的工作,擁抱有個性、有識別度的工作。

暢銷書《數學之美》、《浪潮之巔》的作者吳軍說:

「越是源自於靈感的東西,越不容易被取代。比如藝術。」

即使你無意從事藝術行業,也要注意讓自己的工作,帶有更多的個人標籤,這樣才能在激烈競爭中被人看到,擁有發展的可能。

-6-

的確,現在的人工智能,還處於「有多少人工,就有多少智能」的階段,有些人工智能的產物,智能說,還很幼稚,並不能真正滿足人們的需求。

但是,人工智能,和人一樣,都會學習,會發展,會進步。

比如,機器不能譜出和音樂家一樣優秀的曲子,但音樂家可以借助機器的大數據分析功能,更快地製造商業化、有更多人喜愛的音樂產品;

比如,機器不能達到像專業譯員一樣的「信達雅」級別的翻譯,但可以大大節省翻譯的檢索時間,提升工作效率;

比如,機器沒法寫出好看的小說,但可以幫助小說家搜集素材,提供更廣闊的思路和更有趣的創意;

……

有網友總結得特別好:

從本質上說,互聯網的普及,掀起的是信息革命。從前,靠信息不對稱而吃飯甚至發財的,現在都要坐下來重新排位;

而現在,人工智能帶來的洶湧浪潮,掃蕩的是大量重復性、單一性、可替代、無個性的中低端工種,想抓緊手中的飯碗,這件事,變得前所未有地困難。

最後,用《必然》這本書中的一句話,作為結尾:

當弱人工智能升級為強人工智能的時候,你可以想像,這個世界上其實是多了幾億的勞力力。他們會做你三十年前很熟悉的那些工作,而且他們不用吃飯也不睡覺。

所以,你再也別想做你三十年前做的那些工作了,沒有人會雇你的。

-end-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