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2019年農村電商何以”取勢”?
世界在充滿不確定的氣氛中,走到了2019年。展望新的一年,包括農村電商在內,圈子內外迷漫著困惑、焦慮和無奈。這是社會經濟整體氛圍決定的,我們無法回避更難以獨善其身。歲末年終,面對不確定的”未來”,我們還是需要做出一些基本判斷,在不確定中做一些確定的事。
1、 農產品上行將由”面上擴張”走向”點上深耕”,根據地市場和樣板市場的打造,將成為各方的共識。前幾年,各地政府和電商服務機構,幾乎都是圍繞著平台電商做全國性的面上擴張。實踐表明,這種策略執行的結果,投入產出不成正比,且難以可持續發展。2019年,這一方面將理性回歸,無論是政府還是服務機構,將把資源往根據地市場和樣板市場傾斜,而非一味地投向平台電商。一線城市、沿海發達地區和省會城市的社區電商、社群電商,將格外受到重視,點對點,包括一部分對口幫扶城市之間的在電商領域的合作,將會成為實效行銷的重點。
2、 區域公用品牌將開始助力於農產品新零售體驗店的發展。今年區域公用品牌還將迎來創建的高峰期,會有更多的地方政府著力打造,這既是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縣的”必選項”,也成為一些縣域決策者自覺自願的”自選項”。一些全品類覆蓋的區域公用品牌,還將應用到當地農產品市場拓展的新零售體驗店。”麗水山耕”的經驗,不只在浙江省內被學習,還會有全國更多地域來復制。
3、 供應鏈成為農村電商競爭的關鍵領域。無論是下行,還是上行,供應鏈都是關鍵領域。阿里今年45億投資匯通達後,其根據目標是要為匯通達8.5萬家夫妻老婆店賦能,用阿里的大數據、雲計算、第三方支付和菜鳥再造農村供應鏈,而不再沿著農村淘寶原有的布點找人的路子,事實證明,那不是阿里強項。而對於上行來說,供應鏈更為關鍵。今天的電商,銷售管道並不缺,農村產品缺品牌、缺包裝、缺品控、缺經營,只有強大的供應鏈支撐才能保證”貨如輪轉”。
4、 鄉村振興戰略將推動更多新業態在鄉村爆發。突出表現在家庭農場、共享農莊和田園綜合體的井噴式增長,”低成本打造、新業態植入、電商化經營”將成為總體的表現形態。但這一塊,在南北方會呈現不同的發展方向:南方地區以農旅融合為核心,而北方地區會更側重於”產業興旺”。但不管怎麼,電商化經營是一致的,”找得到,玩得好,帶得走,買得爽,想得起”,不是為產品而產品。
5、 城市社區成為各大電商管道經營農產品的”必爭之地”。無論是天貓小店,還是蘇寧小店,亦或社交電商的寶媽軍團,還有新零售的各個品牌,幾乎都將農產品的終端之戰燒向了城市社區。就連剛剛完成上市的同程,以”同程生活”這一品牌也開始布局社區。但是,各個電商管道無一例外以輕資產方式跑馬圈地,都太”急功近利”,很少有管道在農產品的供應鏈上下功夫,這為2020年的”洗牌”埋下了伏筆。
6、 預售、訂制和共享,作為連接城鄉生產者和消費者的行銷方式,會在對口幫扶省際、市域之間成為熱點。在大數據和溯源技術的支持下,農業的預售、訂制與共享將成為了一股熱潮,這類方式可以很好地解決以銷定產的問題,做到消費升級的個性化定制需要。尤其是東西部協作在走向深入過程中,農產品的預售、訂制和共享,可以成為兩地協同發展的重要內容。
7、 消費扶貧成為電商精準扶貧主要形式。電商精準扶貧這幾年的口號喊得很響,但如何落實,各地一直在摸索。在北京、廣州等地通過試點,基本找到了以消費扶貧為主的精準扶貧方式。下一步,包括央企、國家各部委以及東西部省際間的對口幫扶,都可以用”消費扶貧”的方式將扶貧行動落到實處,幫助貧困地區真正得到實惠。
8、 農產品現貨倉單交易作為產業互聯網重點開始凸顯價值。包括野山參、山茶油、食用菌、棉花、食用糖以及擁有較大溢價空間的地方特產,將通過各地的農產品現貨倉單交易的方式,成為農業產業互聯網發展的一個突出亮點,從而進一步完善大陸農產品交易體系。當然,這個趨勢不是2019年就能完全成型的,但一定是一個重要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