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在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上,這家Festo的老牌德國自動化企業的機器人展位十分受人歡迎。
只見一只狀如蜻蜓的機器人撲扇著四只薄如蟬翼的機械翅膀,在空中時而極速飛行,「出盡風頭」。蜻蜓機器人的一旁則是一只漂浮著的的巨型生化水母機器人,在空中飄浮時就好像水中浮動的水母一樣。
不過,生化機器人並不是它的主營業務。
一家近百年歷史傳承的企業
這家如此時髦的企業已經有92年歷史了。它的主營業務包括氣動和電驅動技術、運動控制和工業培訓等。目前旗下擁有超過3萬種產品,業務遍及176個國家,是德國工業4.0革命的名片之一。德國總理在每年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期間帶領全球政要參觀Festo展台已成其固定項目。
德國總理默克爾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參觀Festo展台
其實,成立之初的Festo最早只是一間小小的木工機械廠,由Gottlieb Stoll和Albert Fezer共同創立。而在Fezer先生逐漸退出管理層後,公司主要由Stoll家族管理和經營,至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
中間兩位為Festo第二代接班人Kurt Stoll博士和Wilfried Stoll博士
一家德國總理為之「代言」的企業
1. 電動、氣動技術世界領先
在1955年,Festo生產出了德國第一台氣缸,隨後又在1957年設立了第一個氣動培訓室。1975年,Festo開發出世界上第一套標準化氣缸DSN系列。而在1980年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Festo自主設計的全球第一台可編程控制器FPC606問世,開啟了電驅動探索。
閥島
最為值得一提的是,1987年,Festo研制出世界第一款電氣一體化智能控制元件「閥島」,首次做到了氣動常規接線和空氣配管的連接。
Festo團隊獲紅點獎
作為全球氣動行業第一家通過ISO9001和DQS質量認證的公司,Festo產品被廣泛應用於工業領域,曾經多次獲得德國各類大獎。
2. 對培訓和教育長期投入
Festo於1955年創立了Festo教學培訓體系,為客戶提供工業技術培訓服務。目前,Festo教育培訓部已經為全球4萬客戶提供了工程培訓課程。
此外,在中國,Festo還與同濟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重慶大學等國內重點大學展開密切合作,包括設立獎學金、資助學科人才培養和發展、投資合作大學基礎設施等。
Festo第二屆學徒畢業照
3. 10年持續研究「生化學習網路」
2006年,Festo與眾多知名大學、研究所、機構和研發公司共同發起「生化學習網路」項目,旨在通過生化學的應用,設計新型的技術平台和產品。
Festo生化蝴蝶機器人
Festo還推出了一系列生化機器人。其中,「生化抓取助手」是以大象鼻子為原型研發的柔性輔助系統。它由輕質塑膠制成,重量只有1.5kg,由壓縮空氣驅動,使用智能控制技術進行調節,曾獲「2010年德國未來獎」。
Bionic Motion Robot
它的後續升級版為Bionic Motion Robot,從象鼻和章魚觸須的運動中獲得啟發,採用了柔性氣動波紋管結構和相應的閥和控制技術,能毫不費力地模仿這兩種原型的動作。
4. 成德國工業4.0名片
Festo是「工業4.0」平台的管理董事會和指導委員會成員。
在與工業4.0主題相關的各種組織中,Festo加入了獨立於製造商的Smart Factory計劃,將新技術和概念集成至工廠自動化環境中,並與其他企業共同測試和開發不同製造商生產的智能元件之間的協同合作。
上圖的這個機器人名叫USCHI。據透露,這是一套由Kuka(負責提供機器人)、MRK(負責安全)、Fetso(自動化控制)以及MüKO(設備集成商)四方協作的產物。
德國總理默克爾帶領政要參觀
正是Festo這樣亮眼的成績,在每年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期間,德國總理默克爾都會帶全球政要參觀Festo的展台,向他們介紹Festo的各類創新科技。
一家歷經家族三代而不衰的企業
在亮眼成績的背後,這家企業在92年間是如何從一家小鎮上的木工器械廠發展到年銷售額近30億歐元的國際自動化技術主管企業?又是如何成為德國工業4.0代表企業,又是如何在浮沉近百年間保持公司發展壯大、基業長青的呢?Festo的秘訣是什麼呢?
1. 從未錯過每一次科技變革
Festo是歐洲第一家意識到氣動對工業自動化重要性的公司。20世紀50年代,隨著自動控制技術的發展和現代工業水平的不斷提高,脫胎於液壓元件的氣動元件和氣動系統有了廣闊的應用空間和發展潛力。Festo第二代接班人Kurt Stoll博士和Wilfried Stoll博士敏銳地發現並順應了這一潮流,主管Festo在此領域內不斷發展壯大。1955年,Festo正式投入到氣動產品的研制和銷售之中。
近年來,工業界的數字化已成重要趨勢。在這樣的大背景下,Festo今年正式發布全新的數字化戰略,通過硬件軟件化、硬件數字化、數據雲端化以及客戶溝通數據化等方式,全面擁抱物聯網和數字化。
同時,Festo在今年四月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發布了新產品VTEM數字控制終端,這是一款硬件軟件化的產品,該產品集成了超過50多種單個元器件的功能,僅僅通過軟件修改參數,即可做到完全不一樣的功能,真正做到柔性生產。
2017年4月,Festo在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發布了新產品VTEM數字控制終端
此外,Festo又發起「生化學習網路」項目,不斷從自然界中汲取靈感,將自然界中的高效策略轉化成自動化技術。
從木工機械到氣動控制技術、電動控制技術、到數字化、再到向生化學學習靈感,基業長青來源於對行業變革的敏銳捕捉和快速行動。
2. 研發高投入,緊跟技術發展趨勢
在戰略層面把握時代變革機遇,在戰術層面,則通過高研發投入以及緊跟技術發展趨勢來保證產品的不斷革新和競爭力。
據了解,Festo將每年營業額的8%用於新產品與新技術研究開發——這遠高於一般世界知名企業。這一點從每年不斷增加的世界級專利產品中可見一斑。目前,Festo擁有2900項世界級專利產品,每年誕生上百個創新產品。
另外,Festo還與全球科技公司一起進行最新技術的測試研究與應用。
前不久,Festo和華為聯合在德國對5G雲化機器人進行測試,雙方將對眾多工業環境中的應用場景進行測試,驗證5G網路是否是未來智能生產中的基本技術。
因為對於全自主機器人來說,必須將機器人的基本功能與高性能的計算系統進行解耦來應對系統計算能力的擴展和能耗的增加,將軟件應用程序進行模塊化並選擇部分從機器人端遷移到製造雲,然後通過5G網路進行通訊。而在網路中斷的情況下,計算機必須確保機器人能夠繼續執行必要的安全操作。
Festo和華為合作測試的代表性產品–平衡球平台,一個由Festo生化機械臂Robotino搭載五軸機械手臂、電阻觸摸屏、製造雲組成的機器人系統
3. 強化員工的創造力培養
研發投入的同時,Festo也非常注重員工創造力的培養與激勵。每年,Festo用於員工培訓和發展的費用占到公司營業額的1.5%,而且從2008年開始,Festo第二代接班人Kurt Stoll博士就設立並讚助了年度「員工發明獎」,以表彰公司內部湧現的發明貢獻,鼓勵創新文化。
2017年獲獎員工合影
德國的Festo,中國的Festo,世界的Festo
在德國,Festo是工業4.0的名片,是德國總理的座上賓;在中國,Festo擁有其全球第二大的子公司,是各級主管關心的重點企業,建有兩個全球生產中心和一個亞太技術中心;在全球,Festo的公司分部到了全球61個國家,有250多家分公司,同時在其他40多個國家設有授權代理機構,服務遍及176個國家的客戶。
從一家微不足道的木工機械廠,到歷經近百年而不衰的跨國家族企業,Festo靠的正是行業大勢的把握、對前沿科技的持續投入並不斷應用到新產品以及對人才的持續關注和投入。
摘自: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