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1996年4月19日,《中國科學報》頭版頭條位置刊登了一篇題為「‘863計劃’緣起、發展及展望」的文章,作者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光學家王大珩。
此時,距離王大珩牽頭,與王淦昌、楊嘉墀和陳芳允幾位科學家共同提出的「863計劃」開始實施,已有十年時光。
一個改變中國高技術發展的計劃
這篇文章,是王大珩對「863計劃」實施後的深邃思考。
本報原副總編輯黃安文回憶,文章並非報社約稿,王大珩完成文章後,直接聯繫了報社,並派專人送到報社。
「當時,他希望更多人了解‘863’,理解‘863’,傳播‘863’,使‘863計劃’得到更順利的發展。」黃安文說,「我們看完後,當即決定刊發」。
在文章中,王大珩給「863計劃」實施十年確定了基調:「863計劃」實施至今成績卓著,現在正在總結經驗,以利再戰。
對於「863計劃」發起的那段歷史,本報原總編輯郭曰方非常熟悉。30多年前的一天,王大珩在家讀到了美國發布的《戰略防禦倡議》,忍不住給老朋友王淦昌、楊嘉墀、陳芳允分別打了電話,詢問他們閱讀「倡議」的感觸。
「美國里根總統的SDI《戰略防禦倡議》,除了為兩霸爭雄顯示威懾力量之外,是對美國發展高技術的一次衝擊,也是對世界各國高技術及國力發展的一次挑戰。」王淦昌分析後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我們不能視而不見,坐以待斃,置之不理。」楊嘉墀、陳芳允、王淦昌回復給王大珩同樣的答案。
經商議,王大珩執筆起草了《關於跟蹤世界戰略性高技術發展的建議》,王淦昌、楊嘉墀、陳芳允字斟句酌進行修改。定稿後,他們將報告遞送中科院辦公廳,請時任中科院高技術局局長張宏通過有關管道轉呈鄧小平。
在這份報告中,王大珩等科學家建議,國家投資2億元人民幣,在7個學科開展高技術研究,以應對美國《戰略防禦倡議》。當時主持中央工作的鄧小平閱讀建議後即刻批復「此事宜速作決斷,不可拖延」,並批示投入100億元人民幣。
報告獲得批示的時間是1986年3月,國家高技術發展研究計劃因此被命名為「863計劃」。
數月後,中國高技術研究計劃具體實施細則形成,1987年正式付諸實施。生物、太空、信息、雷射、自動化、新能源和新材料7個領域,作為國家「863計劃」部署的主要領域,分15個專題進行攻關。國家「863計劃」由此啟航。
一篇擘畫科技藍圖的文章
王大珩在「‘863計劃’緣起、發展及展望」一文中,闡析了自主創新對於國家的意義。他指出,「改革開放,技術引進,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大陸科技和生產力的進步。但也要看到外商把大陸看作他們的技術市場陣地。我們必須在高技術上努力,使技術上保持自主權,這是提高大陸國力所必須的」。
文章刊出後,科技部「863計劃」管理辦公室組織專家對「863計劃」的實施進行認真的梳理和總結。不久,在該計劃一次總結報告中,科技部對計劃的執行進行了調整。
科技部原副部長馬頌德曾分管「863計劃」,他在「十五」開局之年宣布,在管理模式上,「863計劃」將把「人才、專利和技術標準」三大戰略的實施作為一項重要內容,突出知識產權目標,促使「863計劃」更加注重創新。在課題評審、驗收等評價環節中,將是否掌握自主知識產權,作為一項重要考核指標,做到「863計劃」從重點跟蹤到跨越的轉變。在課題承擔方式上,「863計劃」也著手新的招標和委托研究相結合的模式。
30多年來,中國幾代科研人員以承擔「863計劃」課題任務為榮。郭曰方感慨說,走過30年,「863計劃」固然已成歷史,但它永遠是中國科技發展進程中最為輝煌的一面旗幟。發起人王大珩的話語,對於今日之中國仍錚錚有力,閃閃發光。
一組促成行業問題解決的報導
如郭曰方所言,王大珩心里只有國家的榮辱。他一旦發現問題,就會鍥而不舍想辦法解決。
中國儀器儀表的研制在很長時間內是王大珩的一塊「心病」。他認為,「儀器儀表的研究工作在組織上比較混亂。種類不少,品質相同,缺乏先進的技術內涵」。
2007年春節前夕,時任中科院院長路甬祥去看望他,王大珩再次特別提及,儀器儀表研究必須引起高度重視。聊完之後,路甬祥建議《中國科學報》不妨去深入調查。
經過大量的資料梳理和採訪,大陸儀器儀表行業存在的問題逐漸清晰起來,《看似配角實為核心》《中國儀器儀表何以沒有領軍人物》等系列報導在本報刊登。
這些報導引起了當時國家科技管理部門和中科院主管的關注。幾個月後,中科院計劃局提出了報導中科院關於儀器儀表研究進展的計劃,中科院牽頭,聯合相關科技管理部門開始討論大陸科研儀器儀表研究的立項。半年之後,中科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先後啟動設立國家儀器儀表專項研究基金。
像王大珩這樣,畢生忠於事業,高瞻遠矚,為國家重大科技戰略決策及科學技術發展貢獻智慧的科學大師不在少數。
「好管閒事」的著名材料科學家、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師昌緒,兼具「戰略眼光」和「跨學科眼光」的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劉東生,「氣象萬千」的著名氣象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葉篤正……無一不是以敏銳的眼光、深邃的思想,履行著科學家的使命,以真知灼見為國家科技戰略建言獻策,以科學研究引領國家科學的發展。這樣的精神和品質,深刻影響著後來人,在傳承中,發揚至今。
專家點評
先生用一生踐行「戰略與創新」
■郭曰方(《中國科學報》原總編輯)
重讀舊文,引起我對王大珩先生的深切懷念。我最後一次見到王大珩先生,是在一次討論中國科學院發展戰略的研討會上。老人家精神矍鑠,由於聽力不好,他時不時用一只手掌放在耳後,認真聆聽每個人的發言。會上,他對中國科學院乃至國家的科技發展戰略發表了重要意見。
如今,他離開我們已經7年多了,但是,王老的精神、品格、人格,永遠就像一座豐碑矗立在我們面前。他不僅是一位傑出的科學家、中國光學事業的開拓者、「兩彈一星」元勛,更是一位始終都在關注著國家科技發展的戰略科學家。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改革開放40年來,大陸的科學技術發展已經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綜合國力大大提升,最基本的一條經驗是:做好戰略部署,抓好創 新髮展。王大珩先生用他一生的實踐證明了這一點。巨星雖然隕落,他劃過長空的光芒依然璀璨明亮,還在指引著我們繼續砥礪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