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to B,百度智能雲擦亮新增長引擎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把那些自己已經打磨好的、安全的、可靠的AI技術賦能到產業。

AI to B,百度智能雲擦亮新增長引擎 科技 第1張

自從騰訊去年930架構調整以來,「產業互聯網」的概念好不熱鬧。阿里雲在雲計算領域耕耘更早,在市場中牢牢占據了第一的位置;騰訊給「工業賦能」這事兒起了個新的名字,但總體上在雲計算這個領域也在奮起直追的狀態。

2018年開始,中國實體經濟迎來一個新的升級周期,互聯網公司隨即遇到了產業升級這個風口,巨頭們紛紛在內部做出相應調整。2018年12月,百度也宣布智能雲事業部升級為智能雲事業群組(ACG),簡而言之,百度智能雲事業群組將同時承載AI to B和雲業務的發展。

雖然在所謂的BAT轉型產業互聯網的調整中,百度智能雲的時間相對較晚,但相比起來,騰訊雲曾經依附在QQ平台上成長,阿里雲內部強勢整合成為技術中台,而百度智能雲在內部調整的動靜其實最小,在業務開展上更具靈活性。

所以,百度智能雲業務發展如何,什麼是他們的特長和切口?

這個問題在懸了半年之後,我們在8月29日百度智能雲年度峰會ABC SUMMIT2019大會上得到了官方答案,智能雲年度峰會ABC SUMMIT2019也是繼百度架構調整,成立新的智能雲事業群組(ACG)後,百度AI to B業務的第一次集中亮相。

ABC SUMMIT 2019中的「ABC」指的是「AI人工智能、Big Data大數據和Cloud雲計算」,ABC三位一體,構成了百度智能雲的戰略和理念。今年百度智能雲峰會的主題詞以字母「I」打頭,為INDUSTRIALIZE,中文譯「工業化」。

百度副總裁、智能雲事業群組總經理尹世明在發布會提說,「百度智能雲開創了ABC,也一直在引領ABC,ABC這樣一個概念也成就了百度智能雲,從新產品到應用,百度智能雲都走在了前列。」

如果翻看百度智能雲過去幾年的主題,可以非常容易的發現一個規律:過去幾年百度智能雲一直在打基礎,建地基,夯實雲計算向產業開放的基礎。據PingWest品玩(公眾號:wepingwest)統計,2016年,百度智能雲年度峰會的主題是「整合Integrate」,更強調技術和業務的結合;2017年,百度智能雲年度峰會的主題變為「創新Innovation」,更強調產品、應用以及案例;2018年,主題升級為「Inception」,「我們希望ABC讓三大產業,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全部新生,去引領智能的變革。」尹世明說。

蟄伏三年,百度智能雲ABC終於「活在當下」:從技術到產品到場景,AI to B,全面開放智能雲的場景和技術能力。「底座」建好了,如今就是百度智能雲量變到質變的重要時刻。

把「底座」建好了

所謂「工業化」,其實是指百度智能雲人工智能技術的工業化和批量化。

尹世明在接受採訪時提到,工業化和產業化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產業化是讓產業里面用到人工智能。」

而工業化的核心就是把人工智能這個技術工業化。「工業化的核心是一個大眾的東西,是一個規模化應用的東西,是一個低成本高效率的東西。」而百度智能雲的工業化則是希望做到人工智能自身的工業化生產,從而加速各產業的人工智能化。

圍繞「人工智能的工業化」,尹世明認為這將真正推動第四次工業革命。「人工智能終不能在實驗室,它的核心是要解決一個規模化應用的問題。當整個產業將全面進入人工智能的時代,這會極大的提升生產效率和財富的創造。」

就像是機械工業革命、電力工業革命和信息工業革命一樣,每次工業革命都是在解決幾大問題:一是新的生產力問題;二是自動化問題;三是協同和共享問題。百度智能雲根據三大問題總結出了一個智能方程式:人工智能工業化=(智能計算*智能應用)^智能生態。

AI to B,百度智能雲擦亮新增長引擎 科技 第2張

▲百度供圖

簡單來說,人工智能的工業化時通過智能計算和智能應用相互的交叉促進,再通過智能生態做到指數級的發展,三者相互融合,相互促進,最終做到人工智能自身的工業化。

以三者為基礎,百度智能雲提供的設施可謂豐富。以智能計算為例,百度智能雲提出了1個底座,6大平台和3個方法論。1個「底座」以「全場景覆蓋、彈性、高性價比、安全合規和易運維」為基礎,「只有這樣,才能滿足智能時代的客戶需求。」尹世明說。

而6大平台是指:天算大數據平台,天智人工智能平台,天工物聯網平台,天合雲原生開發平台,天像視頻雲平台,天鏈區塊鏈平台。

AI to B,百度智能雲擦亮新增長引擎 科技 第3張

▲百度供圖

三個方法論分為:互聯網架構方法論、數據智能方法論、模型工廠方法論。百度智能雲提到,基於智能的技術設施和工程平台,百度智能雲將長期積累的數據治理和模型工廠的方法論,賦能給企業客戶。讓企業能夠更快的更容易的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做到智能化升級。

圍繞智能計算,百度智能雲一口氣發布了20個業務產品。其中,最重要的當屬百度昆侖雲服務器,昆侖是百度智能雲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晶片的高性能通用人工智能處理器,「昆侖服務器將可以把中國最好的AI跑在中國自己自主可控的晶片之上。」

PingWest品玩觀察到,百度智能雲新推出的20個業務產品都將圍繞人工智能技術升級,比如天智人工智能的平台的基礎BML機器學習平台也升級到了4.0版本。

20個產品怎麼簡單總結一下?「技術層面163,公式層面是智能公式,結果是工業化。這三點記住,就能Get到我們的信息,也就是我們想做的事情。」尹世明總結說。

找到獨特的切口

過去,談到騰訊更多的是社交和連接,阿里巴巴是電商和經營,來到百度則是技術和搜尋。

如果簡單總結,百度智能雲其實體現在「智能」上,也就是在底層上的AI能力,這也構成了百度智能雲在雲計算市場的獨特切口。

有媒體問「咱們的競爭是在雲層面的競爭還是AI層面的競爭?」

AI to B,百度智能雲擦亮新增長引擎 科技 第4張

▲百度副總裁、智能雲事業群組總經理尹世明,百度供圖

尹世明認為,每個企業,每一朵雲做事的風格都不一樣。「但我們自己還是很清晰的。」他說,從三年前百度智能雲提出ABC,完成整合,技術棧做到ABC STACK,開始逐漸賦能各行各業。「我們更希望希望建立一個體系,這個體系包括技術體系、數據體系。」

尹世明把答案拉回到智能公式上。「我們是講ABC三位一體的,所以我們希望這里面如果需要三者是最好的,三者聯動是我們很強的強項。」

他提到,確實很多客戶只需要計算資源,也有很多客戶把他們的雲從其他友商那邊遷到百度智能雲,只做大數據的也有。「更多的其他企業,可能只有A,BC是他自己的,還有一些企業是只有C,這些都有。」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如果把技術、數據、應用、雲和生態比作不同的考題,百度智能雲的技術只是更優秀而已,人們更容易注意到百度智能雲的人工智能技術。

以人工智能技術為核心,百度智能雲將更容易融入到互聯網、金融客戶中。「因為它們是最先觸及到AI應用的,然後慢慢地向傳統的製造業擴展,向能源行業擴展,向安防領域擴展,向城市治理領域擴展。」尹世明說。

智能雲的想像空間

尹世明在發布會上說,過去一年,百度智能雲用戶數、收入已做到翻倍增長,而流量和服務器做到三倍增長,成為了中國增速第一的雲廠商。百度智能雲提到,百度智能雲也是國內最早做到單機群萬台服務器,國內第一個深度學習一體機、第一個邊緣計算及開源平台到國內第一個大規模AI質檢應用的雲廠商。

在發布會上,百度智能雲展示了來自汽車、服務器供應鏈、國家電網以及媒體等行業的客戶案例。

百度智能雲提到,幾個案例客戶都是圍繞視覺、對話、數據三大智能應用正在逐步形成規模化落地。百度智能雲結合智能計算平台,給予合作夥伴標準化的應用解決方案,讓客戶可以結合場景化做到定制化的智能應用解決方案。

AI to B,百度智能雲擦亮新增長引擎 科技 第5張

▲百度供圖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雲計算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統計數據顯示,初步測算2019年中國雲計算行業市場規模將突破千億元,比上一年增加100億左右的規模。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到了2021中國雲計算行業市場規模將增長至1858億元左右。

隨著企業上「雲」成為大勢所趨,中國雲計算市場規模和集中度持續增加。

百度智能雲的增長點在於:一,市場空間持續增長,二,對於企業選擇什麼樣的雲計算,其實跟行業核心需求有一定的關係。比如金融和醫療行業對於人工智能的需求明顯,金融行業還對更穩定以及更安全的數據有要求。

再比如製造業其實是數據密集型行業,對大數據和數據挖掘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這並不是一個先發先得的市場,百度智能雲還是有很大的想像空間。」一位行業人士對PingWest品玩說。

*本文版權歸「PingWest品玩」公眾號所有,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AI to B,百度智能雲擦亮新增長引擎 科技 第6張

AI to B,百度智能雲擦亮新增長引擎 科技 第7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