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99旗艦機亮相,榮耀拆分第一槍打向了老大哥華為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一向被視為華為狙擊小米等互聯網品牌的馬前卒榮耀,在羽翼豐滿後,終於將槍口調向了華為:

10月31日,榮耀發布年度旗艦Magic2,共包括四個版本:6GB+128GB版3799元、8GB+128GB版4299元、8GB+256GB版4799元、8GB+512GB的3D感光版5799元。

從業界慣用的價格錨點策略看,Magic2的主流機型價位應該是4299元和4799元,相比人們過去對榮耀機型介於1000-2000元間的認知,已經前進了幾大步。

Magic2採取了滑屏結構以解決前置錄影頭和100%全面屏不能兼得的痛點,鑒於小米剛剛在25日發布了同樣採取滑屏(當然兩家技術不同)的新一代旗艦機MIX3,在感官上看,Magic2自然和小米杠上了,但只看基礎配置和價格的話,二者至少在定位上應該已經不是一個維度了:

下載APP,領雙11津貼

MIX3也發布了四款版本,其中6GB+128GB版3299元、8GB+128GB版3599元、8GB+256GB版3999元、10GB+256GB的故宮特別版4999元。

黑科技在每家的宣傳話術里都不缺,對普通用戶來說,XG+XXXG這種最直觀的配置里,Mgagic2的主流機型已經比MIX3的主流機型高出了700-800元,對兩家號稱主打的「年輕人」來說,接近1000元的差價已經足夠把用戶分層,把兩家手機的戰場隔離了。

況且,小米在MIX3仍然在堅持性價比的路線,而在Magic2發布後鋪天蓋地推廣文中大量類似「劃時代力作」之類的話語,也能明顯感覺到榮耀在向市場要品牌溢價了。

那麼,榮耀這款旗艦機杠上誰了呢?請看這幾篇評測文的標題:「華為Mate 20被自家小弟榮耀Magic2瘋狂打臉」、「榮耀magic2價格直追華為mate20,選擇讓人糾結了!」、「榮耀Magic2跑分曝光,數據跟華為mate20差不多」。

沒錯,Magic2的發布,象徵著榮耀手機和華為手機的關係,已經到清晰的權力結構過渡到曖昧,再到圖窮匕見的時刻了。特別是幾乎同時發售的華為年度旗艦Mate20曝出「綠屏」事件後,說榮耀客觀上捅了大哥一刀也不過分。

矛盾的伏筆

榮耀是華為在2013年推出的互聯網品牌,這距小米在2011年推出小米手機,打響互聯網手機概念的時間節點很近,正是國內移動終端蓬勃且草莽著的重要風口時期,在那前後,除小米外,博沃、大可樂、魅族、錘子……等一大批新勢力冒頭,雖然其中的一些品牌在今天早就不見蹤影了,但互聯網品牌來勢洶洶,是搶占諾基亞摩托倒掉後巨大市場最聲勢浩大的實力。

同時,華為旗下的手機(華為和榮耀)也肩負著華為公司從通信設備服務商向消費電子領域轉型的重任。如今華為消費者業務的老大餘承東有個外號叫「餘大嘴」,也是在華為向手機領域邁進初期,他敢在外面發出豪言壯語,比如在業務一窮二白的時候就diss對手,說華為遲早是手機業的老大,而外界又對華為不信任的背景下誕生的。

在這前提下,華為手機採用了集團的品牌備書,不能輕易冒險,況且在當時,年輕人是否知道華為都是個問題,那麼創立一個全新的品牌,在公司內部開辟一塊試驗田,學習並抵禦互聯網手機的打法,贏取年輕人的市場,成固然好,敗了也拖累不到華為的品牌,是個非常合理的戰略決策。

榮耀的產品自然也非常接地氣和緊貼對手,就像2014年3月,小米推出紅米Note增強版,售價999元,榮耀馬上推出3X暢玩版,定價998元;在京東榮耀旗艦店,爆品榮耀10到手價1999元,主打遊戲加速,手持夜景,榮耀V10到手價1799元,標籤是「性能巨獸」,榮耀8X號稱千元霸屏;至於代言人,你有鹿晗、TFBOY,我有趙麗穎……

大概也能看出,榮耀在2000元以下的產品線比較豐富,堪稱華為手機的護城河,但問題在於,華為手機在那段時期的品牌戰略也不像今天這麼聚焦在Mate和P系列,2015年時還有入門級的G系列,如今也依然有價格在1000+區間和2000+區間的暢想系列、Nova(麥芒)系列,如何避免產品的左右互搏一直是人們比較關心的問題。

餘承東曾在2015年給出了答案:

他還做了一個比喻:

【商業街探案】可能餘承東只是隨手找了個案例,但無心插柳,【商業街探案】正好在那段時間全面採訪過MINIcooper,餘承東找的案例只能映射榮耀和華為在日後的分裂。

MINIcooper是MINI家族的一款產品。而MINI是英國血統,賣給了BMW而已,本來和BMW就是完全獨立的兩個品牌,只是剛進中國時借用了BMW的管道和品牌背書,但給中國消費者造成了「BMWMINI」的品牌認知,彼時MINI中國市場負責人最不愛聽到詞就是「BMWMINI」,採訪時和【商業街探案】數次強調MINI是獨立品牌;同時,因為依附在BMW管道,MINI的車主得不到好的專屬服務,MINI在建設獨立品牌形象認知的同時,也在謀求管道獨立。

榮耀和華為是同根生:同一個技術平台,不同的品牌和管道,但同MINI的尷尬是相似的:

首先,華為的黑科技要先應用到華為手機上,榮耀不能搶風頭(當然這也是價位決定的)。

比如華為在2017年推出的NOTE10的一個重要賣點是PC模式,即手機可以連接顯示器作為PC使用,這個功能在一年後榮耀的NOTE10上才推出。

即便最近的華為Mate20和Magic2都用了麒麟980處理器,但「首發」一定是在Mate20上發布,而且要由餘承東正式發布。

其次,長期華為吃肉榮耀喝湯的模式對榮耀的品牌發展不利。

比如拿華為和榮耀的另外兩款重頭產品看,華為p20pro用了6.1寸的OLED屏,榮耀10用的是5.84寸的LCD螢幕,前者價格高顯示效果好,後者爆出來過螢幕泛黃類似的質量問題。榮耀主打年輕人沒錯,但如果這個戰略最後被消費者理解成「比華為功能差做工差所以便宜」,那顯然長期看對品牌就是傷害。

尷尬的獨立宣言

其實榮耀和華為之間的關係一直在變化:

早期的榮耀手機上還帶有華為的LOGO,但2014年榮耀打出了「勇敢做自己」的口號,品牌開始和逐步和華為隔離,才有了榮耀產品總經理關於「華為與榮耀雙品牌在技術專利平台共享前提下,是完全相互獨立的」的總結。

如今,榮耀銷量越來越高,賽諾發布的2018上半年國內智慧型手機整體市場銷售量顯示:榮耀不但打贏了小米,也直逼華為,對華為在全球範圍內鞏固第二名,衝擊三星也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隨著翅膀逐漸變硬,榮耀在華為內部的地位逐漸提高,榮耀總裁趙明在9月底的北大學生宣講會上不但強調了榮耀相對華為是獨立品牌,也表示在2017年年底,集團簽署了文件,華為品牌員工可以申請加入榮耀,面試通過後原部門要無條件放行——這可以看做資源逐漸傾斜的信號。

逐漸,榮耀獨立於華為,單獨計算品牌銷量,強化品牌形象的傳言產生了,【商業街探案】也就此詢問了華為內部的一位員工,對方表示:「確實聽過這個傳言」。

榮耀當然給予否認,但趙明一段被視為「回應」的微博其實非常曖昧,他提到:「展望未來,榮耀將更加堅定地與華為品牌一起,雙劍合璧,共圖華為消費者業務全球奪冠的大業!」

「一起」、「雙劍合璧」、「共圖」這些詞並不代表直接否認了「獨立」的消息,而從另外一個角度看, 這幾個關鍵詞其實已經把榮耀手機和華為手機放到了對等的位置,算是徹底告別了「榮耀是華為小弟的定位」。

這當然不代表榮耀膨脹了,而是銷量增長後品牌必須面對的客觀要求,除前文提到品牌依附關係的兩點傷害外,我們還應該注意到:

首先,相比榮耀的銷量,其銷售額並不算亮眼——銷售量接近華為,銷售額卻只有54%左右,這只能說明客單價太低,相應,利潤率也更低。

其次,我們誅心一點:榮耀目前的銷量在被歸類到華為手機里,而華為手機如今的一個重要標籤就是餘承東——今天,已經很少有人叫他餘大嘴,相反,大家都在說餘承東吹過的牛都做到了,換句話說,如果榮耀依然是華為的附屬品,那麼榮耀成功也就是餘承東的成功。

榮耀總裁趙明在2015年4月接替前總裁劉江峰,他生於1973年,比餘承東小四歲,在榮耀手機已經在銷量上逼近華為、品牌形象正突破高端的背景下,餘承東是華為整個消費者業務的老大,而趙明只是榮耀總裁,換了誰,恐怕也不願意繼續當附屬品了。

因此,我們看到,Magic2的發布更堪稱榮耀的「獨立宣言」:

價格直接接入到華為新旗艦Mate20的價格區間(4000-6000),同時,基於「智慧生命體YOYO為內核及靈魂的全新AI系統,全球首款AI六攝,石墨烯散熱技術、40W萊茵認證安全超級快充、3D生化感光技術等九大自研全球領先技術加持」的話術,也可以看到Magic2已經不拿小米當對手,而是緊貼「大哥」了。

但同時,榮耀也仍然受到華為公司整體戰略的掣肘,讓Magic2略顯尷尬。比如一位業內人士就吐槽說「沒想到宣傳的結構光只出現在頂配上,寧願主打機型貴200,加上結構光,主攝升級,不過這樣會讓Mate20不舒服。」

而另一方面,2018年其實是華為口碑和小米倒轉的一面,Magic2向上貼Mate20不夠堅決,同時產品價格比小米還高了一檔,沒有趁這個機會徹底對小米絞殺,也側面反映出榮耀及背後決策層的搖擺,抑或博弈。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