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盤騰訊的2018:在掙扎中重新建立規則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復盤騰訊的2018:在掙紮中重新建立規則

在《鐵達尼號》中,這艘萬噸巨輪首航橫跨大西洋。當時很少有船能比得上這艘龐然大物了,它被稱為「永不沉沒的巨輪」。

但在處女航中,它撞上一座冰山,這座冰山給它帶來了毀滅性的災難。

回顧過去的2018年,騰訊的經歷和鐵達尼號有許多相似的地方。這艘中國互聯網的巨輪已經平穩航行多年,習慣於處在中國互聯網世界的中心。

2018年注定會成為騰訊歷史上值得紀念的一年,這一年是騰訊的20周歲,馬化騰在看似風平浪靜的海面上了望到了一座冰山。因此,騰訊自上而下開啟一輪新的改革,以確保這艘巨輪繼續航行下去。

這也是騰訊史上第三次大規模組織架構調整,其中有多項改革措施,試圖重新建立平台的規則,連接一切。

1

對於騰訊來說,股價在2018年似乎成為了騰訊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因為騰訊的股價在2018年仿佛坐上了雲霄飛車。

當然,不可否認在當前的大背景下,不只是騰訊,連阿里巴巴的股價也缺乏增長的動力。然而,騰訊的股價是其中比較典型的一個案例——一位騰訊老員工向鳳凰網科技表示:「在過去的幾年中,騰訊股價的瘋狂增長為我帶來了北京四環一套房,快速下跌,帶走了五環的一套房。」

2018年3月,騰訊的股價達到475.58港幣的高位,這意味著在一年半的時間內,騰訊的股價做到了翻番。不過從那以後,騰訊股價持續走低,一直下探到251.4港幣的低位,基本上相當於2016年底的水平。

2018年11月,在公布本財年第三季度財報之前,騰訊連續23天進行股票回購,花費高達3870億港幣,但是股價依然沒有回到巔峰時期的水平。

在已經公布的2018年三個季度財報中,騰訊收獲了多個尷尬記錄。三個季度的營收分別為:735.28億元、736.75億元、805.95億元。對應的淨利潤分別是:232.9億元、178.67億元、233.33億元。

其中,騰訊在2018年第二季度的營收創三年來新低,淨利潤更是在13年來首次出現同比負增長。而整三個季度來看,作為現金流的遊戲業務也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並且是越來越差,原因主要在於遊戲版號的限制導致「吃雞類」遊戲,空有用戶量但無法進行商業化。

從海外引進並首先上線的《怪物獵人·世界》主要是為了打造WeGame平台,但隨後遊戲被舉報並下線,WeGame平台慘淡收場。

不過在2018年底,騰訊收到了來自遊戲的利好消息,相關部門已經開始解凍遊戲版號,正在對排隊申請的遊戲進行過審和發號。只不過積壓太多,還需要等待一段時間才會陸續有新遊戲上市。

受到利好的刺激,騰訊在12月21日當天的股價收漲4.5%,市值重新回到3萬億港幣。只不過在隨後的交易日中,再也無法重現往日「節節攀升」的榮光,一直在3萬億港幣的市值徘徊。

這說明,受困於政策的波動,遊戲業務已經無法成為騰訊在下一個互聯網周期的支撐。騰訊也早就意識到,不能把未來繼續押註在陰晴不定的遊戲行業上,所以騰訊推出了一系列業務、人才以及組織架構上的改革措施。

2

2018年9月30日,騰訊官方宣布將原有的七大事業群調整為六大事業群,最新的組織架構為:企業發展事業群(CDG)、互動娛樂事業群(IEG)、技術工程事業群(TEG)、微信事業群(WXG)、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平台與內容事業群(PCG)。並宣布成立技術委員會,打造騰訊技術中台。

這一變化在於,原有的三個事業群:社交網路事業群(SNG)、移動互聯網事業群(MIG)和內容事業群(OMG)合併重組,成為了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平台與內容事業群。

這次調整是騰訊繼2005年和2012年之後第三次重大的組織架構調整。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認為,這次調整既是專注於眼前業務,也要立足於長遠發展。騰訊公司總裁劉熾平則將此次調整看成是騰訊「連接一切」戰略目標的實施。

阿里巴巴早在2015年底進行的組織架構升級中,就提出了「小前台、大中台」戰略;包括京東、美團等互聯網公司在內,中台整合、前台輸出已經成為標配。在此次騰訊的組織架構調整中,也提出了中台策略。隨著機構體量日益龐大,騰訊打造中台,整合內部資源一致對外已經不可避免。同時,隨組織架構調整的還有騰訊的人才策略。

3

作為一家擁有超過5萬名員工的超級互聯網公司,騰訊也飽受內部體制僵化、人心安逸的困擾。許多年輕人來了騰訊,又離開了騰訊,然而中層、高層卻永遠都是熟悉的面孔,這與阿里巴巴業已成熟的接班人制度已經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在11月9日騰訊20周年的內部慶祝活動上,騰訊公司總裁劉熾平代表總辦對外宣布了「青年英才計劃」,在這個計劃中,騰訊將20%的晉升機會留給年輕人,並且這是一個硬性的百分比。

對管理者來說,培養和提拔多少年輕人,也將成為一個管理考核指標。在激勵方面,騰訊還將在現有體系之外設立獎勵計劃,用於激勵有潛力、對公司有貢獻的年輕人。「除了要給年輕人晉升的機會,我們還會要一批幹部退下來,騰訊不可以有幹部終身制。」劉熾平進一步強調。

騰訊還在內部傳達了高層在人才改革上的要求,具體內容是:組長、總監和副總裁三個級別的管理者中,各有20%的人需要低於一定的年齡,按照目前來說,分別是28歲、30歲和35歲。

在馬化騰看來,當前騰訊的股價很低,源自於騰訊內部缺乏創新的活力和動力,這是人才機制過於僵化造成的。過去騰訊內部在「賽馬機制」的刺激下,誕生了諸如微信等偉大的產品,但從那以後,騰訊再也沒有耀眼的產品出現,特別是在雲和短視頻上。

4

騰訊組織機構調整的最直接表現就是全面扶持雲業務和內容平台。

以雲為載體、微信、支付等為平台,借助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騰訊提出打造「產業互聯網」的口號。在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的企業家分論壇高峰對話上,馬化騰就在和李彥宏的對話中講述了騰訊產業互聯網理念的由來。

他說:「問題主要是來源於我們過去的經歷,從PC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這麼一個簡單終端的改變,但是卻造成一個產業界的重大轉型。基本上,我們在講的互聯網,我們90%以上都是講的移動互聯網,尤其是現在在5G推出的前夜,我相信可能這是未來很大的一個轉變的基礎。」

騰訊在醫療、教育、交通、金融等行業陸續推出解決方案,全面幫助傳統行業的數字化改革。只不過目前騰訊在雲業務上的營收相比較阿里巴巴還很小,並且在未來還要面臨來自華為、聯想、百度等企業的競爭。

此外,全新成立的平台與內容事業部則體現騰訊在內容領域的野心。企鵝號成為騰訊在內容領域的分發中台,借助QQ瀏覽器、QQ、天天快報、騰訊新聞等產品對外分發內容。

不過短視頻依然是騰訊的心病。微信一方面幫助微視屏蔽競爭對手,一方面開放入口對微視給予流量扶持,但是目前微視依然像付不起的阿鬥,在和抖音、快手的競爭中完全落後。

除了微視以外,騰訊還推出許多款短視頻產品,比如Yoo視頻、下飯視頻、閃咖、騰訊雲小視頻、時光小視頻、哈皮等。只不過,目前尚未看到能夠衝擊抖音、快手的產品出現。

5

相反的是,騰訊的投資業務則越來越成為亮點內容之一。在過去的三個季度財報中,騰訊公布的投資收益就已經累計超過150億元,其中最大的收益來自於美團點評的上市,其他包括虎牙直播、拼多多、趣頭條、同程藝龍等。

這一數字預期還在繼續擴大,因為在第四季度,還有騰訊音樂和蘑菇街的上市。而在2019年,備受矚目的鬥魚直播、快手或也將登陸資本市場,為騰訊的投資收益加碼。

基巖資本副總裁岑賽銦認為,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市場給予騰訊的估值基礎在於其把控了微信等流量入口,並在這個流量入口的基礎上構建了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涉及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在2018年,以抖音、快手為代表的短視頻app成為市場主流,而騰訊在短視頻領域暫時落後,再加上遊戲市場進入存量博弈時代,使得股票價格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回調。但是只要騰訊在社交這一塊的地位不變,就無需太過擔心其未來的發展。

同時他還看好騰訊雲為未來的發展。他認為,騰訊雲以公有雲為主,重點布局遊戲雲和視頻雲,與騰訊本身的業務具有較多的一致性,是基於QQ、微信、騰訊遊戲等本身的強勢業務和海量數據發展而來的。

6

曾經的掌舵人陸奇在離開百度後,百度曾經遭遇輿論的壓力和質疑,但是很快地李彥宏帶領百度繼續走在自動駕駛和人工智能的道路上,基本算是站穩了腳跟。

阿里巴巴在馬雲確定退休時間後,也很快地確定了接班人和團隊,高層正在有序不紊的更迭。

而唯有騰訊,至今依然是腹背受敵,陷在掙扎之中,唯剩社交的大旗苦苦支撐。

祖籍汕頭的馬化騰,此前保留著一個習慣,在吃火鍋的時候喜歡用公筷,如果有人用了自己的筷子插入鍋中,他不會言語,但是不會再吃一口。如今,他試圖在重新建立一個規則,自己煮東西,然後用公筷,給桌上的每一個人夾菜。

即將到來的2019年,馬化騰迎來本命年,騰訊也將面對又一次大考。(鳳凰科技)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