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10年來只有冬天一個季節,住在那里的小老百姓,每年都翹首盼望著春天的來臨,不想每年迎來的,都是凌冽的寒冬。
這個地方,叫做互聯網。
2008年,在全球經濟危機的背景下,馬雲寫了一封名為《冬天的使命》的信,發給了阿里的所有員工,這封信的大意為:互聯網冬天要來了,我們得準備過冬了。
無獨有偶,另一位互聯網大佬稱,互聯網企業應再次做好過冬的準備,這名大佬的名字,大家也很熟悉,他就是馬化騰,在2008年7月24日的騰訊在線行銷峰會上提出。
從此,互聯網村開始過上了,年年寒冬,年年沒有暖氣的日子。
2009年,《站長應同心協力團結力量渡過「互聯網寒冬」》
2010年,《互聯網企業過冬寶典》
2011年,《寒冬來襲,電商「挺住」》
2012年,《電商行業寒冬效應正在發酵》
2013年,《電商寒冬致無利可圖》
2014年,《電商紛紛甘露IPO 互聯網寒冬將至》
2015年,《互聯網寒冬真的到了 停止招聘後又開始裁員?》
2016年,《談一談今年的移動互聯網寒冬》
2017年,《互聯網人的寒冬,和2017年的冬天一樣冷》
2018年,《裁員潮,互聯網寒冬的至暗時刻來襲》
沒想到馬雲還是天氣預報解說員,一句「互聯網寒冬要來了」,明天真的就成了寒冬。
10年的寒冬,凍死了無數互聯網從業者,卻未曾凍死馬雲,相反的,他在《冬天的使命》中,明確了阿里未來十年的發展目標,即成為全世界最大的電子商務服務提供商。顯然,他已經做到了這個目標。
互聯網寒冬,其實映射的,是動物的一種本能-危機感。劉慈欣在《三體》中,描述的「黑暗森林法則」就是對危機感最好的陳述。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於林間,輕鬆撥開擋路的樹枝,竭力不讓腳步發出一點兒聲音,連呼吸都必須小心翼翼:他必須小心,因為林中到處都有與他一樣潛行的獵人,如果他發現了別的聲明,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之。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恒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
常年混跡於技術開發圈子,經常會看到這樣的一類問題:
中國工程師是否過多了?
工程師只能工作到35歲嗎?
工程師35歲前不轉管理,只能轉行嗎?
面對這樣的問題,你是如何想的呢?
恐怕都是嘴里吐槽著,心里卻在暗暗的下決心,而不是知難而退。
人人都會有危機感,只是每個人應對方式不同,庸人望而卻步,智者居安思危,大抵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