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股價大跌產業鏈公司共振的啟示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證券時報記者 羅曼

受當地時間1月2日蘋果公司下調2019財年第一財季營收預期消息的影響,蘋果股價在當天的盤後交易中大跌7.55%。而蘋果股價自2018年10月3日以來,累計跌幅已經接近40%,市值蒸發超過3500億美元。蘋果大跌的衝擊波還蔓延到了亞洲市場,3日開盤後,A股、港股蘋果相關產業鏈公司股價紛紛大跌,其中,A股多只個股跌停,港股瑞聲科技、舜宇光學科技分別跌超5%、6%。

事實上,蘋果公司此次下調營收預期,在整個手機行業中並非個例。市場研究公司IDC的初步統計數據顯示,早在2018年第三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的銷量已同比下跌6%,至3.552億部,這已經是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連續第四個季度出現同比下滑。在市場整體上呈現萎縮的背景下,蘋果下調營收預期並不令人感到意外。

但蘋果的麻煩很明顯不止於此。一個更值得擔憂的情況是,蘋果的創新已經遇到了瓶頸。在早期,其產品從品牌形象,到外觀設計,再到功能都甩開競品很遠,一度是時尚的代表。但近些年來,它的創新優勢正在被競品逐一蠶食。盡管蘋果還保持了不錯的毛利率,但市場對其高售價的接受度,正在不斷降低。當創新速度跟不上價格漲幅的時候,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就會大打折扣。相反,原先跑在它身後的追趕者們,距離已經越來越近。一個明顯的感受是,如今蘋果召開新品發布會時,消費者對新iPhone已經沒有了以往的期待,而國產品牌的一些手機,卻不時能給人帶來眼前一亮的感覺。

雖說蘋果股價登上資本市場的神壇,但卻失去了創新的基因,昔日創新的代名詞,正在變成一個賺錢的機器。蘋果真正的對手是自己,是如何撿回逐漸丟失的創新基因。

總而言之,蘋果在中國及全球的未來前景,不光取決於總體市場的容量,還在於能否有真正的突破性創新,以及定價能否更接地氣等因素。其中,市場容量主要是經濟發展的水平,創新則是考驗蘋果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至於定價策略,今後蘋果恐怕需要更多考慮競爭對手的舉動。

至於一些人所擔憂的全球化倒退現象,其實倒不用多慮。蘋果和相關公司的股價聯動已經給出了答案——蘋果股價下跌,它的投資者受損;舜宇光學們的股價下跌,它們的投資者也同樣受損。以蘋果的拳頭產品手機為例,雖然只是一部iPhone,但它不光是蘋果的,也是富士康、瑞聲科技、舜宇光學們的iPhone,這是一個多年來靠市場競爭形成的全球化產業鏈,不光是全球化的分工,也是全球化的市場,更是全球化的資本聯動。這也意味著,只要全球分工、協作的邏輯不變——我們也有足夠的理由相信這個邏輯不會因一時一事而發生根本性改變,主導蘋果前景的就只是其內在因素。至於銷售業績的短期下跌,以及股價的一點波動,放到歷史的長河來看,都只是一朵浪花。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