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刻,世界看中國!外媒點讚月球背面的「嫦娥」與「玉兔」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這是人類第一次揭開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這一刻,世界看向中國!各國媒體都將目光聚焦月球背面的「嫦娥」與「玉兔」。

經過20多天環月飛行,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自主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坑內,做到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

美國《紐約時報》在當地時間2號與3號連續報導了中國登月探索的消息。

題為《月球背面:中國和世界希望找到什麼》的報導中,布朗大學行星科學家James Head稱讚,「這是國際月球科學探索的歷史性一步,人類首次在月球遙遠的另一段進行地表探測。」

而來自佛羅里達大學的園藝科學家Anna-Lisa Paul則十分關注中國在月球上進行的植物測試,「這些微小實驗是人類重返月球的關鍵探索。」

BBC在首頁上用《中國探測器成功登陸月球背面》為題報導了此事,導語則註明「這是歷史上首次有太空機器人登陸月球從未露面的另一側」。

《華盛頓郵報》援引分析人士評論,認為中國的太空實力正在不斷逼近美國,「隨著中國探測器降落在月球背面,新的太空力量宣告誕生」。

英國《衛報》絲毫不吝惜讚美之詞,稱此舉為「一次巨大的飛躍!」

它還提到了嫦娥項目首席設計師吳偉仁的一句話「探測器一小步,中國一大步」(a small step for the rover, but one giant leap for the Chinese nation)。

《衛報》認為這是對首位登月的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名句——我的一小步,人類一大步(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的一種致意與回應。

德國《明鏡》周刊寫道:「人們日後回顧21世紀時,中國登上月球很可能被視為是關鍵時刻,宇宙項目的成功能夠激發年輕人對科學和技術的激情」。

《俄羅斯報》用「開啟了研究月球的新篇章」形容此次探月之旅——此次的任務是人類首次在月球的遠端完成軟著陸,並建立與地球的聯繫。

《消息報》引用俄羅斯聯邦太空局局長德米特里·羅戈津向中國同行的祝賀,「嫦娥四號的電力設備由俄羅斯生產的放射性同位素電源提供。希望將來還有更多機會進行合作,造福兩國。」

日本《NHK新聞》評論,中國成功使探測器降落在了還沒有國家成功過的月球背面。通過將圖像成功傳送到國內,令國家形象再次得到提升。

朝日電視台則在早新聞中詳細播報了此事,「由於月球總是同一面朝向地球,因此很難探測到月球背面的情況。在探測器登陸月球背面後,其拍攝到的圖像通過人造衛星發回。」

主播在最後表示,「中國正以‘宇宙強國’為目標,不斷推進技術力量的強化」。

韓國《東亞日報》發表題為《美國「阿波羅」都沒有踏上的未知土壤……中國揭開月亮背面的神秘面紗》的文章。

文中稱,探索月亮背面有多重意義,不僅讓人類加快了解月球進化的過程,也能獲曉星星之間獨有的、豐富的物質情報。

《東亞日報》援引韓國天文研究院宇宙科學本部長崔勇俊(音譯)的話表示,月球背面環境更為惡劣,地形更為險峻,特別是「嫦娥四號」著陸的噴火口是剛形成不久的地形。

他說,「嫦娥四號」的登陸將對人類理解月球的變遷史起到重要作用。

韓聯社也發表一篇名為《中國,從探月後進國變成新紀錄持有國》的文章。

文中稱,「嫦娥四號是繼1968年阿姆斯特朗乘坐美國阿波羅11號首次登月後,人類半世紀以來在探月方面做到的最大壯舉。」

印度《經濟時報》稱,此次登陸凸顯了中國在太空領域日益增強的實力,以及與美國、俄羅斯、歐洲等比肩的雄心,也是其區位和全球大國地位的體現。(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董怡虹 單珊 馮茵倫 實習生 鐘書毓)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