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深聰智能CTO朱澄宇:解密思必馳AI晶片!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智東西1月4日消息,今天思必馳發布TAIHANG AI晶片,它採用專用晶片+高性能DSP+擴展指令集的架構,具備低功耗、高能效、高性價比等優勢;同時支持多種接口、多麥克風陣列,可應用在電視、白電、車載、機器人、智能音箱等場景。

這款AI晶片由思必馳投資的獨立公司深聰智能打造,它做到思必馳的語音算法與晶片硬件的結合,軟硬件一體化也是這顆晶片的一大特徵。

今天思必馳還重點介紹了過去一年來的商業化進展,呈現了在車載市場、智能音箱、兒童平板/故事機等市場取得的優異成績。無疑2018年是AI公司走向行業、走向落地的關鍵一年。而AI晶片正是AI公司深度落地場景的重要一環。

▲思必馳CTO兼深聰智能CEO周偉達

在思必馳AI晶片發布前,智東西深度對話了思必馳CTO兼深聰智能CEO周偉達、深聰智能CTO朱澄宇,解密思必馳AI晶片的背後。

晶片團隊浮出水面

一家科技公司要打造一款AI晶片大致有3種方式,第一種是在公司內部新成立一個晶片部門,第二種是成立或投資一個獨立公司,第三種則是與晶片公司成立合資公司。

思必馳選擇是以自身為主體投資一家獨立公司來做這件事情,這家公司就是上海深聰半導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聰」)。

據朱澄宇介紹,深聰成立於2018年3月份,思必馳是控股大股東。目前深聰有一個一二十人的晶片設計團隊,主要工作就是面向終端設備,依托思必馳的AI算法,開發設計軟硬件深度耦合的語音AI晶片。

智東西通過國家工商信息發現,深聰的企業法人是高始興,經理是周偉達。高始興正是思必馳的創始人兼CEO,而周偉達則是思必馳的CTO,無疑深聰是一家以思必馳為主導的AI晶片公司。

思必馳之所以以投資公司的形式布局AI晶片,背後也大有文章,還要從其最初醞釀做晶片說起。

朱澄宇透露道,2017年初,思必馳就開始醞釀AI晶片。在同客戶對接的過程中,思必馳的語音技術也逐步打磨至相對成熟,隨著行業對AI語音需求的迅速增長,以及終端設備體量的劇增,思必馳意識到做晶片的時機一定程度上成熟了。

最開始思必馳採取與傳統晶片公司合作的方式,將雙方各自在語音技術與晶片上的優勢疊加,布局AI晶片。但雙方的訴求和利益並不一致,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思必馳決定放棄這種方式。

另一方面,思必馳也沒有選擇由內部團隊做晶片這條路。他稱,這源於思必馳對晶片行業的敬畏之心。因為晶片行業有它自身的規律,比如開發周期、迭代周期等各方面都比較長,做晶片的人和做軟件算法的人在思維方式上也大不相同。

正是出於以上考慮,最終思必馳決定以自身為主投資一家晶片公司來做這件事情。於是,2018年3月深聰正式成立,並在前期醞釀的基礎上,正式投入晶片研發。

朱澄宇透露,在深聰成立以前,思必馳AI晶片的架構雛形已初步搭建,進入預研發階段。組建獨立公司後,思必馳的算法團隊與深聰團隊進行緊密合作,形成一個30多人的合作團隊,開始落地算法與硬件的結合。

2018年8月份小批量流片成功後,思必馳AI晶片又於11月份進入最後的測試驗證階段。他透露,目前AI晶片已經在智能音箱、電視、白電3個典型場景完成驗證,已形成可應用的Demo。

接下來,思必馳還需要將AI晶片在市場中進行檢驗,並根據客戶反饋,進一步對晶片進行調優。據朱澄宇估算,搭載思必馳AI晶片的終端設備會在2019年Q3季度正式落地。

軟硬件結合 能效提升10倍

思必馳這款AI晶片是一款語音晶片,它採用雙CPU+高性能DSP的主要架構,採用40nm工藝,通過指令集的擴展,集成思必馳語音識別、本地語音喚醒、信號處理等能力,未來還會加入本地命令識別、聲紋識別等,支持雙麥、四麥、六麥等麥克風陣列。

▲深聰智能CTO朱澄宇

朱澄宇稱,這顆晶片採用大容量片內靜態存儲,無需片外存儲,正是通過軟硬件結合的方式, 同時集成性能、降低功耗。

2018年年中,思必馳CEO高始興曾告訴智東西,到2018年年底,國內超一半的智能音箱都會採用思必馳的語音方案。今天他分享到搭載思必馳方案的智能音箱設備激活量1500萬+。

但思必馳這款AI晶片主要針對的場景並非智能音箱,或者說並非專門為智能音箱打造,其著眼點在於更廣闊的智能家居場景,尤其是家電場景。朱澄宇表示,思必馳做AI晶片的核心是為更多設備賦予語音能力,電視、音箱、冰箱、洗衣機、空調、小家電等都是應用場景。

他解釋道,這顆晶片不是為了替代智能終端中的主控晶片,而是把主晶片中關於語音處理的能力都剝離出來,在這顆晶片中做到。比如智能音箱中普通主晶片加這顆晶片就可以獲得AI能力;在比如一般冰箱、洗衣機中的主控晶片處理能力較弱,搭配這顆AI晶片就可以獲得語音的能力。

這也順應了今年智能家居領域白電、黑電、小家電等設備智能化的趨勢。

具體來說,這顆AI晶片主要有3個優勢:第一是性能優勢,通過軟硬件結合和指令集加速,主頻的能效比可以提升10倍。舉例來說,如果原來100兆的主頻可以做一件事,那麼現在它能夠同時做10件事。

第二是低功耗,在待機情況下,可以以非常低的功耗供電視、冰箱、洗衣機等家電設備使用。

第三是高性價比,這顆晶片跟算法緊密結合,由軟件對硬件進行定義,能夠面向應用場景把算力的冗餘做到更優,從而更具成本優勢。

就落地場景而言,朱澄宇透露,思必馳2019年比較看好電視/盒子、白電、小家電,會最先在這些場景落地。

他還稱,思必馳會對AI晶片保持開放的心態,可以輸出給方案商,也可以以IP授權的方式提供給傳統晶片廠家,「落地、滿足市場的需求對於我們是第一位的」。

為什麼要做AI晶片?更了解市場需求

在2018年年中,高始興就告訴智東西,「晶片我們已經陸陸續續做了一兩年」,他用「順勢而為」來概括思必馳為何要做AI晶片。

深聰CEO周偉達則進一步從技術與市場需求的維度談道,思必馳之所以做晶片,第一是神經網路技術進一步發展的需求;第二是市場需求,思必馳在賦能上千萬終端設備,對接各種晶片平台的過程中,知道客戶的需求是什麼,知道晶片的瓶頸是什麼。

另一方面隨著智能語音的火熱,智能家居、車載、兒童機器人/故事機等對AI有大量市場需求,這都是思必馳湧入AI晶片領域的主要原因。

「我們最了解算法、又了解市場,做出的晶片效能是最高的」,朱澄宇總結道。

從2017年以來,無論是晶片公司,還是AI算法公司都相繼湧入AI晶片賽道,那麼思必馳這顆AI晶片的行業競爭力又在哪里呢?

朱澄宇概括為2點,一點是更了解場景需求,因為在IoT場景下,應用定義算法,算法定義軟件,作為算法公司,思必馳在深耕場景的過程中更加了解市場的需求;另外一方面思必馳擁有全鏈路的語音技術,經過近幾年的打磨,更具算法優勢。

但他也指出,現階段AI算法還不夠成熟,做AI晶片需要軟件團隊與硬件團隊聯合研發。

有趣的是,思必馳今天發布TAIHANG 晶片時,也稱這是一系列晶片,並明確了三步走的路線。第一步是圍繞市場需求,通過軟硬件結合,做到低功耗、本地喚醒、本地指令識別;第二步就是加入聲紋識別、連續本地識別、安全特徵等;第三步則會加入多模態能力。

他稱,軟硬結合會成為未來晶片比較主流的方向。

結語:AI晶片落地戰打響!

從2017年以來,無論是傳統晶片公司、晶片創業公司、AI技術公司都在湧入AI晶片這個浪潮,並逐步推出AI晶片產品,2018年也被行業稱為AI晶片的元年。

2019年也將會有更多的AI晶片推出,但與此同時,推出AI晶片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AI晶片落地戰才剛剛開始。

2019年看誰能夠落地更多場景,真正解決現實場景的實際痛點,搶占更多出貨量,被行業與市場認可,而這一戰役剛剛打響!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