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支持250人在線視頻會議,微軟遠程協作平台軟件Teams免費半年試用【點這領取】
[PConline 雜談]10倍光學變焦、可彎折屏,放在2020年是妥妥的旗艦機賣點。然而數年以前,搭載這些配置的手機卻無人問津,甚至出了一代就「絕版」。
故事要從4G初期說起,10年前的手機市場和現在電動車市場一樣,各種「造機新勢力」層出不窮。為了防止新興小品牌蠶食份額,大廠抓緊推出機海戰略,力求每個領域都能分一杯羹,這些為細分領域做出來的手機,雖然小眾,卻每款都「身懷絕技」。
其中不少型號現在已經成為「絕唱」,但從最新的旗艦手機身上,我們又能找到他們的影子。
光學變焦:Zoom系列
現在多倍光學變焦已經成為頂級旗艦機標配,三星的 S20 Ultra、還有 Pro都配備了潛望式的光學變焦錄影頭,而在這項配置普及之前,2倍以上的光學變焦能力一直是Zoom系列機型的賣點,較為讓人熟知的有三星Galaxy Zoom系列,以及華碩的ZenFone Zoom系列。
展開全文
和如今我們看到的潛望式光學變焦錄影頭不同,過去的Zoom系列手機做到光學變焦的過程十分「簡單粗暴」,就是直接在手機背後塞進相機的變焦模組,這導致手機厚度明顯增加。
最經典一款,莫過於三星的Galaxy S4 Zoom,這也是三星首款具備光學變焦能力的智慧型手機。2013年推出的Galaxy S4 Zoom相機配置如今看來依舊豪華:1600萬像素1/2.3英寸的DC級別大底,鏡頭支持24-240mm等效焦距,F3.1-6.3的光圈,OIS光學防抖。
於是,這台手機也被稱為「數字相機型智慧型手機」,因為它的鏡頭規格與當時三星WB30F數位相機幾乎如出一轍。
Galaxy S4 Zoom樣張
樣張大家可以看到了,成像風格很有當年數位相機的味道。
樣張尺寸很大,甚至超過現在的手機
和現在旗艦手機變焦拍照對比,除了寬容度差點,銳利度和細節都是可圈可點的。
對了,Galaxy S4 Zoom也早早加入了夜景模式,上腳架可以拍出不錯的樣張。
不過,三星Galaxy S4 Zoom的厚度大家可以看到了…帶著它出門跟兜里踹個相機沒什麼區別,打電話或者刷微博還能引起路人圍觀:「這人用相機上網啊!」
三星Galaxy S4 Zoom不是一代而終,它的繼任者是三星Galaxy K zoom,外觀更薄,相機也更薄。
Galaxy K zoom搭載2070萬像素後攝,並採用1/2.3寸背照式傳感器,支持OIS光學防抖,10倍光學變焦功能,覆蓋24-240mm的焦段,同時還擁有氙氣閃光燈。
10倍光學變焦,帶來唯美的景深效果,現在的手機雖然可以支持更高倍數的變焦,但都是裁切而成,自然是不會有這種鏡頭帶來的「德味」。
就拿最新的旗艦手機三星Galaxy S20 Ultra來說,其潛望式長焦端只是做到了四倍光學變焦,而去到100倍的變焦則由一億像素主攝裁切完成。Galaxy K zoom搭載的可是實打實的10倍光學變焦,效果自然是夠強。
可惜的是,Galaxy K zoom外表還是太像一台相機了,這樣的設計注定沒有什麼市場,出到第二代之後,從S6開始就不見Zoom系列機型的影子了。
還好,大家對光學變焦的追求沒有停止,Galaxy K zoom發布兩年後,2016年,華碩推出了華碩鷹眼ZenFone Zoom,至此我們可以看到潛望式錄影頭的身影。
華碩鷹眼ZenFone Zoom的錄影頭採用潛望式3倍光學變焦鏡片的結構,工程師創造了一個獨特的雙棱鏡設計,將真正的光學變焦結構裝置在盡可能薄的框架內,許多的元件組裝在一起使得這個機械裝置取得整體精度。
結果我們可以看到了,這波又是「奧利奧」又是突起的騷操作之後ZenFone Zoom光學變焦只是去到了3倍,現在不少非潛望鏡的錄影頭已經有3倍光變的能力了。
手機的靈魂在於輕便,而Zoom系列手機恰好是犧牲了輕便,去做到拍照功能,自然是不得人心。不過,沒有這些Zoom系列機型的探索和努力,現在旗艦手機也不能在做到光學變焦的同時,維持輕薄的機身了。
大屏手機:MAX、MEGA、Ultra系列
介於手機(Phone)和平板(Tablet)的設備是什麼,過去我們常用「Phablet 」形容這樣的產品,或者說巨屏手機。
巨屏手機是細分市場難得一見受到好評的產品,甚至一度有比普通手機還熱賣的「爆款」,為什麼現在除了蘋果幾乎不出名字帶Max的巨屏手機了?因為Max系列被「全面屏」殺死了。
起大屏手機這個頭的,還是三星。同樣是Galaxy S4 Zoom推出的那一年,三星GALAXY MEGA 6.3將手機尺寸推到了6.3英寸,7英寸是平板電腦的起步,這台手機的身材在當時已經是龐然大物了。
不過在那個螢幕主流還是4英寸的時代,6.3英寸帶來的觀感當然是強無敵,看電影叫一個爽。
同期推出的還有SONYZ Ultra,在2013年也算是比較常見的機子了,這對於大屏手機來說十分難得。6.44英寸的超大螢幕,配合雙揚聲器和驍龍800處理器,妥妥的影音旗艦。
關鍵是,大家也不覺得這麼大的手機揣出去有什麼問題。
大屏手機風靡市場數年時間,經典的款式有Mi Max系列,榮耀8X Max,榮耀Note 10等,不少都延續SONYZ Ultra開創的6.44英寸黃金比例。
不過,由於全面屏的出現,螢幕占比越來越高,螢幕尺寸的標準提高了,手機卻縮小了,所以被稱為「巨屏手機」的產品反而越來越少。
最新一款類似的機型或許是去年發布的Mate 20 X 5G,因為屏占比提高,螢幕已經到了7.2英寸。今年Mate 30系列里面似乎少了Mate 30 X,問題在於Mate 30 Pro螢幕足有6.53英寸,巨屏手機還有必要嗎。
話又說回來,三星Galaxy S20 Ultra螢幕其實已經有6.9英寸了,這個大小擺在去年也是妥妥的巨屏手機,不過現在留給螢幕之外的只有前攝的小孔和窄窄的「下巴」,螢幕很大,也很難有當年拿著平板打電話的感覺了。
巨屏手機沒有消失,只是螢幕尺寸的標準提高,這個標籤不需要了。
折疊屏先驅:Round、Flex系列
在折疊屏手機亮相之前,同樣經歷過磕磕碰碰的探索,比如三星的Galaxy Round系列,還有LG G Flex系列。
由於沒搞懂柔性螢幕該怎麼用在手機上,或者說當時柔性屏的工藝尚未不能支持更大曲率,兩家OLED大廠秀肌肉的任務就擺在Galaxy Round和G Flex身上。
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彎了。
不同的是,三星Galaxy Round是左右彎,LG G Flex是上下彎。除了凸顯出接電話的時能夠貼合臉部,兩家似乎都拿不出什麼讓人特別想買彎手機的理由來。
更多買回來的用戶發現,穿牛仔褲的時候兜里放著「彎的Phone」並不舒服,於是三星Round出了一代不出了,而LG G Flex堅持了兩代。
從結果來看,三星的路子走對了,在Round後面,三星利用柔性屏優勢推出了Edge系列,並逐漸演化到S Edge系列,最終成為現在S系列和Note系列的一部分,可以說,現在曲面屏已經成為了旗艦手機的標配。
而憑借在曲面屏技術的積累,三星率先推出了Fold系列真折疊屏手機,使得Galaxy Round最終的設想和願景成為現實。
結語:旗艦機也玩「套娃」
不管是Zoom、Max還是Round,這些如今看上去有些「奇葩」的手機,都是實打實的技術探索:多倍光學變焦、大螢幕大電池、曲面屏…無不成為如今頂級旗艦的標配。而作為先驅者的它們,在二手平台300元的價格就可以找到嶄新成色收藏選擇,如果你覺得10倍光變的旗艦手機太貴,不妨在某魚或者某轉上面看看有沒有他們的身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