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案到產品經理,三個月成功轉崗的心路歷程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想轉崗做產品經理,但不知道該如何快速入門?本文筆者結合自己的經歷,給出了自己的成功經驗,也分享了自己的心路歷程。

想轉崗做產品經理,但不知道該如何快速入門?本文筆者結合自己的經歷,給出了自己的成功經驗,也分享了自己的心路歷程。

從文案到產品經理,三個月成功轉崗的心路歷程 科技 第1張

我從文案策劃轉產品,只用了三個月時間。

經常有技術、測試、運營的同學跟我說想做產品經理,但成功轉型的並不多。原因是什麼呢?

與其說他們想做產品經理,不如說他們只是厭倦了當前的職業,他們打量著產品經理不需要什麼專業技能,頭髮掉的少,收入也還不錯。總之一句話:那誰誰誰都能幹,我也能幹。

我想說,如果不是出於對產品職業的熱愛,不可能做得久,更不可能做得好。

另外,我們在選擇職業的時候,不僅要看到職業吸引你的正面因素,更要看到需要你承受的負面因素。比如運動員這個職業,乾的好,名利雙收,美女環繞,可也有青少年時期就傷病退出的,甚至有的奧運冠軍退役後依然要為生計奔波勞苦。所以你要想想產品工作有哪些負面因素,在下文中我也會提到。

一、我是如何轉型的

先說說我是怎麼轉型的:

最初,我在一家互聯網金融的創業公司做文案,公司人不多,我旁邊坐著一個5年的產品經理。我剛入行互聯網,不知道什麼是產品經理,就在知乎搜話題「產品經理」,按照讚同數,一個個瀏覽,1000讚以上的帖子我都認真看過,我基本理解了產品經理的工作邏輯。

需要強調的是,從這些帖子中,我認識到的並不是只有技術出身的人才適合做產品經理,正相反,產品經理需要些人文底蘊,因為產品是面向人的,怎麼理解人的需求、感情、行為,是每個產品經理需要長時間學習和思考的。

張小龍說:好的產品就是滿足人的貪嗔癡。

展開全文

張小龍說:好的產品就是滿足人的貪嗔癡。

沒有這樣的見識,很難做出來搖一搖這種「傷天害理」的好產品。之後我制定了一個「兩學一做」的轉型計劃:學習產品思維、產品設計,再學以致用,為公司設計一款產品。

二、學習產品思維

有兩個方法:

  • 向大牛學習
  • 向書本學習

誰是大牛呢?做出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產品的就是大牛。

拿社區舉例,做的好的有:qq空間、微信朋友圈、新氧、雪球、網易雲音樂等。搜搜這些產品經理或CEO的演講、採訪、書籍,總結他們是怎麼理解市場、產品、用戶的。他們的經驗是在市場中摔打出來的,比很多產品課、產品書籍深刻多了。

大牛的演講、知乎的帖子無法幫助我們建立系統的產品思維,好的產品書可以。那段時間我看過二三十本書,現在每年重復看的有兩本:《啟示錄》和《喬布斯傳》

《啟示錄》是一本很真誠的書,書裡提到的錯誤,到今天依然很普遍的在發生,因為很多產品經理沒有用戶思維,做事就會想當然。它會告訴你用戶調研、可用性測試的重要性,事實上多數產品經理沒掌握這兩條基本技能。

《喬布斯傳》也是常看常新,蘋果的產品代表了全世界最好的工業設計和應用設計,喬布斯對這個時代的影響不亞於瓦特。

三、學習產品設計

網站原型的主流設計工具是axure,我買了一套學習視訊,每天六點起床學到八點去上班,半個月學完。但axure做app不夠高效,我又在知乎接觸了墨刀。那時候墨刀剛創業,他們的CEO也在知乎,我還提了一些反饋意見。我也嘗試了別的原型工具,國內外的都有,還是墨刀更好用。

工具像縫紉機,能解決生產問題,但不能解決時裝設計問題。有兩本很系統的書:《移動UI設計模式》和《觸動人心 : 設計優秀的iPhone應用》,前人的經驗教訓,都在這兩本書裡。

學設計有一個技巧,就是模仿。掌握了工具之後,我用墨刀把微信所有的界面畫了一遍,只有這樣才能解決眼高手低的問題,在過程中發現被忽略的小細節,思考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

四、為公司設計一款產品

產品思維入門了,設計也掌握了,我計劃為公司設計一款app。如果你也想成為產品經理,正好你也在一家互聯網公司,我覺得轉型不難,讓公司看到你的意願和能力,優秀的公司總是歡迎有想法又能實踐的人。

當時公司產品只有網站,沒有app,公司有開發的計劃,但資源緊張,產品經理也沒有時間。我就選了行業中我認為做的最好的五家競品,各取所長,畫了一個有交互效果的app,然後直接找CEO討論。他很驚訝我能畫一款app出來,之後也叫著我參加產品討論。我繼續做文案,但承擔了很多產品職能,再後來旁邊的產品經理辭職了,我轉型成了公司的產品經理。

五、問問自己

回到開頭的問題——如果你想成為產品經理,先問問自己是否熱愛這份職業?

我喜歡做產品,因為一款優秀的產品可以讓很多人的生活變的更好。試想,如果你是12306的產品經理,在線買車票節省了十幾億人的時間和體力,在產品迭代的過程中,每一個小小的優化會提升無數人的體驗和心境。用戶面對的是龐雜的資訊和紛繁的辦事流程,但經過你的篩選和設計,給用戶帶來了清晰的資訊架構和使用流程。

當然,和所有職業一樣,產品也有辛苦的一面,你要問問自己能否承受,能否嘗試解決。比如,

  • 你設計的方案,領導終於認可了,技術說無法實現;
  • 開發出來的產品和你的設計大相徑庭;
  • 以你自己的理解和價值觀,你認為順風車可以做社交,但乘客被害了;
  • 你的產品遇到了日活瓶頸,數據再也爬不上去了;
  • ……

總之,產品要在各部門之間,在領導和技術之間,不可避免的要受一些夾板氣。什麼樣的人能心平氣和地做下來呢?我認為是那些孜孜不倦為用戶提升體驗的人,為了這份善念,擔當一些指責或失敗不足為慮。

作者:四顧劍,雪球產品經理。

本文由 @四顧劍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CC0協議。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