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科技創業:熱門賽道、泡沫與拷貝中國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來源丨虎嗅

作者丨矽谷子

不經意間,2018年翩然走過。在過去的一年里,矽谷的投資環境隨著外部條件的變化而經歷了波動。那些曾在2017年引起熱議的投資賽道,有些經過2018年的洗禮後猶顯英雄本色,有些已被新興的投資題材搶去了風頭。

2019年已至,筆者採訪了多名矽谷投資人,和他們聊了聊2018年矽谷投資的幾大熱門賽道,以及他們眼中有望在來年大放異彩的潛力股。

一、人工智能:市場熱度不減,投資總額有望創歷史新高

在2017年末的專題文章中,我們曾將人工智能列為第一條矽谷投資的熱門賽道。2018年,資本市場對人工智能領域的關注不減。

根據Statista的統計數據,在2018年的美國資本市場,僅Q1和Q2兩季針對人工智能題材的投資金額總和便已達到42億美元,超過2016年美國資本市場全年對人工智能的投資總額,並占到2017年全年美國資本市場對人工智能投資總額的80%以上。2018年,美國市場對人工智能的投資熱情再創新高,已沒有懸念。

畢馬威2018年發布的相關報告更預測,到2025年,全球市場對AI產業的投資總額將由現在的124億美元提升至232億美元。因此,在可預見的未來,人工智能技術顯然仍將是投資者眼中重中之重的熱門賽道。

由麥肯錫發布的The Executive’s AI Playbook顯示,目前資本市場對人工智能技術的投資呈現具像化、多樣化的特徵。在人工智能領域內,資本分布在一些落地應用相對成熟的產業。目前,零售、物流、保險、金融、自動駕駛、醫藥等領域受到較多投資人青睞。

本次專題的受訪者之一、矽谷一線投資團隊Wisemont Capital的創始合夥人李峻便表示,自己管理的基金對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前景都十分看好。2018年,Wisemont Capital在包括底層的晶片、中層的傳感技術和上層的場景應用等在內的各個縱向人工智能層級均有投資布局。

投資界採訪的多位矽谷投資人都提到,相較2017年,人工智能在2018年內經歷了更多由概念向應用場景結合轉化的洗禮。在他們看來,過去一年美國市場中人工智能技術的落地應用相對順利;同時,人工智能技術距離規模化落地,仍需跨越長遠的征途。投資界總結了多方觀點,並就2018年人工智能的投資走向總結了如下關鍵點:

1、AI+醫療成色得以驗證

在去年的專題採訪中,多位矽谷投資人表達了自己對人工智能技術在醫療領域落地應用的樂觀態度。過去一年內,人工智能和醫療結合所產生的良性效果似乎驗證了這些投資人的看法。

由美國各領域頂級專家組成、服務於美國政府的智庫機構JASON發布的報告顯示,人工智能技術已經在醫療環境中的諸多場景扮演重要角色。目前,人工智能在藥物研發、診斷等方面已有長遠突破,在用於診療、監測病情的智能設備領域更取得了「革命性的進展」。專注醫療數據的統計機構Reaction Data於2018年中針對美國一線影像醫學專家進行了一項有關人工智能技術的調查。調查顯示,僅有16%的影像醫學從業者認為「我們永遠不會使用人工智能技術」,其餘84%的受訪人都已經在從業中應用、或準備應用人工智能技術。

入選2018年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100名40歲以下世界青年領袖」的Fusion Fund創始合夥人張璐對投資界表示,醫療是一個「能相對全面體現人工智能優越性的行業」。

「醫療行業長久以來存在的問題是數據過量與資源配置不均,」對人工智能和醫療相關投資題材都有豐富經驗的張璐對記者說,「在過去一年內,我們看到人工智能正在幫助解決這一問題。醫療產業擁有海量的數據作為基礎,在此基礎上又有許多需要解決問題的具體場景,因此人工智能在這一產業有大把機會做到從技術研發到產品創新的轉化。」

同時,張璐還提出,人工智能在醫療產業的應用本質在於數據累積後的智能化輔助。具體來說,就是利用人工智能幫助專業醫療人員提升工作效率,而非取代人類在這一產業中的角色。「目前,已經有大量低成本的傳感器介入醫療產業的應用,這些技術可以幫助研發人員與醫護人員快速獲得大量的生理數據信息。這些信息可以反過來幫助促成人工智能與傳統醫療技術的結合,幫助醫護人員獲得更精準的生理檢測數據,並由此得出更具針對性、更個性化的診療方案。」

2、海量數據的產業中,數據反成稀缺資源

矽谷共創空間Crossover Hub聯合創始人、Centregold Capital合夥人陳潔也認為,人工智能技術在輔助性的醫療手段上取得了一定的落地進展。「比如數據分析和胃鏡的結合,就提升了診療效率,」陳潔說。

同時,陳潔也提出,雖然醫療產業的海量數據對人工智能技術很有吸引力,但現階段很多企業和資本陷入了獲取數據的瓶頸。「過去一年里,市場上的公開數據其實是越來越少了。尤其在美國,雖然數據質量相較其他國家更高,但民眾和機構對數據隱私的保護意識越來越強,想拿到數據越來越困難了。」

印證陳潔說法的最佳案例,即是人工智能創業公司Paige.AI所遭遇的公關危機。Paige.AI是由三名來自美國知名醫院斯隆凱特林癌症中心的內部人員創立的。2018年,Paige.AI宣布和斯隆凱特林癌症中心達成獨家協議,將有權獲得2500萬病人的組織切片信息。此協議遭遇輿論嚴重反彈,並為Paige.AI和斯隆凱特林癌症中心帶來了法律爭端。

Wisemont Capital創始合夥人李峻也表示,人工智能在產業發揮用處的最重要前提就是數據的開放性和可獲得性。「現在人工智能比較明確的落地場景包括無人車、消費、視頻和醫療等存在海量數據的領域。」李峻說,「大多數的人工智能題材,到落地應用階段其實都是數據的競爭。」李峻認為,在多個領域,中國的數據都更加開放,雖然數據質量比美國市場略低,但低成本獲取海量數據的優勢是美國市場難以企及的。

另一方面,李峻提出,大公司在數據獲取方面的優勢是小公司無可比擬的。她告訴投資界記者,當前美國市場中,在無人駕駛和醫療等人工智能的熱門領域,大公司以數據打造的護城河優勢還是相對明顯的。從過去一年來看,這些領域的初創企業已經開始面臨較高的競爭壁壘。「想要成為人工智能領域的後起之秀,必須要對行業的垂直流程有所了解。」李峻說,「應用人工智能技術的目的是幫助產業信息化、提升整個產業結構的效率。主打算法的、沒有具體流程的人工智能題材,將無法得到市場青睞。」

Benhamou Global Ventures創始人Eric Benhamou則對投資界記者表示,雖然大公司在數據獲取方面占據優勢,但人工智能技術在各個產業領域的廣泛應用,依然會給中小企業帶來無限的機遇。「AI技術的繁榮才剛剛開始,我們不能說大型企業已經全然壟斷了人工智能產業。」Benhamou說。

Benhamou以汽車領域舉例。他表示,市場常喜歡引用無人車等技術說明大公司的數據與技術壟斷。然而,即便在汽車領域,主攻人工智能的中小企業也仍大有作為空間。比如,智能停車管理系統就是目前較為火熱的、大公司尚未染指的市場題材。因此,對於中小企業來說,與其和擁有數據優勢的頭部玩家「硬磕」,遠不如將精力放在發掘更有價值的新題材上。

張璐提出,美國的人工智能產業已經進入了一個相對的全面穩定增長階段。接下來,美國的人工智能技術將可能進入一個更加精細化的落地過程。她表示,在包括醫療和工業在內的多個領域中,人工智能的應用場景還處在相對低層的階段。下一階段人工智能市場的熱點,很可能在於人工智能技術和產業的進一步深度結合。同時,中美兩個巨大的人工智能市場的進一步協作,互相彌補彼此數據在質量與數量上的缺失,也是人工智能發展的題中之義。

李峻則針對經濟宏觀趨勢指出,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與發展熱點從廣度轉向深度,有助於提升企業的效率和盈利能力。「這在目前整體趨向保守的經濟大環境下尤為重要。」李峻說。

二、生物科技:大熱之中有泡沫,技術成熟仍需等待

過去一年中,生物科技顯然是美國市場上最為矚目的投資題材之一。在FDA加快對藥品研發審批流程的利好背景下,資本市場對生物科技的熱情明顯提升。

復興資本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有47家生物科技公司在美成功IPO,數量超過2016年和2017年IPO的生物科技公司數的總和。同時,在美IPO的生物科技股票占同期IPO的科技股總量的30%,數據相較2017年同期上漲7%。可以說,生物科技在2018年迎來了不折不扣的爆發。

史上最大生物科技IPO、被估值超過70億美元的Moderna Therapeutics在12月份上市,將今年的生物科技熱在年尾之際推向高潮。但正如專注於mRNA療法的Moderna Therapeutics在上市後遭遇大幅破發的境遇一樣,當前受到全球資本追捧的生物科技領域,也承受著過度炒作、噱頭大於實質、落地周期過長的質疑。

參與此次採訪的矽谷投資人大多對生物科技在2018年的表現給予了積極肯定。與此同時,不少投資人對當前資本市場對生物科技領域的過度關注表示了擔憂。

1、基礎研究迎來突破,奠定大熱格局

生物科技研究在過去一年內最高光的時刻,莫過於專攻癌症免疫療法的美國科學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科學家本庶佑被授予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兩位科學家通過不同角度發現了消除阻止免疫系統攻擊腫瘤細胞的「制動器」的方法,此舉被譽為「為癌症免疫療法帶來了革命」。諾貝爾委員會成員克拉斯.卡爾稱,基於此發現的免疫療法「非常有說服力」,「(投入使用)正是好時機」。

事實上,除去免疫療法的革命性突破獲得至高嘉獎,2018年內,生物科技在幹細胞研究、人體基因工程、靶向治療、虛擬現實/增強現實輔助手術、CRISPR、器官3D列印和重塑神經等領域,均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科研進展。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