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11月2日,上海極地科考碼頭上的鹹濕海風被一聲悠長的汽笛驚醒,參與國家第35次南極科考的22名中鐵建工隊員在不舍的目光和告別的疾呼中開始了他們的海上航程。
「這是我們中鐵建工集團第16次奔赴南極,本次承擔了配套維修車庫、直升機停機坪、蔬菜溫室建設、中山站水暖升級改造、雷射雷達站基礎以及羅斯海新站臨時設施完善任務。」雪龍船漸行漸遠,而留守在國內基地的鄭迪仍然駐足在碼頭上,久久不曾離去,「中山站蔬菜溫室建設是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這一抹鮮活的‘綠色’將由我們的隊員親手點綴在拉斯曼丘陵上。」
春風不度中山站
南極,一個亙古荒涼的生命禁區,千萬年來除了地衣和苔蘚,沒有任何植物能夠突破冰川的封鎖。
1901年,在羅伯特·斯科特的南極遠征隊中,植物學家便試圖在裝有泥土的盒子里培育芹菜和芥末。從此以後,遠渡重洋而來的科考隊員們,從未放棄這冰天雪地里的渴望,是肉體凡軀對蔬菜的需求,更是荒野心靈對綠植的眷念。
新鮮蔬菜的供應一直是困擾中國南極科考的難題。雪龍船每年只能補給一次,成本高昂,且無法長時間儲存。進入極夜,科考隊員只能依靠大白菜等幾種有限的蔬菜越冬。蔬菜在南極的極端環境下很容易脫水或者腐爛,脫水後的蔬菜看起來像曬乾的鹹菜,很多隊員吃不下,只能包成餃子。同時科考隊員還需要大量補充維生素,但是這也無法完全替代蔬菜水果。
蒼翠欲滴的生菜、清香可口的黃瓜、珠圓玉潤的西紅柿,曾是南極科考隊員心中的「奢侈品」。2005年11月,澳大利亞戴維斯站曾給中山站科考隊員們送了一批禮物——一個西瓜、三顆圓白菜、三顆芹菜、三顆生菜、一箱西紅柿、一箱洋蔥、一箱橙子,還有一些檸檬和土豆,著實叫隊員們興奮了一把——這是他們半年來第一次看到新鮮的蔬菜。當天晚上,每位隊員分得了一小塊西瓜和一個西紅柿。中鐵建工隊員尚遼湘不捨得吃,把西紅柿放在宿舍桌子上,每天沒事的時候,就盯著西紅柿看。「總覺得看著的感覺可能比吃了更好」。三天後,當尚遼湘拿起西紅柿,決定把它放進嘴里的時候,發現西紅柿已經爛了。
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家從第31次南極科考開始,啟動了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南極極端環境溫室蔬菜生產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項目」。初期實驗獲得成功後,從2017年開始,由中鐵建工集團南極項目部城建中山站蔬菜溫室。蔬菜溫室採用能抵禦14級強風的現代化透光型建築結構,造型如冰塊般晶瑩剔透,既保證了溫室所需的光照通透性,又符合極地建築的視覺特徵。隊員們還要給溫室安裝上空氣能熱泵系統、通風系統、加濕除濕系統、循環通風系統、人工補光系統、全黑簾幕系統、灌溉施肥系統、無土栽培系統、電氣控制、溫室環境自動監測與控制系統等,基本滿足蔬菜生長對環境的要求。
在第34次南極科考中,中鐵建工集團除了派出主力軍建設羅斯海新站臨時設施外,還另外派出張建和周建良作為先行軍完成了蔬菜溫室主體鋼結構安裝任務。在第35次南極科考中,中鐵建工集團南極項目部將完成鋼結構次梁安裝、塗料施工、溫室保溫地面施工、玻璃幕牆安裝及室內設備安裝任務,做到蔬菜溫室全面竣工的目標。
蔬菜溫室建成後,每月可生產60千克的新鮮蔬菜瓜果,初步解決中山站隊員吃菜難的問題。此外,中山站蔬菜溫室還將有力推動研究低能耗加熱、降溫、補光、遮光、除濕、加濕、溫室環境智能控制和遠程監控、高效蔬菜無土栽培、超高產栽培等技術研究,讓中國設施農業在國際上占有一席之地。
問渠那得清如許
中鐵建工人在16年的南極建設歷程中,承擔的一項神聖使命就是參與科考站水暖保障任務。
離中山站最近的水源是莫愁湖,湖水來自於附近丘陵積雪融化。由於莫愁湖受企鵝糞便等污染,且湖水稍帶鹹味,所以只能簡單淨化後作為洗漱等生活和供暖用水,飲用水只能去4公里外的進步湖取水。中山站水暖系統的工作流程是這樣的:夏天,站上用湖心泵從莫愁湖里抽水,存入水箱,然後直接進入管路,和城市給排水系統一樣循環;冬季,越冬隊員要到站區旁邊的納拉灣海面上刨冰,用化冰池化開後,和夏天一樣循環。
中鐵建工集團的水暖工作人員,越冬期間每天都要冒著暴風雪,沿水暖管道巡視六七次,精確記錄所有儀器的數值,再將每天記錄的1200多個數據發給北京的工作站。除此之外還要更換易損件,哪個環節稍有漏風之類的隱患,就得立馬處理。中鐵建工集團南極項目部賈榮栓曾說,「如果把中山站的水系統比作人的血液,數十台電機水泵就是站上的心臟,哪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給全站隊員的生存帶來極大的威脅。」
為了解決中山站的飲用水難題,國家海洋局和極地中心在第30次南極科學考察期間,派遣中鐵建工集團南極項目部對中山站水系統進行改造,安裝反滲透淨水設備,使得莫愁湖的水可以直接淨化飲用。安裝好淨水設備,中鐵建工人又專門建設了一個30平方米大小的蓄水池,將定制的水泵安置其中,中山站新的水循環系統如期正式啟用。
新的問題接踵而至,莫愁湖水質鹵素離子含量較大,加上反滲透處理後的水呈弱酸性,對鍍鋅水管具有一定的腐蝕作用,導致供水管路老化、甚至漏水,供水純度不高。擰開水龍頭,嘩啦啦流出的都是渾濁的黃水,半晌過後才出能清水,中山站科考隊員對此苦惱不已。綜合考慮之下,決定使用超濾系統替代反滲透系統進行飲用水以外的供水,同時將鍍鋅管更換為PPR管。第33次南極科考期間,張建、韓桂軍等人將中山站主水房的反滲透過濾裝置更換為超濾系統,並更換了部分鍍鋅銅管。中鐵建工人在狹小的空間內,扛住多台火爐般大型換熱器造成的悶熱,進行改造作業。為了減少停水施工對站區帶來的影響,他們主動放棄晚飯後的休息時間,爭分奪秒地利用起這站區用水較少的時段。他們還用旁通管搭起臨時管道,力爭將對站區供水的影響降到最低。
在中鐵建工人的努力下,剛擰開的水龍頭放出的不再是渾濁的黃水,那晶瑩流淌著的水花折射出耀眼的光芒,是中鐵建工人赤子之心的律動,更是全體科考隊員念念不忘的純淨。在第35次南極科考期間,中鐵建工集團將再接再厲,完成越冬樓下夾層供暖管道及污水管、綜合樓供暖系統、度夏宿舍樓水管及暖氣片改造任務,力爭為科考隊員創造更加美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
廣廈千萬庇勇士
南極中山站始建於1989年2月26日,當時是以成品集裝箱作為科考人員工作和生活的場所,條件較為艱苦。在中鐵建工人初抵南極的2002年,用簡易集裝箱拼裝而成的老中山站已經經受了十多年的風雪洗禮,設施嚴重損壞、簡陋不堪。「都快到夏天了,咱們的站房外邊裹的還全是冰,看著都心疼,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越冬的。」那時,中鐵建工集團的建設者們就期盼著有朝一日能把中山站建設成為最好的南極科考站。
首先是老中山站的拆除。2003年,老中山站生活棟已經服役了15年,基礎風化、鋼筋裸露、屋頂漏雨,雖然做過多次防水和加固,但效果仍然不理想。在國家海洋局、極地中心和南極科考隊的主管下,建設者靠著有限的工具,在一個月內順利完成了生活棟拆除任務。這一時期,建設者還完成了長城站文體棟和廢舊發電棟的拆除任務。
2007年,國家正式開啟的南極「十五」能力建設,對中山站進行大規模擴建。2015年,南極中山站「十一五」能力建設圓滿完成。這一期間,建設者先後在拉斯曼丘陵建成綜合科研樓、綜合庫、車庫、高空物理觀測棟、廢物處理棟、污水處理棟、鍋爐房、高頻雷達機房、直升機停機坪、衛星系統、主發電棟、越冬宿舍樓、新能源微網系統等工程。
曾經的科研通信棟,設施設備簡陋,生活單調乏味,後來,建設者建成了3層的綜合科研樓,不但有了專門的醫療室、手術室,還有了小型放映廳、健身房和室內籃球館。
曾經的中山站,極夜期間短波電話完全癱瘓,只能靠費用高昂的海事衛星電話和電子郵件與國內聯絡,一封僅3.5兆的電子郵件就可能花費5200元。後來,中鐵建工人在中山站友誼山上架起了直徑12米的白色「足球」——中山站衛星系統,做到了與國內全時在線的數據和互聯網通信。從此,科考隊員們可以用上海市話與家人打電話,隔壁科考站的別國隊員還時常到中山站來蹭網速。
曾經的老宿舍樓條件艱苦,又當辦公室又當宿舍,桌子都是用施工餘料拼成的。後來,在新宿舍樓里,有24小時消防安全監控設備,出現安全問題,值班人員可以通過廣播通知到中山站所有角落;有新建地暖設備,室內全天恒溫;有24小時的熱水洗浴,有效解除辛苦工作給科考隊員們帶來的身體疲勞。
從「中智公路」到站區碼頭,從科研設備到生活設施,從小型附屬建築到大型建築單體,從後勤維護到環境治理,中鐵建工人用16年的時間將中山站從簡易的集裝箱鐵皮房改造成為一座集科研、觀測、生活、環保、醫療、娛樂等功能於一體的現代化「小城鎮」,總建築面積達5800平方米,使得中山站成為大陸極地科考史上規模最龐大、設施最先進、功能最完善的永久性南極科考基地。
這些樸素務實的中鐵建工集團南極勇士,親手築就了中山站的一磚一瓦,在南極寫下了專屬中鐵建工人的傳奇故事,16年歲月的含辛茹苦就像是把一個孩子拉扯長大的歷程。「對中山站的房子就跟自己的孩子一樣,看著它,一點點成長,一點點建出來,對中山站有特殊的感情。每次走進中山站都像回家一樣,每次離開中山站也就像離家一樣,戀戀不舍。」墨藍的無窮海浪是他們的浩瀚征途。(光明融媒記者 溫源 通訊員 付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