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導語
社交網路上的信息非常容易傳播,這也給了不懷好意之人可乘之機。那些看似無關緊要的僵屍粉,可能就是某些人用來影響輿論的工具。
最近,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團隊發表了一項研究,通過分析 Twitter 上的機器人在輿論事件中的表現,證實了社交網路機器人可以對社交網路輿論產生很大的影響,不到用戶總數1%的活躍機器人,就可能左右整個輿論風向!
論文題目:
The Impact of Bots on Opinions in Social Networks
https://arxiv.org/abs/1810.12398
改變整個選情, 僅需少數機器人?
2016年的美國大選,除了明面上的造勢,在社交網路上也是暗流湧動,至今關於「有人惡意操控美國大選」的說法仍然不斷。到底有沒有人操控呢?MIT 的研究表明,至少有人利用機器人帳號,試圖影響雙方在Twitter 上的支持度。
這是 Twitter 上討論2016年第二次美國總統競選辯論的用戶網路可視化。節點大小與網路中觀點追隨者的數量成正比,節點顏色表示觀點的價值取向,紅色節點是支持唐納德·特朗普的,藍色節點是支持希拉蕊·克林頓的。我們可以看到,在這次辯論期間,雙方在輿論上還是僵持狀態。
研究者使用卷積神經網路和詞嵌入技術,訓練出了支持陣營分類模型,可以根據推文內容,給出用戶觀念的概率分布(支持希拉蕊還是特朗普)。在總的數據集77563個用戶樣本中,發現有非頑固用戶有69861個,頑固用戶有7702個,而這里面可能潛藏著許多僵屍粉。
揪出僵屍粉!
機器人帳戶都是自動po文,內容不大會受到社交網路的影響,它們是頑固的,觀點一般不會變。研究者只考慮機器人對其他用戶觀點的影響。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識別出哪些用戶實際上是機器人。
機器人、僵屍粉最大的特點是什麼?是沒人跟他互動。
研究者使用了MIT 研究者 Mesnards 和 Zaman (2018) 的算法,來識別機器人。這種算法能找出那些經常轉PO其他人推文、但很少被其他人@ 的帳號。該算法與其他算法相比,精度更高,需要的數據量更少。
Zaman 算法的相關論文:
https://arxiv.org/abs/1806.11253
機器人檢測算法,會判斷某用戶是機器人的概率,但實際操作中研究者發現,該算法把幾個經常轉PO但不常被@ 的真實用戶也當做了機器人。所以研究者對有實名認證的 Twitter 用戶做了篩查,把他們都歸為真實用戶。
最終,研究者確定了396個 Twitter 機器人,其中260個支持特朗普(紅色),136個支持希拉蕊(藍色)。這些機器人不到數據集用戶量的0.5%。
以0.5為界,左側支持希拉蕊,右側支持特朗普
網路輿論模型: 我們都受到偏執狂的影響
不論是真實的推特用戶還是推特機器人,它們的三個基本操作是,關注、轉PO和評論(類似微博)。通過跟蹤這些互動,研究者可以有效量化 Twitter 帳號的行為。
直覺上,那些不太關注別人的用戶,也不太可能關注你。而且社交圈子重疊很重要,如果 A 和 B 是好友,那麼關注 A 的用戶就有較大概率關注 B。雖然人們在收到新信息時會更新他們的觀點,但這個過程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弱,他們的觀點會逐漸變得頑固。Zaman 認為,如果你已經掌握了很多信息,你就越來越難聽從別人的觀點,新說法不會改變你的看法。
該研究團隊基於過往研究,給出了網路輿論模型的核心假設:
- 社交網路中的個人是基於其朋友推文中的觀點,來更新自身的觀點;
- 網路中某些用戶的觀點是頑固的,其觀點不會輕易改變,而且頑固用戶會推動其他用戶(搖擺不定的中間派)改變觀點。
根據觀點的取向、強弱,把用戶 i 的觀點 θi的範圍設定在0-1的區間內,0表示絕對支持希拉蕊,1表示絕對支持特朗普。當用戶的推文頻率是 λ 時,網路輿論模型中,對於非頑固用戶而言,其觀點服從平衡方程:
可以借助電路來理解這個公式,電路的總電壓,等於各個並聯電路的電壓之和。一個用戶的觀點,等於他好友觀點的之和。如果 i 的好友中有至少一個頑固用戶,那這個方程就有唯一的解——最終決定非頑固用戶觀點的,其實是他好友里面的頑固派!
為了研究如何用網路模型來預測社交網路上的觀點變化,該小組研究了用戶推文觀點和他所處社交網路的平均觀點之間,有怎樣的相關性。對於非頑固用戶而言,其所處社交網路的平均觀點(縱坐標)都集中在 0.4-0.5 區間及附近。
這意味著,頑固的推特機器人,有可能把用戶觀點拉向某個極端,因此可以用網路輿論模型,來研究機器人如何改變用戶所在社交網路的平均觀點。
初步實驗: 僵屍粉竟然能扭轉乾坤!
為了驗證這個網路輿論模型,研究者對2016年第二次選前辯論在 Twitter 上的討論數據做分析。
研究者計算了四種情況下的網路輿情:沒有機器人,只有支持特朗普的機器人,只有支持希拉蕊的機器人,以及所有機器人。由此得到了上面的觀點累積分布圖。
特徵很明顯,剔除機器人時,整體輿論是0.58,偏向希拉蕊;特朗普機器人將輿論使0.58轉變了0.18,到0.76,而希拉蕊機器人將輿論使0.58轉變了0.32,到了0.26。顯然,支持希拉蕊的機器人對輿論的影響更明顯!
為什麼希拉蕊機器人數量比特朗普的少,但效果卻強於特朗普的呢?
研究者做出兩種可能的假設:
- 首先是希拉蕊機器人有更多的粉絲,它們接觸的 Twitter 用戶更多;
- 其次是希拉蕊機器人,推文頻率更高。
畢竟按照網路輿論模型,非頑固用戶比較容易受到那些高頻po文、粉絲眾多的用戶的影響。
進一步驗證: 剔除僵屍粉的影響會怎樣?
為了驗證上述假設的正誤,首先統計了社交網路上,機器人和真人的關注數和被關注數。發現希拉蕊和特朗普的機器人的主要關注者,並非機器人,而是真實用戶!而且它們的分布沒有顯著差異。這就排除了第一種假設——「希拉蕊機器人粉絲更多」。
研究者又考慮推文率,即在該時間段的數據集中的推文數量。可以觀察到,機器人平均po文數量超過人兩個數量級以上,並且克林頓的機器人po文頻率明顯高過特朗普的。而希拉蕊和特朗普的真實支持者,推文率幾乎一致。
為了消除po文次數引起的偏差,研究者以相同的推文率,重新計算了網路輿論情況。發現當推文率和真實的人相同時,機器人改變輿論的能力大大降低:
所以就得出結論,希拉蕊機器人比特朗普機器人數量更少,效果更好的原因,是其推文更多。這也進一步驗證了網路輿論模型的有效性。
社交媒體機器人, 也許是潛在的炸彈
如果沒有這些活躍的機器人,這次辯論後 Twitter 上特朗普的支持度可能會下降0.18,希拉蕊的支持度可能會下降0.32。
麻省理工學院研究組的這項工作,最大的發現是,影響社交網路輿論所需要的機器人,其實是很少的。少數活躍的機器人,可以對網路輿論產生重大影響。
雖然社交媒體機器人不會帶來物理威脅,但它們卻可能有力影響到網路輿論。在微博里,各類水軍已經經常出現在行銷造勢、危機公關中。雖然你能一眼識別出誰是水軍,但仍然可能不知不覺地被他們影響。
這些機器人看似僵屍,發起聲來,比人類響亮得多,可能只要幾十個幾百個就足夠扭轉輿論!
參考資料:
http://mitsloan.mit.edu/newsroom/articles/how-do-online-bots-shift-opinions/
作者:劉培源
編輯:王怡藺
審核通過後,我們將以郵件、簡訊或微信等方式通知您
商務合作及投稿轉載|[email protecte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