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2020年是一個很重要的轉折點,我們正朝著機器人銷售領域的規模化銷售轉變,這個規模應該在上萬億級別。」黃曉慶說。
文|《中國企業家》記者 李艷艷
編輯|米娜
頭圖來源|被訪者
達闥科技美國上市的步伐戛然而止。
5月23日凌晨,美國商務部宣布將33家中國公司及機構列入「實體清單」,達闥科技(Cloud Minds)位列其中。更早前的3月5日,達闥科技還曾收到美國商務部的一紙禁令,要求禁止與中國共享源自美國的技術。
「達闥科技是一個以中國和美國同時作為本土市場,在中國和美國同時展開研發、市場化的新創公司,但我們今天意識到,它要扼殺我們於萌芽當中。所以我們肯定不能按原有商業計劃繼續向前推,肯定要採取新的商業計劃。」達闥科技創始人、CEO黃曉慶對《中國企業家》說。
過去5年,得益於紮根全球化市場的布局,達闥科技發展迅速。據公司披露的最新財報數據,公司2019年1~6月營收為10.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346%,是雲端機器人行業的「獨角獸」。天眼查顯示,2019年3月,公司完成了3億美元的B輪融資,估值超過15億美元。
2015年3月,「達闥科技」以全球第一家雲端機器人運營商的身份誕生。但那時,將「雲端」和「機器人」結合到一起能生產出什麼?市場還很陌生。那時的黃曉慶,已經在中國移動研究院履職院長工作近八年。更早之前,他還在美擔任UT斯達康公司高級副總裁兼CTO,推進小靈通在中國的興起。
「達闥科技」的創立與發展,讓他完成了職業經理人到創業者的角色轉換,也讓他摸索到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內核。擁有三十餘年通訊行業與在機器人行業浸染近五年之後,黃曉慶逐漸描摹出雲端機器人行業的全新形態。
2020年初來襲的疫情加速了機器人市場的發展,這讓他意識到,繼續堅持推進雲端機器人商業化的必要性。「2020年是一個很重要的轉折點,我們正朝著機器人銷售領域的規模化銷售轉變,這個規模應該在上萬億級別,產值也許是上10億元級別的發展。」
「5G時代的殺手級應用」
「人類大腦擁有1000億個神經元,但體積只有1500克,如果我們想造一個跟人一樣聰明的機器人,完全不可能。」
6月21日,在《中國企業家》雜誌社主辦的2020(第二十屆)中國企業未來之星年會暨中國企業家生態大會上,黃曉慶在演講中說,雲端機器人就是智能機器人時代的解決方案。「機器人的腦袋在雲裡,機器人的身體可以在現場,它的神經網路是移動通訊,實際上這是一個雲、網、端集成在一起的一個機器人,簡稱雲端機器人。」
達闥科技最早建立了雲端大腦、神經網路、機器人本體三層架構,並向市場廣泛布道、培植生態。得益於黃曉慶在通訊領域的深耕,達闥科技旗下產品多和通訊相幹,主要分為雲端智能架構、雲端智能設備以及雲端機器人三大類。
「雲端機器人就是人工智慧的實體化。」黃曉慶對《中國企業家》說,「現在中央號召新基建,所以我們提出,新基建中最重要的,就是落地5G、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等技術設施,最終實現對雲端機器人技術的支持。」
除了對雲端大腦的技術支持,黃曉慶還認為,5G技術可以讓機器人變得更安全。比如,「區塊鏈技術可以用來做機器人的認證,網路專網技術可以用來做機器人的神經網路,這些技術可以讓機器人變得可管可控」。
一個事實是,達闥科技已將5G雲端機器人列入研發、生產和銷售計劃中。此外,達闥科技已經加入由中國移動成立的5G聯創中心,參與行業標準制定,與其他行業領導者一同推進5G商業化落地。此次採訪過程中,黃曉慶表示,將繼續加強與中國移動的合作。
「我們和中國移動是超級強關聯的關係。沒有移動通訊網路,我的機器人沒辦法工作。而中國移動要投好幾千億搞5G,這個錢怎麼賺回來?它只有一個方向,就是新業務。新業務裡面最靠譜的就是雲端機器人,因為24小時都得接移動通訊網路,所以人們願意給它付錢。」
由此,黃曉慶得出結論,「5G時代的殺手級應用就是雲端機器人。」
「沒有對手」
「達闥」二字,源於《星際迷航》系列裡面一款名叫「Data」機器人的諧音。「Data」聰明能幹,忠誠可靠,幽默有趣且富有情感,是達闥科技理想中智能機器人的寫照。一個現實背景是,隨著人力成本越來越高,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機器人尤其是服務機器人的應用場景越來越廣,各大企業開始爭相涉足服務機器人的研發。
但黃曉慶並不害怕競爭。
「在雲端機器人領域,目前我們沒有一個很清晰的競爭對手。」黃曉慶對《中國企業家》說,「在服務機器人領域我們有很多競爭者,但是他們的服務場景和方式跟我們不一樣。」
黃曉慶的解釋是:「雲端機器人的服務本質是,瞄準移動通訊時代的新型智能服務,這是移動通訊服務的一部分。它不會用互聯網的,而是會用一種獨立的組網方式。互聯網服務不能用來做機器人,因為它會有嚴重的安全問題。現在哪一個機器人公司這麼乾的?幾乎沒有。」
目前,達闥科技所有的技術、產品和服務均為民用研發設計生產,為醫院、學校、商場、物業等公共機構,提供零接觸服務類機器人。黃曉慶說,「應對市場的一個關鍵要素是要給客戶帶來價值,最核心的就是提高生產力。當然,你還可以給他帶來安全、速度和效率。」
放眼全行業。據第三方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機器人產業規模預計將達到294.1億美元。面對市場中不同維度的服務者,黃曉慶態度開放,「我們跟他們有可能是競爭對手,也有可能是合作夥伴」。
「我提出了一個機器人的‘黃氏定律’:一個服務型機器人在某些功能和能力上能夠完全替代一個人的角色,而成本可以減半。」黃曉慶對《中國企業家》說。在他的概念中,部分取代一個人的工作是第一要求,經濟性也需考慮,「相比一個人的成本,最好便宜一半」。
為了提升機器人的智能化水平,達闥科技在創新方面傾力投入。公開資訊顯示,通過自主研發,達闥科技已經擁有5G、人工智慧、區塊鏈和機器人智慧財產權專利申請超過1700餘件。
達闥科技正值快速成長期。2017年~2019年,達闥科技營收逐年增加。但其淨利潤一直虧損,現金流主要依靠「外部輸血」。2019年1月~6月,公司營收為10.2億元,同比增加346%;淨利潤虧損6.69億元,同比虧損增加2.4億元。
2019年7月,達闥科技向美國SEC遞交了上市招股書。達闥科技在上市招股書中提到,現階段以及未來幾年內,公司可能仍處於虧損狀態,而公司還將繼續投入大量資金到研發和市場營銷中。尤其在研發費用方面,2017年至2019年6月,公司研發費用總計為6.15億元,占期間總費用的占比已近五成。
「聚焦中國」
與孫正義首次見面時,黃曉慶連正式的BP(商業計劃書)都沒準備,孫正義就毫不猶豫地給達闥科技投下了第一筆錢。其在2019年7月發布的上市招股書披露,軟銀持股比例達到34.6%,高於達闥科技創始人黃曉慶的17.4%。
讓黃曉慶印象深刻的,還有公司在早期融資中與博將資本的接觸過程。
黃曉慶跟《中國企業家》透露,A輪融資時,公司一直傾向接觸熟悉的投資機構,但從未接觸過的博將資本負責人接連三次找到他,這使黃曉慶大為感動,博將資本遂成為公司A輪乃至B輪的融資方之一。「過去我認為,中國的風險投資者都不願意冒風險,但博將資本是真正的風險投資家。」
公司與投資人之間是否有業績對賭等潛在風險?「早期我們從不接受任何方面的附加條件,投資者也沒有強迫要求我們接受過。」黃曉慶希望外界對公司給予足夠耐心,「孫正義當年投了阿裡巴巴,他足足等了14年。」
商業化是黃曉慶商業計劃中的重要一環,但直到2018年,達闥科技才真正開始進行端到端的雲端機器人商業化。「去年應該是我們很大的發展年,但由於上市不利、疫情暴發(計劃有所耽擱)。」他預計,未來3年內,達闥科技的客群目標都會聚焦在to G(政府)和to B或者to B to C。3年之後,技術能夠走向to C時,才會有規模化的目標。
那麼,在黃曉慶如今的規劃中,達闥科技新的商業計劃是什麼?
「聚焦中國,以中國為基地向全球發展。」近期,達闥科技撤回美國總部並搬至中國上海,這亦是公司新的國際化發展戰略。最近他頻頻奔走於政府部門、產業鏈合作夥伴之間,溝通尋找合適機會。「政府在新基建方面對AI、5G的支持,對於我們的未來發展幫助很大。」
中美貿易摩擦仍處於膠著狀態、疫情這隻「黑天鵝」以及自身經營壓力疊加影響,盡管達闥科技身處多重漩渦中,但黃曉慶表現樂觀。正如疫情讓他發現,雲端機器人產業在無接觸經濟中的發展機會一樣,他還在不斷尋找新的生意結合點。「我肯定要死扛,這就是我的天性,我是四川人,四川人天性就是膽大包天的。」
尋找與時代共生的超級企業家
《中國企業家》俱樂部招募
【加星標贏雜誌】
將「中國企業家雜誌」設為星標,
並後臺截圖發送給小客服,
我們將每周隨機選取3位幸運兒
贈送最新雜誌一本!
按照下方步驟快動手吧!
❤恭喜上周獲獎幸運用戶:
@萬斌 @鳳凰涅槃 @Monster lee
請以上三位盡快到後臺與小編聯繫,
留下您的收件資訊,
我們會盡快安排為您寄出!
。END。
制作:崔允琰 校對:張格格審校:高歡歡
[ 推薦閱讀 ]點擊圖片即可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