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董晨和學生在一起。圖/清華大學醫學院官網
頂尖學者被質疑「論文造假」,又是一次學術圈的公關危機。但從過往的案例看很多質疑最後都不了了之,公眾始終不明不白,這道「學術與公眾的隔離牆」,成了學術不端的「掩體」。
作為通訊作者,董晨確有「把關之責」
據中國新聞周刊報導,自5月起,國外學術交流在線平臺PubPeer上陸續有人匿名po文,質疑清華大學醫學院院長、中科院院士董晨的20多篇論文存在一圖多用和重復使用等問題。截至發稿時,PubPeer網站上能檢索到有上述被質疑圖像異常、作者署名包括董晨的論文24篇。
董晨於6月27日回應:「PubPeer上有人對於我們部分文章的少數展圖有些疑問,我們非常認真而慎重地對待,正在深查和核實原始數據。據初步了解,可以排除有意的學術造假,沒有任何論文的科學結論有所改變。有些疑問是因為提問者對於研究內容的不熟悉。但也有極少數情況存在無意的錯誤,我們正在和雜誌合作進行修改。由於跨度時間長,涉及的學生、博士後較多,調查還在繼續中。」
董晨額外強調:「基本上排除惡意造假,展圖沒有經過人為加工,造假是不成立的。」
▲Pubpeer官網截圖。
作為國際著名免疫學家,24篇論文「涉嫌造假」的質疑,對於董晨來說無疑是學術聲譽的一次危機。從回應看,董晨對此也頗為審慎,「排除惡意造假」「無意的錯誤」等表述似乎也是在降低造假的指控力度。然而,董晨也承認其中的確存在錯誤,需要進一步調查項目相幹的學生、博士後。
媒體查閱到的24篇論文,全部由董晨擔任通訊作者或共同通訊作者。導師擔任通訊作者的情況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都非常普遍。通訊作者往往指課題的總負責人,承擔課題的經費、設計、文章的書寫和把關責任,因此通訊作者不只是個「通訊員」,實際上要保證文章的可靠性,對論文發表中各類問題負責。
因此,此番無論涉及的學生或博士後是否的確是「無意出錯」,作為通訊作者的董晨都應該承擔相應的「把關不嚴」責任,這一責任無法推脫。這也提示各位學界「大佬」,維護自己的學術聲譽,不只要對自己撰寫的內容負責,更需要對整個團隊負責。涉及學術問題,不能有一絲一毫的大意。
當然,我並不想要做「有罪推定」,董晨延續六年被評為全球「高被引科學家」,我也相信他會愛護他的學術羽毛;但他作為團隊負責人,也的確難以保證內部不會有人造假。因此,既已發現了一些線索,我們就應追根問底、挖掘真相。唯有此,才能夠堵住個別人的投機和僥幸,讓造假者不至於肆無顧忌,也不至於讓學術界每每因此而蒙羞。
▲董晨的履歷及研究方向。圖/清華大學醫學院官網
「是否造假」既要向學界回應,也要向公眾解釋
原本我也想找到這24篇文章一一研究,但很遺憾,在搜索了幾篇文章之後,發現這的確超出我的能力之外。我也意識到,這或許也是問題所在——學術圈和公眾之間的隔膜越來越厚了,這也導致了「傲慢和偏見」的生長——一般公眾看到類似的新聞,尚不明就裡便篤定「學術界的水太深」,這是圍牆之外的人對圍牆之內的「偏見」;而真正身處其中的專業人士雖心知肚明,有時候卻又並不願意進行公共討論,這是內行人對外行人的「傲慢」。
公眾對學界不了解,學界對公眾不開放——這種互不交流的生態下,對學術界的監督是非常匱乏的。這也滋生了一些學術不端者的僥幸心理:造假被發現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發表論文卻是紮根學界的剛需。
這也要求,一些高校或科研機構的學術委員會,要進一步加強對「學術不端」相幹線索的調查和公開力度,同時積極與公眾進行溝通。
以這一次的風波為例,有網友指出的確有三篇文章的貼圖存在小瑕疵,其餘大多數文章沒有問題,只是質疑者沒有理解透文章。
果真如此的話,那也應該有一說一,清華大學或中科院等相幹機構應該對暴露的問題進行詳盡的調查,並進行公開的、令人信服的回應,或洗清董晨院士的黑鍋,或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處理。普通公眾或許對專業文章難以理解,但有關方面對問題本身的詳細披露和解釋本身就是一種表態,代表了對學術不端行為的「零容忍」,以及允許批評、包容質疑的科學精神。
總而言之,「董晨被質疑論文造假」,子彈恐怕還要再飛一會兒,但子彈不能飛著飛著就沒了蹤影。有關方面當立即啟動調查,把真相原原本本地呈現給公眾,當中涉及的錯誤也好、誤會也罷,都不妨分條縷析地解釋清楚,讓這件事好頭不如好尾。
科學本身就是在質疑中發展而來的,任何科學家,無論地位有多高也需直面質疑。嚴格區分「無意出錯」和「有意造假」,是科學發展本身的要求,也是淨化學術生態的必需。
文 | 思凝(媒體人)
編輯:狄宣亞 實習生:王雪瑩 校對: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