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每經記者:姚亞楠 每經編輯:肖芮冬
今年的疫情將直播徹底送上了風口,除了作為人們宅在家娛樂社交、獲取資訊的重要渠道,直播與商業場景的結合也越來越緊密,甚至已經成為很多依賴線下場景的企業開展經營自救的「標配」。一時間,不少企業掌門人、知名藝人也下場直播,創造出多個銷售神話。
「每一場直播背後都需要強大的技術運營團隊做保障」,一位從業者向記者表示。今年以來,商家尋求專業直播技術服務的需求有明顯增長,因為任何一個小問題都會造成用戶觀感不佳,這對成交量的打擊都是「災難級」的。比較典型的案例如董明珠直播首秀,因延遲卡頓等問題被網友吐槽,帶貨成就僅22.53萬元,而解決問題後的第二次直播,其成交額就飆升至3.1億元。
除了「架機位」,一場直播的順利進行需要哪些技術保障?井噴之下,這個領域的創業者面臨著怎麼樣的市場與服務需求?最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多位直播技術領域的創業者進行了採訪,發現在直播爆發的熱鬧之下,也有創業者選擇轉身離開。
直播火了,但請得起專業技術服務的沒那麼多
「直播雖然現在很火,但找我們尋求專業技術服務的並沒有那麼多,訂單量和往年相比基本持平,或者說有小幅增長」,魔都直播創始人張光勇告訴記者,他在2016年創業進入商業直播領域,提供廣播級的直播技術解決方案。
張光勇介紹稱,區別於個人打開手機就播,廣播級的拍攝需要照相、導播、推流等專業設備和滿編的控場執行團隊,除了畫質、收音,還要保障網路、燈光、切播、資訊等各方面不能出現任何問題,遠非架好機位、把設備連接起來那麼簡單。
「疫情期間,很多大型的賽事、活動、會議不能如期舉行,這部分需求量出現了大幅下滑。」張光勇稱,隨著疫情得到一定的控制,不少商家、培訓機構等也加入直播行列,他們需要專業的技術配合,所以和往年相比,今年的訂單量會有小幅增長,但火爆程度沒有外界想像得那麼誇張。
「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在於專業技術服務收費高。」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坦承,「請一個直播團隊,單個機位動輒就要大幾千,好一點需要上萬元,這對於很多人還是有壓力的。所以你會看到一些個人網紅,粉絲量雖然不小,但沒有專業的拍攝服務,直播中畫質、流暢度、收音等存在比較大的問題。」而BOSS直聘最近發布的《2020上半年直播帶貨人才報告》數據顯示,2020上半年,71%的主播月薪收入仍在萬元以下。
每經記者就價格問題詢問了市場上的相幹供應商,部分公司對「一個機位」的訂單表現出了「嫌棄」,「如果預算有限、只需要一個機位,建議自己用手機播」,上海一位服務商這樣表示。
「以前來找我們做直播的,除了機關事業單位,就是‘不差錢’的大公司。今年疫情帶火了直播,也有一些小企業加入,但總體而言,我們的客戶還是以B端的機構為主。即使現在網紅不斷湧現,來找我們做直播服務的個人幾乎沒有。」張光勇告訴記者。
小公司為主,百萬級營收已是天花板
與「不差錢」的大客戶相比,提供直播技術服務的則多數為小公司,「公司團隊規模有五六個人已經很不錯了」。李明(化名)2016年在河南搭建了自己的直播團隊,他告訴記者,這個人員配置能夠承擔起一場中型直播的工作量,如果遇到大型直播或者單子多忙不開的情況,可以臨時再找人過來幫忙,公司養一個專業的導播、照相比較貴,行業內很多單子都是層層外包,臨時借人、借機器很容易。
「只能說這是一個生意,但不是什麼大生意。」張光勇向記者表示,這是一個人力密集型的行業,直播現場的每個環節都需要專人把控,需要的人數也基本確定,所以單位時間內的產出是固定的。做得好的公司每月會有二三十萬左右的收入,一年下來百萬級的營收已經是天花板。
他告訴記者,進入這個行業,設備投入是每個創業者必須要面臨的第一個門檻——專業級的設備是很燒錢的,頂配下來設備投入就接近百萬。其次是技術,它不僅包括對機器的使用技術,更多的是直播經驗的積累。「不是說把機位架好、設備連起來就完事,真正做了直播你才會發現,每天甚至每場都有新情況、新問題,卡頓、延遲、回音、任何一個小問題都會造成觀感不佳,這對用戶的勸退作用都是‘災難級’的,也是絕對不允許出現的。」
李明同樣向記者表示,直播中出了問題再去補救基本都已經晚了,所以很多問題都要提前幫客戶考慮到。比如,現場有多少人、匹配什麼樣的設備,如果是娛樂活動,且直播流程中涉及到較多互動,就要考慮到是否會占用上行頻寬,網路問題要提前解決好。
鑒於此,這些企業的宣傳推廣幾乎全靠口碑相傳,「打廣告、或是網上買引流作用不大,我們的生意幾乎都是老客戶介紹,新客戶過來首先也會問你之前做過什麼項目是否經歷過大場面、經驗如何,這是一個極其依賴口碑的行業。」張光勇表示。
服務尚未標準化,已有創業者轉行
來自中國互聯網路資訊中心(CNNIC)發布的第45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路直播用戶規模達5.60億,較2018年底增長1.63億。而在從業者方面,獵聘大數據研究院發布的《2020年中國直播從業者大數據報告》顯示,在直播相幹的前十大熱招職能中,運營類相幹的崗位和人才需求量最大,其次是主播類人才。運營類人才作為直播的幕後操盤手,是直播順利進行並達成業績目標的關鍵,而隨著企業精細化運營,此類人才將持續受到關註。
李明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隨著直播升溫,跨界進入直播技術服務的從業者也越來越多。2018年開始,很多影視公司、攝影機構紛紛開設此項服務,視訊拍攝、攝影照相與直播拍攝有相通性,這些從業者有一定基礎,所以跨界學習、上手會比較快。
不過,大批新玩家快速湧入的後果是把服務價格壓得很低。「有的機構湊齊一個照相機、導播臺,推流器就對外接活了,把這項服務做成了一個非常廉價的產品,行業利潤空間已經比較小了。」因此,李明在去年選擇了離開。
張光勇也向記者表示,工作中會遇到部分客戶對直播質量沒有比較清晰的判斷,除了卡頓、收音等比較顯性的問題,對構圖、燈光、切播等更能凸顯專業價值的環節卻選擇性忽視,隻一味地比價格、圖便宜,這無疑加劇了市場的不良競爭。
「2016年、2017年直播剛興起的時候,是個新鮮事物,很多公司不知道怎麼玩,這對於提供直播解決方案的公司來說,發揮的空間就比較大,可以在活動策劃、流程設計等多方面給出更多專業建議。而如今,隨著直播的全民普及,它逐漸成為新的基礎設置,加之行業利潤空間被壓縮,從業者的價值感越來越低了。」李明表示。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