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配圖來自Canva
關於英特爾衰落的討論已經連綿數年時間,如今英特爾敗局已定,所有爭論都可以止歇了。
7 月 28 日,英特爾CEO鮑勃·斯旺 Bob Swan正式宣布,對公司的技術組織和執行團隊進行調整。首席工程官默蒂·倫杜欽塔拉(Murthy Renduchintala)將於8月3日離職。英特爾在聲明中表示,近期對技術組織和團隊的一切調整,都是為了「從領導能力層面推進產品加速,提高工藝技術執行的重點和責任心」。
顯然,英特爾突然對自己的核心技術部門做出如此大幅度的人事調整,起因就是近幾年在先進制程工藝技術上的一再延遲。作為曾經最強大的IT巨頭,在先進制程上的落伍,已經將英特爾拖入了很危險的地步。
漂亮的財報,淪為鏡花水月
在關於Renduchintala的人事調動公布之前幾天,英特爾發布了2020年Q2財報,財務表現非常亮眼。
財報顯示,英特爾二季度實現營收197億美元,同比增長20%,刷新單季度營收最高紀錄。同時實現淨利潤51億美元,同比增長22%,毛利率繼續維持高位,達到53.3%。總之,從主要財務數據來看,二季度英特爾的業績表現在疫情中不升反降,堪稱驚艷。
其實不單是二季度,一季度英特爾的財務表現也非常亮眼。所以在整個2020年上半年,英特爾實現了396億美元的營收,同比增長21%。淨利潤更是同比增長32%至108億美元。單就業績增長而言,英特爾實現了2011年之後近十年來的最大突破。
但英特爾在發布二季度財報同時披露的一條消息,讓其漂亮的財務表現瞬間黯然失色。英特爾披露,其原定於2020年底推出的7nm CPU晶片將推遲6個月。
這一宣布震動了華爾街,24日財報發布當天,英特爾股價暴跌16.24%,市值蒸發415億美元,創下近四個月以來的最大跌幅。同一天,英特爾的主要競爭對手AMD和臺積電股價飆升,AMD漲16.50%,臺積電漲9.69%。
英特爾先進制程工藝延後的嚴重後果,還要比股市表現糟糕得多。
英特爾7奈米工藝要到2022年下半年或2023年初才能在市場上首次亮相。相比之下,早在2018年,AMD就發布了其基於臺積電7nm制程工藝的桌面端CPU。也就是說,起碼等AMD的7nm CPU賣到第四年,英特爾自己制造的7nm CPU才能面世。
再考慮到中芯國際今年年底就可以量產接近7nm的N+1工藝,並且根據高盛估計,中芯國際將在2022年升級到7nm工藝。也就是說,在先進制程方面,英特爾不僅會被領先的競爭對手們遠遠甩在身後,甚至還將會被我國企業逐漸超越。
總之,在全球半導體行業中,英特爾已經失去了領先地位,而且被拉開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大。在這個嚴格的問題面前,再漂亮的財務數據都成了鏡花水月。
英特爾敗於傲慢和短視
如今英特爾敗局已定,不過作為全球過去最領先、強大的IT巨頭,英特爾走向失敗的原因非常值得探討。
實際上,英特爾衰落的直接原因顯而易見——沒能跟上智能手機時代變革的步伐。
2010年前後,智能手機在全球範圍內加速普及,這個過程中,PC市場受到沖擊不斷萎縮,2012年之後,全球PC出貨量不斷下滑。受到智能手機的沖擊,2012年之後英特爾的桌面CPU出貨量也開始不斷下滑。而個人電腦(PC)業務是英特爾的主要收入來源,所以可以看到,2012年之後其營收增速明顯降低。
面對智能手機大潮的洶湧來襲,布萊恩·克爾紮尼奇(Brian Krzanich)臨危受命,2013年被任命為英特爾CEO。
他上任之後,主要採取了兩大策略應對危局:
其一,努力推進凌動(Atom)SOC應用於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在2013和2014年,英特爾以虧損70億美元的代價讓終端廠商採用Atom處理器,可惜銷量並不理想,英特爾隨即放棄了補貼政策,Atom也從市場消失,這番努力結果以失敗告終,
其二,在PC CPU出貨量不斷下滑的情況下,利用市場支配地位不斷提高CPU單價,以維持營收增長和高利潤率。
他使出的這兩招並未能扭轉英特爾的處境。更糟糕的是,英特爾最主要的問題出在產品和生產模式上,在這方面他並沒有做出過任何有效的改變。
蘋果曾經嘗試過委托英特爾為其代工生產iPhone的ARM架構SOC,因為當時英特爾還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晶片生產廠商。但這項委托最終被英特爾拒絕了,英特爾之所以選擇拒絕,主要是因為它還想延續X86的輝煌,堅持推廣基於X86架構的Atom。
當然還有一點,就是英特爾始終堅持IDM模式,本來也不願意做代工生意。
過去wintel(Windows和Intel)聯盟在X86架構PC時代的巨大成功,讓英特爾堅信整合(IDM)模式的正確性。同時,IDM模式的利潤率確實也要比AMD的Fabless(單設計)模式和臺積電的Foundry(單制造)模式要高得多。因為不願改變高利潤率的收入模式,所以英特爾也不願意放棄IDM模式。
總之,英特爾過去X86的成功讓它變得傲慢,所以堅持Atom,堅持IDM不願改變;X86的成功,也讓英特爾擁有了PC CPU的市場支配地位,賺錢太過容易,因此它沉溺於高利潤率無法自拔,變得貪婪短視。
傲慢和短視,讓英特爾無法適應智能手機帶來的巨大行業變化。所以當布萊恩·克爾紮尼奇2018年因辦公室戀情被辭退時,英特爾在他的掌控下已經錯過了智能手機發展的紅利期。
2018年6月鮑勃·斯旺被任命為臨時CEO時,接手的其實是一個難以收拾的爛攤子,因而自2019年他正式接任CEO至今近兩年的時間裡,也沒能扭轉英特爾的頹勢。
英特爾式警醒
英特爾的衰落,短期來看是難以扭轉的,競爭對手們也不會給他留下更多的機會。不過英特爾衰落的過程和原因,提供了很好的反面教材,足以讓全球科技企業引以為戒。
諾基亞前董事長兼CEO約瑪·奧利拉(Jorma Ollila)對諾基亞在應對新機會的表現說:「我們是自身成功的囚徒。」這句話在英特爾的身上同樣應驗了。一旦科技公司取得市場領先地位後失去了憂患意識,沉迷於攝取高額利潤,放棄了推進技術進步的創新精神,那麼科技公司的衰落幾乎就是必然結果。
盡管目前國內科技公司能夠取得全球領先地位的並不多,但英特爾的衰落,對國內科技同樣具有很大的警示作用。
近幾年來,國內興起了一場國產化科技發展高潮。在各個領域內開始湧現出越來越多有實力的科技企業,他們中有一些已經成長為行業內領先的巨頭。
其中受到重點扶持的一些企業,進入到了前所未有的舒適發展期,他們受到資本和市場的雙重追捧,經營和發展都變得更加輕松。但在這個時候,如果它們失去了對市場的敬畏和對科技創新的追求,那就有可能成為下一個英特爾。
英特爾再次驗證了科技企業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規律,而這個規律,在任何一家科技企業身上同樣都是適用的。
文/劉曠公眾號,ID:liukuang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