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11月1日,聯想的連續「碰瓷」蹭熱點和除了它之外並沒有其他新機的空白時期,人們的關注點或多或少比過往聯想的新機發布會是要多了一些了,更關鍵的是…聯想Z5Pro成為當下第三款滑蓋全面屏手機,讓這樣一個復古的設計再次成為焦點。
不得不說,以小米MIX3打頭、榮耀Magic2其後,聯想Z5Pro開路的「滑蓋三劍客」可能將揭開2019年智慧型手機即將行走的方向!
在提到這個方向以及「滑蓋三劍客」之前,我想我們更應該知道的是「滑蓋」這種機械結構在過往以及現如今的意義所在,或許,才更方便我們知道廠家賦予這種復古設計的真正想法。
記憶力好的同學認為,滑蓋全面屏的鼻祖應該要數2016年時曾經被曝光過的一款努比亞的概念手機。在當時,小米MIX一代全面屏概念手機的面世是的友商廠家們「慌得一比」,於是各種猜想、各種極為前衛的概念設計被曝光,而努比亞的這款概念手機正是其中之一:它使用了似乎就是手動滑蓋的設計方式,聽簡和前置錄影頭設置在滑動的後蓋上面,滑動推出後蓋便可以正常接聽電話或者自拍。
看上去和今天的「滑蓋三劍客」的確很有認同感,如果當時努比亞發布了這款手機,稱其為「滑蓋」全面屏鼻祖我想不為過吧?
還有同學認為,現如今的「滑蓋」全面屏設計,其實就是「借鑒」了功能機時代的滑蓋手機,比如曾經的機皇–諾基亞N96手機、比如MOTO里程碑2手機,前者同樣也有現在手機廠家們一樣的思路–為了獲得更大的螢幕也為了實體鍵盤更好的共存,滑蓋設計應運而生,它使得N96提早的達到了現如今直板智慧型手機的雛形–不使用鍵盤時,N96可不就是只有螢幕了嘛!只不過,正臉部分還有幾個實體的方向搖桿和接聽/拒絕電話按鈕而已。
而摩托羅拉的MOTO里程碑2也是沿用的MOTO里程碑系列的招牌設計–側滑式實體QWERTY鍵盤。也勉強和現如今的「滑蓋」設計有相似之處。不過,當年里程碑2被吐槽最多的正是它的機身厚度,摩托羅拉為了做到這一點太多餘了!
除了來自於「舊時代」功能機們「王的鄙視」之外,也有廠家跳出來宣布現如今「滑蓋三劍客」所使用的都是他們已經早早公布的且正在申請的專利,言外之意–你們都要給我專利費!反正就鬧騰吧…也許2019年全部都是這樣的設計,看這場鬧劇要如何進行下去。
回到「滑蓋」設計這個話題來,我們應該找尋一下這種機械結構為何能夠重回歷史的舞台,各廠家賦予它們的全新意義何在?是否實用呢?
事實上,追溯「滑蓋」設計之前我們還不得不提到OPPO為之「傲嬌」的雙軌潛望結構設計–其實就是它的自動升降設計,正因為這個設計使得OPPOFindX這款手機在發布之後瞬間成為關注的焦點:因為其使用這樣的方式討巧的使得其屏占比達到了更高的93.%,且還保證了沒有瀏海、沒有下巴、需要前置自拍時給出指令自動升降錄影頭即可。
FindX的自動升降似乎沒有賦予全新的功能,它只是擁有自動升降錄影頭且擁有3D結構光模組隱藏期間的功能而已,通俗地講:這個自動升降就只是前置錄影頭的控制中心而已。
而新時代的「滑蓋三劍客」則不同,首先,它們同時都使得三款手機(小米MIX3、榮耀Magic2和聯想Z5Pro)除了少數的幾個實體按鍵之外多了一個機械的交互操作方式–滑蓋交互;其次,在與OPPOFindX的自動升降鏡頭設計上,大家都有將前置錄影頭呼出來的作用,但「滑蓋三劍客」還增加了這項交互一些全新的東西。
小米MIX3磁動力滑蓋功能:呼出前置錄影頭、滑動工具抽屜、自定義任意APP、遊戲中查看遊戲工具等等;
榮耀Magic2蝶式五軌滑屏結構功能:通過滑屏,用戶可做到喚醒智能助手YOYO、啟動人臉識別等功能,並且支持用戶自定義功能;
聯想Z5Pro滑蓋功能:可做到一些簡單的交互,例如接掛電話、微信語音電話和自拍,還可以呼出聽筒揚聲器。
從這些,或許你能夠明白一些東西了吧?我們且不提這樣的一個機械設計的使用壽命長短,也暫時撇開這樣的設計是不是還可以有更好的解決方案。我們從中可以看到一些東西是–新時代的「滑蓋」設計所做到的新的交互方式還屬於較為淺層次的交互,比如接聽電話–以前也可以做到,比如自定義APP、喚醒人工智能乃至微信語音電話等等。
但貿然的否認這個設計又不是很合適,畢竟,他們的確賦予了這三款「滑蓋」手機更高的屏占比,且擁有更多的空間塞進去更強悍的前置錄影頭傳感器,這些都是優勢,尤其是在「瀏海屏」都開始從長寬瀏海演變為「水滴屏」瀏海了,滑蓋設計使得手機們近乎沒有了額頭之後,的確讓人眼前一亮。
有一句話說的很多–智慧型手機在喬布斯帶來了交互比較前衛的觸屏操作體驗之後,圍繞著螢幕打造手機繼而推動手機在某一個形態上發展已經成為事實,更現實的是–螢幕甚至已經成為桎梏手機設計的枷鎖。廠家們能怎麼辦呢?它們也很無奈啊!小米MIX系列的橫空出世、OPPOFindX和vivoNEX的自動錄影頭升降設計乃至「滑蓋三劍客」的面世,都是居於這一客觀條件而出現的。
討論對與錯沒有意義,而且這也並不算是一個過渡的設計–可以預見的是至少在明年(2019年)的下半年前應該還會有很多款類似的機型出現。也許廠家們賦予了這個滑蓋設計更深層次的交互,讓手機體驗更上一層樓;也許是廠家們有更好的解決方案(比如柔性屏)讓人們將關注點從更高屏占比上挪開,繼而關注手機更好的便攜性、更科幻的存在方式。
對此,大家怎麼看待呢?
(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