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出品 | 搜狐科技
作者 | 張雅婷
編輯 | 楊錦
距離9.15對華為的禁令生效已經過去了10多天,水面看似風平浪靜,水下早已暗潮湧動。
多位手機批發商、零售商向搜狐科技表示,由於晶片庫存有限,華為手機嚴重缺貨,「大商家拿貨量大概少了15%-20%,小商家很多機型已經斷貨。」一位知情人士告訴搜狐科技:「華為初步的策略是在晶片有限的情況下優先保住更重要的市場。」
Counterpoint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華為在國內的市場份額達到46%,這一比例也超過了當季vivo(16%)、OPPO(15%)和小米(9%)的總和。
由於晶片有限、供貨緊張,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飚認為華為會將市場份額維持在20%左右,「因為即使到時候華為自己把晶片生產出來,也需要可以承載的大品牌,華為品牌必須存在,這樣它才能再次東山再起,迅速成為全球的霸主。」
作為手機行業的絕對巨頭,華為公司遭遇的變動不僅僅影響著自身,還深刻地影響著整個手機市場。有業內人士向搜狐科技表示:「整個產業鏈不僅是從時效性上,包括從技術上、工藝上、備貨上都出現了巨大的波動。」
「批發價直逼官網零售價」、小商家部分「斷貨」
多位手機批發商、零售商向搜狐科技表示,由於遭受制裁,華為手機供貨非常緊張,大部分商家的拿貨量少了15%-20%。而批發價目前已經漲到最高位,直逼官網定價,對「打價格戰」的非官方商家打擊巨大。
張凡在四川某四線城市經營了十幾家線下店,她告訴搜狐科技:「我們拿貨量差不多降低了20%,我們做的規模比較大,貨源還相對充足,一些小商家幾乎就斷貨了。」
「我們店Mate 30上個月都賣斷貨了,這邊的大店也幾乎都賣完了。」來自湖北恩施一家線下多品牌手機店的店員向搜狐科技重點推薦了OPPO目前主推的Reno 4系列——「性價比非常高。」
在華強北做手機批發的林老板,從他手中發出去的手機一天最多上千臺,面向全國發貨,他對搜狐科技坦言,「華為手機現在拿貨量差不多少了15%。」
即使是有著天生的渠道優勢的官方店也面臨著供貨緊張的問題,「現在華為旗艦店、授權店向華為公司拿貨也比較難,有的地區要求拿貨必須搭配融合產品,比如手錶、耳機等。」
手機供貨不足,但需求並沒有少,這就導致華為手機的批發價大幅上漲。需要注意的是,批發價上漲是由於華為手機供不應求,屬於經銷商的自發行為,官方售價並沒有變動。
「華為手機批發價普遍漲價200-300元,我現在拿Mate 30比之前貴了1000元左右,Mate 30保時捷款更誇張,漲了2000多。」上海某數位廣場的櫃臺老板告訴搜狐科技。
「前段時間華為手機幾乎一天一個價,特別是高端系列,跟股票一樣, 昨天賣出去的價格今天就不能賣這個價格了,每天一開門就問:‘今天什麼價格?’比如P40系列上個月我們拿貨價3700左右,9月初就漲到了4100左右。」華強北批發商林老板說。
「現在華為手機是賣一部少一部,特別是Mate系列和P系列的機子價格一直在漲,有升沒跌,OV的機子價格比較穩定。」
來自河南的線上手機零售商李華告訴搜狐科技,由於華為手機缺貨,供不應求,他們現在拿貨價迅速上漲,特別是Mate30和P40系列,一臺手機比之前漲了估計七八百。「像Mate 30 ,官網價是4499,我們河南最便宜的時候批發價3500,但是目前這款手機的批發價已經漲到4300左右。」
出於對華為手機漲價的預估,李華此前以低價入手囤了80臺華為手機,價值大概二三十萬,數量最多的機型是Nova 5 Pro,「還認識一位鄭州的大佬在9月初囤了1000萬的貨,預計一兩個星期就能賺300萬。」
現在,華為手機的批發價已經幾乎漲到了頂,與官方定價差價極小,這對依靠價格優勢銷售華為手機的非官方商家打擊巨大。
李華專門做線上的手機零售,以低於官網價的價格優勢來吸引顧客,他明顯地感受到華為手機供貨不足、批發價上漲對自己生意帶來的強烈沖擊。「大概是從8月初開始明顯感覺到真是不行了。」
「我們失去了相較於官方店的價格優勢,客戶會轉向官方渠道購買。許多同行的銷售量暴跌,單說華為手機的銷量大概跌了70%-80%。」
抓大放小,部分渠道開始調整
目前,華為官方並沒有透露關於美國制裁的具體應對措施,但有相幹知情人士向搜狐科技表示「華為初步的策略保國內放海外。」各種信號顯示,華為需要在晶片有限的情況下優先保住更重要的市場,來保持一定的市場地位,保住品牌的長期存在感。
最近,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對美國制裁進行了回應:「美國制裁確實給我們的生產、運營帶來了很大困難,但具體數據還在評估過程中。」
華為並沒有過多透露對於制裁的應對策略,對於「是否有打算把IoT與雲業務優先級設置比華為手機業務優先級設置更高?」的問題,郭平表示「現在還沒有詳細的業務計劃分享給你們。」
有知情人士告訴搜狐科技:「華為有個初步的策略,是保國內放海外,在晶片有限的情況下優先保住更重要的市場。但Mate 40還是會在海外上市,所以說兩三個月的短期影響不大,長期影響比較大,可能會影響到品牌的操作。」
「榮耀在部分渠道和人員方面已經開始有所調整,特別是一些縣鄉市場,去年年底才開發的那些。」一位來自福建的手機渠道人士告訴搜狐科技:「晶片庫存是固定的,手機產量會下降,一些榮耀做得不好的市場就會被戰略性放棄。」
關於海外市場,某知情人士向搜狐科技表示:「在一些市場份額不大的國家,華為的團隊會回撤,撤到大區、撤回中國。比如在白俄、哈薩克這種華為傳統勢力比較弱的國家撤出得比較多。但人員回撤不等於關店,因為代理商還在、門店都還在,關店是廠商們最不想看到的,一般不會執行這種策略。本身這些店不是廠家自己建的,也不存在關店的說法。」
最近,華為在媒體交流會上也透露出要聚焦重要市場的信號,華為公司常務董事、產品投資評審委員會主任汪濤回應「華為在澳洲裁減研發經費和裁員」時表示:「澳洲是一個很小的市場,從來都不是華為特別聚焦的市場,華為公司歷來是把優質資源向優質客戶傾斜。」
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飚向搜狐科技表示:「如果按照華為和榮耀的鼎盛時期來消耗庫存的話,我相信一定維持不了一年,甚至不超過9個月,因為現在華為的市場份額太高了。而如果隻維系華為的品牌,還可以支撐超過一年。」
「晶片制造如此艱難,華為最近也啟動了南泥灣項目,可是自力更生需要時間,最少需要兩年,當想堅持兩年的時候不單單可能要放棄一些子品牌,同時還要控制華為手機等產品的出貨量。」
他認為,華為會將市場份額維持在20%左右,因為即使到時候華為自己把晶片生產出來,也需要可以承載的大品牌。「華為品牌必須存在,這樣它才能再次東山再起,再次成為全球的霸主。」
波及產業鏈
作為手機行業的絕對巨頭,華為公司遭遇的變動不僅僅影響著自身,其帶來的蝴蝶效應還深刻地影響著手機產業鏈和整個手機市場。
其他廠商是否會蠶食華為留下的市場空白?一名頭部手機廠商銷售高管向搜狐科技表示,「短期來看,OV系和小米拿不到更多的產能,可能搶不了太多華為的市場空間。」
「不僅對華為影響比較大,整個產業鏈不僅是從時效性上,包括從技術上、工藝上、備貨上出現了巨大的波動。」
「OV系和小米的紅米系列用的主流CPU都是聯發科,華為之前向聯發科採購了1.2億顆5G晶片,聯發科全力供貨華為,但在9月15日之後,制裁升級,聯發科沒辦法供貨華為了。面對現在OV、小米追加的訂單,聯發科目前需要時間,需要調整備料、調整工藝、調整產線。因為CPU採購周期最長是10個月,這種產能短缺大概會持續到明年6月份。」
孫燕飚則認為:「誰也不知道華為到底會收縮多少,在這個時候有準備的人,之後才會是收獲者。」
9月7日,OPPO中國區總裁劉波發了一封內部信,表示OPPO中國區今年整體銷量預計提高至1億部,下半年銷量提高30%以上。
有知情人士向搜狐科技透露:「市場消息稱OPPO目前已經向聯發科追加了7000萬晶片訂單,OV系加realme明年大概要幹到2.8億臺。」
「先搶nova,再搶P,再搶Mate,一步一步來。」諾為咨詢CEO李睿告訴搜狐科技:「像OPPO 現在主推的Reno 4系列很明顯的對標華為的nova 7系列。」
而相較於國內市場,孫燕飚認為海外市場的競爭壓力更小,是國內廠商搶奪的大蛋糕,「因為華為的策略肯定是先國內後海外。」
會迎來大變局嗎?
當然,從各大手機廠商宣傳策略來看都保持著一種較謹慎的態度,畢竟也不想這時候站出來當靶子。
不過,格局不可避免地發生變化。Counterpoint數據顯示,三星在8月份占據全球智能手機市場22%的份額,華為的份額則為16%。這家市場研究公司表示,這是今年2月以來雙方差距最大的一次。有分析師預計,三星三季度手機業務的營業利潤為4萬億韓元,是第二季度的兩倍多。
Counterpoint二季度的數據顯示,iPhone 11在中國、美國、英國、日本市場的暢銷機型中霸榜第一。歐洲地區的變化也非常明顯。小米二季度在歐洲市場的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64.9%,市占率首次排前三,華為跌至第四。
今年5月,OPPO宣布與運營商沃達豐達成合作,全線產品進入沃達豐歐洲市場。而在歐洲,手機主要通過運營商渠道銷售,這意味著華為在歐洲的市場將被進一步攻占。
而從國內消費者的角度來說,物以稀為貴,尤其是「絕版晶片」吸引了許多用戶的購買欲望,大部分用戶的購機熱情並沒有因為制裁而減少,反而有所增加。
上海新天地華為授權店的顧客選購機器時告訴搜狐科技:「我有意向的是P40,這次路過主要是想看一下,沒有考慮過晶片制裁的影響,單純非常喜歡這個品牌。」
上海某數位廣場的櫃臺老板對搜狐科技表示:「預計10月新出的Mate 40在二級市場拿貨肯定很貴,賺不了多少錢,因為肯定會供不應求,華為專賣店的店員告訴我,現在已經有不少客戶提前付款預定Mate40了。」
不過,市場上也出現了部分華為手機用戶擔心售後而轉去買其他品牌手機的情況,北京某OPPO店的店長告訴搜狐科技,「現在會碰到華為的顧客會轉來用OPPO的手機,大部分都是來買高端機型。他們擔心受制裁影響,手機壞了之後一些零部件沒辦法更換,但這樣的顧客數量不是特別多,大概一個月遇到了三四個。」
不久前,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坦言:「華為現在遭遇很大困難,遭受持續打壓,具體影響仍在評估過程中,求生存是我們的主線。」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也表示,「華為的智能手機因為沒有晶片供應,導致今年我們智能手機的發貨量可能將比去年的2.4億臺更少一點。」
即使身處絕境,華為依舊沒有放棄探索新的成長路徑,比如正實現高速增長的IoT業務。「我們今年上半年仍然實現了收入增長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們的非手機產品,如PC、手錶、手環等都實現了高速增長,我們是中國的第一大智能手錶廠和第一大穿戴終端廠家。」餘承東說。
前不久,華為還正式宣布鴻蒙開源,明年華為智能手機將全面支持鴻蒙系統,在三星、微軟等科技巨頭都沒走通的「生態之路」上,華為的表現很受期待。
同時,華為明確表示「將會繼續保持對海思的投資,保持人力資源政策的穩定,繼續招聘優秀人才,以幫助華為渡過難關。」
這個「冬天」,華為「向死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