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FAST望遠鏡、「墨子號」、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和治療抗體……10月31日,「中國科學院科技創新年度巡展2020」特展在北京自然博物館臨時展廳(陽光廳)開幕,眾多重磅科技成果展廳「迎客」。
展覽聚焦中科院最新科技創新成績及科學熱點發展方向,緊密圍繞中科院在貫徹落實「率先行動計劃」以來,在各個領域所取得的重要突破和重大成果進行展示,並通過圖文形式展現此期間中科院在人才隊伍建設、智庫建設、科研機構建設方面的重要進展。
展覽重點遴選「深空」、「深海」、「深地」、「深藍」、「生命科學」、「生態文明」、「農業發展」、「能源」、「關鍵核心技術」 以及「成果轉移轉化」等方面有代表性的展品,如: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深海探測技術成果、水下機器人、智能導鑽模型、寒武紀晶片、幹細胞及再生醫學領域成果、長征系列運載火箭、港珠澳大橋等。展項以模型、VR、圖文展板等方式展出,形式新穎、展示效果突出。
精彩展項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
專家介紹,FAST望遠鏡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擁有30個足球場大的接收面積,綜合性能和靈敏度世界領先。
「除了‘大’以外,它的另一大特點是‘活’。」專家介紹,FAST望遠鏡 8000多面鏡片都是可以活動的,下面有4000多根鋼索。
截至2020年1月,共觀測到近150顆優質脈沖星候選體,其中102顆通過認證,開啟了中國射電望遠鏡系統發現脈沖星的新時代。
「墨子號」科學實驗衛星模型
「 量子通訊是迄今唯一被嚴格證明無條件安全的通訊方式。」展覽中,「墨子號」科學實驗衛星模型的展示引起了觀眾們的興趣。
專家介紹,「墨子號」2016年8月16日發射,在國際上率先實現了千公里級星地雙向量子糾纏分發、星地高速量子密鑰分發、地星量子隱形傳態等三大科學目標,標誌著我國在量子通訊領域國際領先。
2020年6月15日,利用「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基於糾纏的幹公里級量子密鑰分發。該實驗成果不僅將以往地面無中繼量子保密通訊的空間距離提高了一個數量級,並且通過物理原理,確保了量子通訊的安全傳輸,成為量子通訊向現實應用的重要突破。
「深海勇士號」載人深潛器
「這位‘深海勇士’能載著科研人員下潛到4500米以下的深海。」專家口中的「勇士」是個紅白的載人深潛器。
「深海勇士號」載人深潛器是國家863計劃支持研制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4500米級深海裝備,國產化率達到95%。中科院在其聲學系統、控制系統、機械臂和浮力材料等關鍵部件的研制過程中作出了重要貢獻。
自2017年8月第一次工程海試以來,中科院作為業主單位,主導完成「深海勇士」號所有潛次,整體運維能力已達國際先進水平。
跟「深海勇士」並肩而立的,是「海翼號」水下滑翔機。專家介紹,它是我國首臺工作深度超過7000米的水下滑翔機。2018年8月在馬裡亞納海溝科考最大下潛深度達7076米,是目前世界上下潛深度超過7000米次數最多,也是世界上唯一一款能長時間延續穩定工作的深淵級滑翔機。
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和治療性抗體
本次展覽,中科院微生物所帶來了新型冠狀病毒的重組亞單位疫苗和治療性抗體兩項科研成果。
微生物所專家介紹,在五條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攻關路線中,中科院團隊研發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重組亞單位疫苗,是國內首個獲批臨床試驗的該類疫苗,並據此提岀冠狀病毒疫苗通用設計策略。
本次展示的新冠肺炎治療性抗體是首個在中國開展臨床試驗的特異性藥物, 「 它是微生物研究所從康復病人血清中分離出來的,能夠快速治療患者,為重點區域的人員提供短期預防。」
責任編輯:周珊珊(EK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