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電腦乾貨:為何中端處理器只服銳龍,單純性價比高?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在DIY電腦領域處理器的選擇中,目前只有AMD的銳龍系列和英特爾的酷睿系列兩個選擇最為合適,如果你是選擇中端處理器,像AMD就是銳龍5系列,而英特爾就是i5系列,那麼我更服氣銳龍,原因很簡單。

從價格方面看,中端銳龍處理器最頂級的型號ryzen 2600X的售價在1500多元,而九代i5 9600K售價已經突破2000元,就算是散片價格也比銳龍盒裝的貴。若用i5 8400最入門級的處理器做比較,它們價格相當,但性能卻有著一定的差異。

銳龍5 2600X是6核12線程,而i5 8400是6核6線程。主頻方面,前者是3.6Ghz,支持超頻,小超到4.0Ghz小問題,而後者只能睿頻,最高也是4.0Ghz。

或許有朋友會疑惑,英特爾的單核性能是不是要好一些?這是肯定的,但是主要體現在高端處理器上面,例如i7 8700K,單核主頻更高,而在中端處理器中,銳龍和i5的單核性能基本上能打一個平手,所以英特爾的單核性能的優勢也有不復存在。

前面已經把性價比高的優勢最不贅述完畢,難道只有單純的性價比嗎?當然不是,銳龍的溫度會控制得更好,曾經都說AMD的發熱高,但是從銳龍誕生以來就開始逆襲了,用原裝的散熱器溫度表現都非常良好,一般待機都只有30°左右,更何況用水冷散熱,待機一般不超過25°,雖然是95W的功耗,但確實釬焊的技術,比傳統的英特爾矽脂散熱要好一些。

第二點就是便於升級,AMD的接口變化不大,也就是說下一代銳龍3上市依然會採用AM4接口,一兩年前的主板,刷好bios後依然能上最新的CPU,可操作性大大增強。比如前期預算不多,你可以買一個低端一些的處理器,中端的主板,後期發薪水或者有錢後,可以更換更高級一點的CPU,增強電腦的性能。

所以在中端處理器的選擇上面,我依然更推薦銳龍5系列,不僅有非常高的性能,還有良心的價格以及更可控的溫度表現,更大的升級空間,這些優勢導致銳龍5的銷量一直猶豫英特爾i5系列,尤其是第九代酷睿上市以後,一口倒吸牙膏的操作讓人匪夷所思。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