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雲音樂 VS QQ音樂:一場由年度報告引發的碾壓式對抗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編輯導讀:每到年末,就能看見朋友圈各種年度報告刷屏。而音樂能夠反映出一個人的精神世界和審美品味,因此人們願意分享音樂類的年度報告。QQ音樂和網易雲音樂作為音樂軟體中的領頭羊,他們的年度報告不免會被拿來做比較。本文作者對兩者的年度報告進行了對比分析,與你分享。

編輯導讀:每到年末,就能看見朋友圈各種年度報告刷屏。而音樂能夠反映出一個人的精神世界和審美品味,因此人們願意分享音樂類的年度報告。QQ音樂和網易雲音樂作為音樂軟體中的領頭羊,他們的年度報告不免會被拿來做比較。本文作者對兩者的年度報告進行了對比分析,與你分享。

網易雲音樂 VS QQ音樂:一場由年度報告引發的碾壓式對抗 科技 第1張

說實話,為了不那麼標題黨,其實我想了很久。但我發現我所有的用心良苦,都無法緩解我對QQ音樂年度報告的極度失望。所以為了不讓後文顯得太過口誅筆伐,傷害更廣大QQ音樂的粉絲愛好者,我特意請出了QQ音樂旗鼓相當的對手——網易雲音樂作為對比。作為一個得體的青年產品人,本人一充公錢,二非水軍,三無惡意,分手應該體面,誰都不要說抱歉。

一、用戶年度報告的作用與意義

小至個人,大至國家,無論什麼行業,每到年底,都需要做一次年度總結,而對過去一年具有重要分析意義的回顧與復盤,就是年度報告。作為一個職場打工人,年度總結是件很私人的事情,但如果要求寫成報告這種形式,無非是為了聲明強調自己努力奮鬥的成果,以達到升職加薪等其他目的。所以我覺得年度報告的核心作用,就是表達自我價值。

而用戶年度報告稍有不同,主體本質上從「以我為本」變成「以你為本」,表達方向也從「個體對外」變成「外對個體」。此時並非全力傾訴自我產品有多努力,有多好用,有多迷人,而是通過數據編織的時光通道,幫助用戶回憶起自己使用產品的點點滴滴,重拾過去一年的每個關鍵旗標。

C端產品用戶年度報告更是如此,不需要各種龐雜炫技的報表,只需要溫柔地牽著用戶的手,伴隨著緩緩響起的BGM,講述一個隻留下他/她私人痕跡的產品故事。這是來自羅曼蒂克的浪漫,沒有香檳玫瑰,不要香榭落葉,我的一切隻屬於你,當個創世神只有你,一個人。

只有人性的輝煌與情感的交織,才能使產品脫離工具屬性,在用戶人生中占有一點點位置。

二、用戶年度報告的特點與評判標準

當我們把這個用數據描繪的愛與和平的故事揉碎時,所有C端產品用戶年度報告的設計無非是這三點目的:

1)回憶過去,是為了觸動用戶對產品的情感記憶點,加深用戶與產品之間的情感紐帶

用戶所有的情感、時間和精力的投入,都需要在特定時刻得到相同積極的反饋,比如每一次觸控時的酥麻震動,每一次滑動時的細膩過渡,每一次充值時的慶賀歡歌。而每年結束之期,就是人與產品情感發酵成果的開瓶時刻。

時間是最好的見證者,而年度報告則是最好的表達者,只要有矢放的,冰冷理性的數據也可以承載溫淳感性的深情。產品功能只能滿足用戶需求的輸入和輸出,而產品運營則可以調動用戶的各種情緒,當用戶決定使用產品時,原本就兩情相悅,不談一見鐘情,總會日久生情,記憶烙印同樣屬於用戶運營的一部分。

為了提高人對產品的黏性和喜愛程度,需要巧借情感的力量。

2)多樣化設計,是為了促動用戶進行二次分享,提高產品的宣傳曝光度

針對個人的年度報告設計需要設計通用的模板和核心數據,覆蓋絕大部分目標用戶群體。人總有表達的欲望,欲望可以是分享、傾述、宣泄、炫耀等,所以設計的目的不僅僅為了炫技和好看,更是為了提高用戶二次分享的概率,為產品的宣傳曝光搭上順風車。

每個用戶的風格都不同,而多樣化設計恰恰為了突出用戶的個性,通過各種標簽和數據分析提前鎖定不同的用戶群體,讓每一份年度報告都有私人定制的穩重。

產品營銷的最好方式,就是讓用戶覺得分享的不再是產品,而是帶有個人獨特標簽的社交名片。

3)數據總結,是為了幫助用戶回顧產品對其個人價值,提高用戶對產品的信賴度

數據永遠要具有兩種性質:真實性和對比性。故事可以騙人,但數據不會;對比維度可以很多,但單一變量的數據對比更具參考性。用戶的數據太多了,抓住哪些核心數據展示給用戶,很考驗產品對用戶群體心理的拿捏把握,產品對用戶的價值同樣也需要一系列合適的數據說明。

沒有真實的數據,毫無意義的數據,是斬斷人與產品信任橋梁的利刃,百試不爽。

所以恰當的回憶路徑,優秀的引導設計,合理的數據展示,是我從產品角度評價C端產品用戶年度報告的評判標準。

三、網易雲音樂vsQQ音樂之年度報告 第一回合:年之回憶。Fight!

QQ音樂回憶路徑:

網易雲音樂 VS QQ音樂:一場由年度報告引發的碾壓式對抗 科技 第2張

很快啊!QQ音樂年度報告啪的一下就打開了,上來就是一個略帶KAWS畫風的小動畫,然後告訴我成功著陸我的行星。圍繞著我的這個行星,QQ音樂開始回顧行星的2020年第一個生命(第一首歌),訪客次數(分享次數),破曉(最早聽歌時間),夜幕(最晚聽歌時間),以及最重要的內核能量(會員天數)……

隻可惜,我全部防出去了啊!

可以看出QQ音樂想通過類似養成的表達方式,努力幫助我打造一顆屬於自己的行星,然後讓我不斷與其他行星大碰撞,誕生更高維度的宇宙……但有幾個點我並沒有任何觸動,比如最早聽歌時間和最晚聽歌時間,同時我的分享次數又少的十分尷尬,最刺痛我的還是剛講完會員天數「全年有301天都是VIP」,緊接著就分析歌曲封面顏色成分,斑斕黑、布魯斯、唇膏紅?Oh My God!這是要我買它嗎?來了來了,迅速給我貼上標簽,我大意了啊!沒有閃。啪的一下,甩給我一臉年度TOP歌曲和年度歌手,我仿佛聽到BGM此刻踩點響起,「EGM~EGEGM~」

產品不講品德,來!騙!來!偷襲我二十幾歲的老同志。如此冷漠機械的對視,空洞的眼眸,我感受不到它的溫情,它告訴我,行星大多不發光,而你的這顆不尋常,因為你有301天都是VIP,IP,P……

迅捷步伐,快速一擊重拳,我的背影,是對你倒地的敬禮,salute。

網易雲音樂回憶路徑:

網易雲音樂 VS QQ音樂:一場由年度報告引發的碾壓式對抗 科技 第3張

「你還記得你的模樣嗎?」

我努力捏出了我的模樣,這是一年後的我嗎?原來早已過去一年了,一年前的我呢?我的記憶開始模糊……

「我們在一起已經2年了,這是你當時聽的第一首歌。」

我點點頭,略有警惕。

「你的全部我都知道,這是你的聽歌時長,這是你的聽歌數量,這是你一年四季最愛的歌。」

我點點頭,若有所思。

「我還知道你的音樂口味,每當夜深時你最愛的那個小曲兒,我還帶你去過很多地方,感受不同地區的音樂文化。」

我點點頭,眼泛淚光。

「這是你的年度歌單,這是你最愛的年度歌手,這是過去幾年陪伴你的歌手和歌曲。」

「這,就是你的年度形象。」

淚水流過了我的臉頰,滴落,被刺進我胸膛的劍割成兩半,墜向泥土。

也許,疼痛與快樂,都是幸福的感覺,只要還活著,2020年,會過去的。

一剎那,落葉紛飛,嘴角微揚,我敗了。

我承認不同產品抓住用戶內心點不同,年度報告回憶切入點也不同,但所要激發的情感其實大致相同,都是為了讓用戶感受到用時間記載的人與產品之間的愛。2020年我沒有任何想要探索行星的欲望,這個特殊的年份需要更多理解和陪伴;充值VIP會員天數也不應該是什麼值得炫耀分享的點,我只想分享屬於我自己的個人形象;我沒有什麼音樂行星,也沒有來自星星的你,我只想找回時光裡的自己,只想找到你的名字。

第二回合:花之特效。Fight!

1)首頁的吸引力很重要,它基本為整個產品設計定下了基調

網易雲音樂使用了當前流行的捏臉遊戲,讓用戶先投入時間和精力,提高用戶的探索興趣和沉沒成本,同時也讓用戶形成獨一無二的自我認知,也為最後生成年度形象的標簽埋下伏筆。QQ音樂就只有一個過場小動畫,較為簡陋直白。

網易雲音樂 VS QQ音樂:一場由年度報告引發的碾壓式對抗 科技 第4張

2)優秀的UI和交互設計,可以更好引導用戶拜訪內容

網易雲音樂的過渡動畫和圖標特效都很自然,可能遊戲做多了,所以對物體運動美學研究的很透徹;同時優化也是極好的,透過60Hz刷新率的手機螢幕,我都能體驗到120Hz的流暢順滑。QQ音樂掉幀不說,各種切換天花亂墜,八門五花,不知所雲。

網易雲音樂 VS QQ音樂:一場由年度報告引發的碾壓式對抗 科技 第5張

是對比產生美?不,美本應該用心。

先不談布局、色彩、層次等專業UI用語,QQ音樂留有一個巨大的黑底白字標題,而網易雲音樂則是全屏沉浸式體驗。這裡我只能猜測QQ音樂是想一步到位,直接就可以上微信朋友圈分享,反正打開也是同樣的效果。也不談審美、品味、喜好等個人主觀想法,各自的畫風都有各自的特點,也符合自身年度報告定位的調性,但很明顯網易雲音樂的字體更加講究,顏色搭配與圖文布局更能襯托內容。

3)用戶心甘情願的二次分享才是設計的最終目的

網易雲可以通過個人形象圖片快速發圖分享,同時也可以通過視訊介紹自己的音樂品味,而QQ音樂只能通過視訊,連用戶名字醒目的標識都沒有。前者用戶還能動手捏一個自己的小人物形象再分享,後者用戶對分享的那種喜悅、期盼、自豪、驕傲、好奇……能一樣嗎?

網易雲音樂 VS QQ音樂:一場由年度報告引發的碾壓式對抗 科技 第6張

這就好比治愈系與RAP系的碰撞,後者也可以誇獎自己瀟灑有架式,不受拘束,天馬行空;也可以說前者雞湯老套,不如自己個性有趣;也可以用我批評它的方式一樣一一反駁前者。但我覺得用戶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什麼都知道,可能只是說不出來。

第三回合:迷之數據。Fight!

我先亮出我使用這兩款產品的個人數據:

網易雲音樂 VS QQ音樂:一場由年度報告引發的碾壓式對抗 科技 第7張

可以很明顯看出我是QQ音樂的忠實鐵粉,和網易雲音樂在一起1年也隻聽了2個小時,9首歌,而對QQ音樂卻無底線寵愛,無論是使用時間,還是充值費用,但是……但是QQ音樂卻綠我!連數據都漏洞百出,既無真實性,也無對比性,如果能有一個機會battle,我想就是現在:

網易雲音樂 VS QQ音樂:一場由年度報告引發的碾壓式對抗 科技 第8張

  • 假設這首歌是3分鐘,一首歌一天能聽678次約33.9小時?10月22日對我也沒什麼特殊意義,也從不聽音樂入睡,這種次數是怎麼計算的?
  • 年度TOP歌曲除了第一個是純音樂有聽過,其他歌曲全部都沒印象,而且我最喜歡聽的歌一個也沒有,Why?
  • 年度歌手?確定沒有搞錯?我基本很少聽女團的歌,這堆數據是從哪裡無中生有,暗度陳倉,憑空想像,憑空捏造出來的?
  • 最早聽歌時間和最晚聽歌時間只差1分鐘,好巧哦!更巧的是,我沒那麼晚睡,也沒那麼早起,兩首歌我也沒聽過。

建議QQ音樂自檢一下,年度報告這個功能可以晚點再上線,還沒過年,還有時間搶救。

我覺得就不需要重新聲明三個回合的勝負了,能夠寫下這篇文章,本身就已經表明了個人對兩個產品的態度。

四、網易雲音樂 VS QQ音樂之產品多體驗 1. 功能體驗——找歌單點歌

我並不是一個音樂App的重度使用用戶,相反我只是個普通的音樂愛好者,只想在每天忙碌的生活中安心聽幾首歌,所以我對音頻App的基本需求就是能夠快速找到我想要聽的歌,然後播放完事。QQ音樂給我一個感覺就是找歌比較麻煩,經過對比我才發現了原因:

網易雲音樂 VS QQ音樂:一場由年度報告引發的碾壓式對抗 科技 第9張

同樣是點擊「我的」模塊,網易雲音樂「最喜歡的音樂」和「創建歌單」一目了然,而QQ音樂還需要再點擊一下歌單才能進到歌單裡面進行選擇。歌單的意義在於用戶對歌曲的精心劃分,查找歌曲的過程就像指尖劃過實體專輯一樣,而QQ音樂還需要我多做一步先打開抽屜的操作。

2. 終端體驗——智能設備

現代互聯網產品,出售的不再是產品本身,更多是產品服務,而對用戶的多方位多場景服務也需要花點心思。我剛好有一個智能手錶,平時跑步鍛煉也需要聽歌,偶爾也會不帶手機出行。目前兩個產品對智能手錶的支持程度如圖:

網易雲音樂 VS QQ音樂:一場由年度報告引發的碾壓式對抗 科技 第10張

就單看首頁的功能,以及對基礎功能和人機交互的體驗,我覺得都可以另起一篇文章單獨闡述了。

3. 情感體驗——個人觀點

很多人都戲嘲網易雲音樂為網抑雲,一開始我是不理解的,因為當時的我覺得我有QQ音樂就足夠了,自身又從事2B產品經理,應該把更多精力放在產品業務上。但從前幾天重新下載網易雲音樂,和QQ音樂進行對比體驗後,我感覺現在做C端產品真的不容易。

網易雲音樂 VS QQ音樂:一場由年度報告引發的碾壓式對抗 科技 第11張

還是拿「我的」模塊分析,我覺得QQ音樂恨不得把「沖會員」這三個字直接塞滿所有角落,我在這裡看見了太多的KPI,內部人員的求生欲,亦或是C端產品的拜金風氣。網易雲音樂在用戶視覺焦點集中和拜訪次數密集的這裡卻沒有任何廣告(其實是隱藏在了側欄)。產品的業務需求不會消失,但可以通過產品設計轉移,但有些業務壓力,是產品無法撼動的。對產品體驗的堅持,從來不是一個人的責任。

一個產品能夠包容用戶最消極最頹廢最難過的一面,是因為用戶對產品的絕對情感依賴和需求寄托。有時候我難過的,不是你難過,而是你難過的時候,不在我懷裡哭泣。

除了購買大量的音樂獨家版權,QQ音樂還有多少王牌能夠出手呢?

五、以和為貴,共建未來

借用小米雷軍、雷總、男神的一句話「國內友商要團結一致,槍口抬高一尺」,產品同行要以和為貴,要講品德,不要搞窩裡鬥。畢竟馬斯克作為一個私企都不斷在探索宇宙的奧秘,而我們還在為三斤半兩的水果蔬菜爭得你死我活。年度報告的目的不是為了扯開彼此的遮羞布,良性競爭才能使用戶和企業雙方均受益,才能保持可持續發展。

賢者模式結束,我又陷入了低潮。夜已深,風微涼,人在空虛寂寞冷的時候,需要一點點安慰。

我打開了網易雲音樂……

作者:濤痕,公眾號:一兩語

題圖來自 Pexels,基於 CC0 協議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