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文/東方亦落
最近,微信正式面向全國範圍內超過150個主要城市推出全新功能「出行服務」。用戶可以在微信「支付」頁面中找到該板塊,主要為用戶提供一站式出行服務,滿足用戶對於出門叫車、公車出行、車輛保養等與出行相幹的多方面需求。
其實出行服務在互聯網中已經不是什麼新領域了,不管是滴滴還是高德,都已經在這個領域中有所建樹,而且微信早在去年9月就開始,就在部分地區對出行服務進行內測。此次終於正式上架,可見騰訊對出行方面更加重視。
不過在出行服務領域,除了那些早已入局的專業平臺,微信還有一個強勁的對手,那就是支付寶。支付寶在今年8月正式更新了「出行」功能,將常用的出行方式整合,包括滴滴打車、共享單車、12306購票以及公車地鐵QRCode等。
再往前追溯的話,支付寶想做出行的野心從2013年就開始了。如今支付寶不僅支持公車地鐵的資訊查詢與搭車碼功能,還與高德打車聯手推出了網約車、計程車的乘坐功能,並且整合了訂票系統和共享單車服務,可以說是相當全面了。
與支付寶相比,雖然微信在出行服務方面入局晚,但並不代表微信就一定處於劣勢。
可以看到,在微信的出行服務板塊中,用戶能方便快捷地查詢車次和站點,以便及時了解公車的路線和狀態資訊。此外,在微信的出行服務中心還可以體驗「優惠加油」、「代駕」和「挪車碼」等車生活服務。
雖然這些功能並非微信所擅長的,但微信是目前中國最大的社交平臺之一,用戶基礎廣泛,用戶黏性高,並且微信此前有聚合功能的經驗,用戶習慣也逐漸被培養起來。對於用戶而言,在微信中使用各種功能已經成為日常,這樣就避免了跳轉到其他平臺的麻煩,給用戶提供了更大的便利。可見作為連接人與人的通訊軟體,微信的這種優勢也可延伸至出行服務中。
從停留時長來看,支付寶偏向於提供短平快的出行服務。雖然支付寶的出行功能全面,但用支付寶叫車的人還是少,大家仍然習慣打開支付寶,掃一下QRCode付款然後就關閉。
與之相比,微信更偏向於中長期的線上連接與通訊,而不傾向於短平快的工具屬性。如果說誰能讓用戶停留的時間更長,恐怕還是微信,這樣用戶想要出行的時候大概率會直接在微信中尋找服務,而不是切換到支付寶。
對騰訊而言,開通「出行服務」也符合其在智慧產業中一貫的C2B打法。微信「支付」頁面的生態逐漸成為一個全能便捷的綜合服務平臺,它滿足著用戶在生活繳費、政務服務、醫療健康、購物等多場景的需求。其中聚集了強大的C端流量效應,而用戶規模和黏性已經形成,帶來了非常可觀的入口效應,這些優勢也會給出行服務帶去流量。
眼下正是寒冷的節氣,在沒有互聯網出行服務之前,這種氣候出行會有諸多不便,而數字化讓這種情況有了明顯的改善。不管微信或支付寶做出行服務的根本目的安在,只要能夠讓用戶有更好的出行體驗即可。
相比之下,微信在出行服務領域雖是後起之秀,但也未必就會落於人後,甚至基於微信的先天優勢,這項服務或許會更加「有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