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於解決人類信任問題的區塊鏈,有著怎樣的前景和風險?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什麼是區塊鏈?

最近幾年,「比特幣」這個名詞頻繁出現在公共視野中。到了今年,「區塊鏈」一詞的出現頻率也明顯增高,大眾對比特幣的注意力逐漸分散到區塊鏈。今年在成都、上海、深圳、杭州等許多城市持續地開展以區塊鏈為主題的論壇、會議,這些活動不斷地吸引人們的眼球。然而,到底什麼是區塊鏈?

致力於解決人類信任問題的區塊鏈,有著怎樣的前景和風險?

在回答該問題之前,有必要先了解區塊鏈的神秘創始人——中本聰。2008年,中本聰發表了一篇題為《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的論文,它標誌著區塊鏈技術的出現。在這篇論文中,他系統地論述了比特幣的技術基礎即區塊鏈。2009年,他把理論轉化為應用,在論文的基礎上創造了比特幣系統。令人驚奇是,中本聰一直沒有露面。到目前為止,沒有人知道他的真實情況,就連那些後來和他一起發展區塊鏈技術的密碼學專家都不知道,因為他們之間只是通過郵件交流,而且中本聰沒有提及自己的個人信息,最近中本聰甚至連郵件都不發,中斷了與外界的溝通。

關於區塊鏈的含義,盡管中本聰沒有做出直接的回答,但是答案已經隱含在論文中。他曾指出,「時間戳服務器通過對以區塊形式存在的一組數據實施隨機散列而加上時間戳,並將該隨機散列進行廣播。」此外,「每個時間戳應當將前一個時間戳納入其隨機散列值中,每一個隨後的時間戳都對之前的一個時間戳進行增強,這樣就形成了一個鏈條。」這段話的意思可以借助一個比喻來粗略地轉述:在一個筆記本的一張紙(區塊)上面蓋章(時間戳),並且蓋章之後將其公布(廣播),讓所有人都知道某個層次的所有信息,比如交易發生時間、交易量等,但是並不能具體知道交易雙方的身份信息。也就是說,只能知道某個層次的信息,但不能知道比之更加具體的信息。此外,每頁紙(一個區塊)前後相互關聯(時間戳增強),就形成一本完整的冊子(區塊鏈),但是這本冊子頁碼總數是不確定的。這里涉及到一個問題,由誰來蓋章、廣播信息和創建區塊呢?這兩項任務都是由「礦工」來完成的,他們通過計算機來執行這些指令。不過,為了讓礦工願意去做這些,中本聰設計了激勵機制,通過一定的回報激勵礦工主動完成這些任務。

廣播信息使得所有節點都可以看到這些信息,這就是區塊鏈公開、透明的特性。此外,時間戳印章蓋上之後,任何人無法改變區塊鏈上面的信息(51%攻擊除外),也即不可篡改性。區塊鏈最顯著的特徵是去中心化,由所有節點共同維護整個鏈條。它消解了第三方機構的存在,使節點之間可以實時進行點對點的交易。而公開透明、不可篡改、去中心化等特性,都是過去的人類信任活動中比較缺乏的,在現實中引發了許多諸如投票作弊、信息不透明的事件。

區塊鏈有什麼作用?

那麼,區塊鏈有什麼作用呢?關於區塊鏈的作用,有一個比較宏觀的描述:互聯網解決信息傳輸問題,而區塊鏈解決價值傳輸問題。還有一種比之更加具體、形象的說法。國內比特幣交易所OKCoin創始人徐明星認為,「區塊鏈類似一台創造信任的機器。」總之,區塊鏈的作用就在於解決人類的信任問題,至於如何解決,則視特定的領域、行業而定。

致力於解決人類信任問題的區塊鏈,有著怎樣的前景和風險?

區塊鏈1.0的產品是比特幣,它給交易活動中的支付帶來許多積極的作用。傳統支付系統都是中心化的,即依靠第三方機構,而這個環節增加了支付成本,減慢了效率,而且第三機構還可能破產或者跑路。而區塊鏈支付系統通過消解第三機構從而解決了這些問題,這就使得區塊鏈在經濟領域比較受歡迎。智能合約是區塊鏈2.0時代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運用,利用它可以解決房產權、遺囑等問題。

2015年,雅典大學的一位學者提出了一種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投票的系統。在投票系統的輔助下,選民通過密鑰匿名地投出加密票。最終結果可以在區塊鏈上公布,任何人都可以在區塊鏈上看到投票結果。如果有人試圖改變投票結果,這是非常困難的。而且一旦出現擾亂的作弊或破壞行為,選舉設備就會檢測到。據2018年4月23日韓聯社的報導,韓國國家選舉委員會(NEC)宣稱已經推出區塊鏈技術的在線投票,借助這種形式保證投票的透明度、可靠性。

知識產權糾紛是一個經常發生的事情。以前解決這個問題主要是採取版權登記的途徑,但是版權登記面臨成本高、效率低等問題。此外,每天互聯網上有大量的文字、音樂、視頻等作品,不可能對它們全部進行登記。而區塊鏈的開放性可以讓每個作者上傳自己的作品,而且區塊鏈能夠保證任何人不能對信息進行篡改,包括作者本人。在現實中進行版權登記必定受時間、空間的限制,但是在區塊鏈中並不如此,只要電腦能夠正常上網就可以隨時隨地進行,非常方便而且高效。目前,Mediachain、Monegrah、Verisat、Blockai等公司正在逐步通過區塊鏈來解決知識產權糾紛問題。

火幣網技術副總裁、火幣網數字貨幣與區塊鏈研究中心負責人張健認為,「除了數字貨幣,區塊鏈還可以承載股權、債券、產權、版權、公證、合約投票等可以用數字形式進行價值存儲或轉移的任何東西」。由此可以看出,區塊鏈的作用非常大而且廣泛。也正是如此,一些虛假的ICO和「區塊鏈遊戲」項目打著區塊鏈的旗號到處招搖詐騙。這些虛假項目不僅給投資者造成財產流失,還不斷地觸及法律的相關規定從而嚴重影響區塊鏈的形象。

區塊鏈的發展前景與潛在風險

世界各國對數字貨幣的態度差別特別大,比如美國聯邦稅務局稱比特幣及其虛擬貨幣屬於財產而不是貨幣。韓國拒絕承認比特幣的貨幣地位,而德國承認比特幣的合法地位。盡管各個國家對數字貨幣的認可度非常低,但是對區塊鏈在其他領域的應用基本是擁抱的姿態,這為區塊鏈未來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環境。然而,區塊鏈到底能走多遠呢?

致力於解決人類信任問題的區塊鏈,有著怎樣的前景和風險?

2013年,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前任主席本·伯克南稱區塊鏈技術可以帶來一個更快、更安全及更高效的支付系統。而如今,美國聯邦儲備委員已經派遣團隊專門研究區塊鏈技術。

2016年12月,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發布了《「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首次將區塊鏈技術列入發展規劃,以促進大陸在該方面的發展。

2018年4月9日,杭州未來科技城管委會舉辦了「中國杭州區塊鏈鏈產業園」啟動儀式。在會上,十個區塊鏈科技型項目成功集體簽約。同時,會上還宣布籌建「浙江雄岸區塊鏈戰略發展研究院」以及成立了「雄岸全球區塊鏈百億創新基金。」

加拿大參議員格·布萊克說,「區塊鏈技術有可能成為下一個互聯網」。而INBlockchain創始人李笑來也認為區塊鏈不止是一個產業或者行業,它將改變一切。

不過,區塊鏈的發展可能也會面臨著一些問題。關於區塊鏈的安全性,區塊鏈領域一位女性主管者康斯坦絲·蔡認為,「區塊鏈技術有其前景及危險性。主要是我們如何利用它」。Ziliqa項目的CEO Dong Xinshu也對區塊鏈安全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區塊鏈到底安不安全,對於大多數人言,是安全的,但區塊鏈並不是絕對安全的。目前安全的區塊鏈往往效率很低,難以滿足應用的需求,如何保證區塊鏈的安全性並提高效率,是區塊鏈目前需要革新的地方」。

此外,區塊鏈也會給就業帶來非常大的衝擊。全球著名的新經濟學家、商業策略大師和國際未來學,被譽為「數字經濟之父」的唐塔普斯科特和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羅特曼管理學院馬丁繁榮研究所研究員亞歷克斯·塔普斯科特對此表示擔憂,他們說:「區塊鏈是一個極佳的自動化平台,它由計算機代碼而不是人類活動去執行工作、管理資產和人。當數字貨幣取代了西聯匯款的50萬個辦公室時會怎麼樣?或當一個共享的區塊鏈金融服務取代了成千上萬的會計和IT系統管理薪水時會怎麼樣?」

區塊鏈不僅對人類造成衝擊,也會給環境帶來影響。一位網路公司的Filament的首席執行官埃里克·詹尼斯說:「沒有中心化權力機構的代價就是能源的耗費。」內森·施納德在《新共和》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指出,「處理和保護超過30億美元價值的流通中的比特幣每年需要耗費超過一億美元的電費,也會產生相應的碳排放量。」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