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粗放到精耕細作,騰訊網易能否成「遊戲工業化」排頭兵?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文|智能相對論

作者|leo陳

什麼是「遊戲工業化」?

詞雖是新詞,但是探索已經進行很多年。遊戲策劃和玩家們可能會其充滿抵觸,因為許多人的主觀印象是:工業化 = 流水線 = 標準化 = 換皮。

這一想法最多是手工「工廠化」,事實上「工業化」遠不止如此。《資本論》一書中寫道,「現代工業其所以區別於工廠手工業,是由於機器起了主要作用。」

同理,遊戲研發處於現代工業化體系,「工具」會是一個核心部分。去年火爆全球的《原神》、《賽博朋克2077》,它們就是極具「工具」元素的產物。

過去十年,中國手機遊戲市場規模迎來快速增長。處於行業紅利期,國內廠商也順勢登頂全球最吸金寶座。如今,該市場規模增速放緩,人口紅利淡去,新的難題擺在騰訊、網易等廠商們面前。循著「工業化」的腳步,廠商們可能會由此找到答案。

從粗放到精耕細作,騰訊網易能否成「遊戲工業化」排頭兵? 科技 第1張

工業化,遊戲產業的發展方向?

如何定義遊戲工業化,行業人士有著不同觀點。但在遊戲工業化的目的上卻達成一致,即為了提升生產力。

過去,有的程序專門做畫面表現,有的專做遊戲邏輯,有的專做動畫。隨著單個遊戲項目成本攀升至億元量級,人員規模動輒200以上。

遊戲項目逐漸龐大,對廠商的技術和運營是巨大的考驗。如果項目流程不夠清晰,遊戲平均開發周期會被無意義地拉大。

過去的獨立開發者,其會在一個遊戲項目中扮演多個角色,玩法、數值、建模、宣發等。但是隨著行業發展,各模塊都變得更為龐雜,一個人難以全部「包圓」。此時每個環節都要更專業的人解決,從業人員的技能細分且要求也變高。

最終隨著市場成熟,開發成本逐漸增加,競爭也更加激烈。廠商需要思考如何提高生產力,也更需要明確一條發展方向。

如今,「工業化」的確是一條值得探索的路徑,也是遊戲產業接下來可以「破局」的關鍵。

米哈遊總裁劉偉在2019年遊戲產業年會上講到:「中國遊戲的未來,工業化的趨勢一定會越來越明顯。」

近年來,遊戲精品化和雲遊戲都對遊戲工業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沒有工業化流程,3A遊戲制作的風險將會急劇放大。雲遊戲亦是如此,其擺脫了終端和硬件性能限制,雲原生遊戲制作的龐雜度不亞於3A大作。

從粗放到精耕細作,騰訊網易能否成「遊戲工業化」排頭兵? 科技 第2張

相比遊戲,電影工業化更為人熟知,從中能映射出遊戲工業化的邏輯。

好萊塢從經典時期跨越到新時期,電影產業鏈運營愈發完整,電影主題逐漸多元化,高耗資、高技術的精品商業片開始出現。新時期還採用全球分工模式,更加注重人才培養和工作細分。由此,形成了包括迪士尼、華納兄弟在內的新六大電影公司,向全球輸出內容。

究其共同點,電影和遊戲都是制作人將其想法與世界觀具象化的產物,並且在發展過程中都致力於為觀眾或玩家提供更加沉浸式的體驗,更好的技術來提高畫面,特效以及音效品質。

此外,二者的創新與進步背後,主要推進力都是來自於市場規模與競爭。技術不是主因,只是手段。

正是有著相似性,電影的好萊塢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對遊戲的研發以及制作有所啟發,尤其是對於以3A遊戲和雲遊戲等為主攻方向的廠商們。因此,當遊戲產業走向成熟,工業化將會是國內廠商們未來堅定走下去的發展方向。

遊戲廠商如何構建「工業化」基因?

遊戲產業高質量發展已經成為產業發展的核心要求,優質發展離不開完善的工業化體系支撐。

一個行業要形成工業化體系,需具備三要素:能源、動力轉化系統、基礎設施。最後一個要素具體指玩家群體和遊戲市場,國內規模已十分龐大。相比之下,能源、動力轉化系統要素仍在高速發展。

一.「能源」:頭部廠商占紅利,中小廠商可迎風向上

遊戲工業化體系中,需要廠商們不斷地輸出內容。放在當下,遊戲研發時,創意和技術能力就是能帶來持續供給的「能源」。

創意作為遊戲的底蘊,一直是不可替代的價值體現,但若要構建「工業化」基因遠遠不夠。「國內缺乏3A級產品,一個重要的原因不是缺乏創意,而是缺乏打造3A級產品的工業化布局」,業內人士告訴「智能相對論」,「這一布局必須是全面的、整體的。」

此時技術能力這一外延就顯得格外重要,通常是指整個產業流程的現代工業化,包括制作、設計、包裝和輸出。在「智能相對論」看來,這樣的「標準化」,最後都要落實到「工具」上,也就是全球大量公司和廠商們發力的遊戲引擎。

拿引擎技術來說,國內商業引擎主要分為Unreal、Unity兩大陣營。去年在圈內刷屏、甚至引發破圈的《黑神話: 悟空》,就是遊戲研發採用Unreal 4引擎制造爆款效應的一個案例。

而Unity平臺在遊戲領域已經觸達28億全球月活玩家用戶,使用Unity構建的應用已實現50億次的月下載量。

從粗放到精耕細作,騰訊網易能否成「遊戲工業化」排頭兵? 科技 第3張

遊戲引擎能夠助力研發效率提升、成本大幅降低,並且兼顧品質。其能夠更好適應當下激烈的市場競爭,因此有國內遊戲廠商投身於此。

在這輪技術戰中,有研發傳統的遊戲大廠如騰訊、網易和阿裡會更具優勢,而中小廠商則稍占下風。對於前者而言,其引擎熟悉程度高,資金和相幹人才儲備豐富;但對於後者,受到遊戲引擎工業化帶來的受益則是有限的。

中小廠商早期研發上積累不足,當行業變革時,硬件設備高速迭代,玩家品味快速提高,應對市場變化的同時還要在技術研發上持續追趕。這自然要付出巨大代價,包括資金投入。

因此,中小廠商能分享到的行業紅利相對較少。更為理性的做法是專註內容,搭乘商業引擎公司發展的「東風」。

二.「動力轉化系統」:遊戲營銷走向精細化

在遊戲研發工業化過程中,遊戲營銷工業化在同步進行。作為「動力轉化系統」的一部分,將「能源」轉移給消費市場。

廣告和買量服務平臺大量興起,加上自媒體、新興渠道TapTap等,推進了遊戲營銷工業化形成。如宣傳時的圖片尺寸、展示效果統一,使得創意素材能夠批量生產。它也催生更為專業的創意素材制作,於是「專業」使得遊戲營銷的分工細化。

目前主流的幾大廣告平臺,都擁有專屬網路,巨量引擎有頭條、抖音;阿裡匯川有UC、優酷;百度資訊流有搜索、貼吧;騰訊廣告有微信、QQ。

根據《2020移動遊戲全年買量白皮書》顯示,網易、阿裡遊戲、騰訊等研運一體化的遊戲廠商霸占買量公司榜前三位置。在頭部買量公司榜中,遊戲大廠、老牌買量廠商占8成,遊戲行業寡頭化趨勢愈發明顯。

這樣的遊戲營銷最大的價值在於形成產品矩陣,矩陣效應帶來標準化,進而帶來規模化。「兩化」,正是工業化的標誌,也為遊戲創造更高收入、更大利潤的可能。

遊戲營銷工業化背景下,主流廣告平臺實現成功,並不是簡單在於降低了買量成本,而是整體提高了買量效率。通過工業化的營銷技術,成體系化搭建營銷體系,建立起內部統一的標準,也推進了整個行業營銷標準動策形成。

任何一款遊戲,都可以通過一套經過反覆驗證的流程,分析並判斷其適宜的營銷形式,再通過機器學習培訓後的技術系統,加上人工最重要的創意,在預算範圍內最大化營銷效果。

所以對於遊戲營銷而言,成本降低只是表面,而提高生產力即效率才是其工業化的最終答案。加上遊戲研發工業化,整個行業的品質和效率都獲得了提升。

AI,遊戲工業化下一個突破點?

遊戲是高度數字化的行業,當遊戲研發和營銷逐漸標準化、規模化,AI技術開始有了用武之地。

現在遊戲效果愈加逼真,世界也越來越龐大,這其中涉及到的美術、敘事等元素比過去更加龐雜。

遊戲研發過程中,AI經過大量數據訓練後,可以自動生成遊戲場景和背景。制作變得容易,省去不少人工時間,因此遊戲研發時能夠更加關註於創意和玩法。

除了會帶來更高品質的畫面效果,也會為玩家帶來更真實的互動性,為遊戲玩家提供更加沉浸式的個性化的遊戲體驗。

Google提出了一種基於機器學習的遊戲測試方法,訓練人工智慧成為遊戲玩家,體驗遊戲,並為遊戲體驗提供反饋。

這個方法被率先用在了遊戲Chimera中,通過數以萬計的遊戲以及數據收集的過程,人工智慧可以幫助遊戲開發者高效地提高遊戲的平衡性能,

因此,AI將圍繞遊戲品質3A化、數據及內容驅動,來幫助廠商們實現遊戲研發。隨著技術的發展和對遊戲制作的理解,會出現越來越多的AI工具箱加以輔助遊戲的制作流程,來改善遊戲的質量以及制作速度。

AI在數據分析領域具備的機器學習優勢,也將可以助力遊戲運營。市面典型的廣告和營銷服務平臺如巨量引擎、騰訊廣告等,都實現了智能化一站式投放。

基於海量用戶數據,生成模型,能夠代替人工做出更優的選擇。優化選人群、選素材、選渠道等多個方向,能夠大幅提升流量運營的精確度,節省試錯成本。更直觀的感受可能是,流量運營業務ROI大幅提升。

由AI分析得來的標準化模型,通過市場反饋不斷調整,能夠動態地經受市場重復驗證。平臺和廠商都總結出一套經過市場反覆驗證的方法論可以依循。反饋到遊戲廠商這邊,則會不顧忌於擴大營銷投入。

總的來看,遊戲研發和遊戲營銷工業化成為行業發展的不可或缺的元素。加以AI輔助後,標準化、規模化更加觸手可及。未來,遊戲廠商必然要主動適應研發和營銷理念的巨大調整。

循著遊戲工業化這條可選路徑,遊戲廠商有希望創造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路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