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歲的雷軍:押上人生所有聲譽,小米百億美元造車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雷軍,江湖人稱「雷布斯」。

如今,他即將拋棄這個伴隨小米手機崛起的稱號,化身「雷斯克」,為小米的下一個十年做好準備。3月30日,小米集團在港交所拋出一個大新聞,決定成立一家全資子公司,正式進入造車領域。首期投資100億元人民幣,預計十年投資100億美元。

51歲的雷軍:押上人生所有聲譽,小米百億美元造車 科技 第1張

關於小米造車的傳聞,互聯網上流傳的資訊數不勝數,甚至可以追溯的2013年。彼時的特斯拉剛剛盈利,雷軍懷揣著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好奇,曾兩度拜訪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

以雷軍敏銳的嗅覺,他對新能源汽車的未來非常看好,卻始終存有疑慮,無法下定決心去做。雖然自己不做,但可以投資,之後的雷軍以及他創辦的順為資本,先後投資了數家新能源汽車項目,如今造車三劍客之二的蔚來、小鵬汽車,都曾經得到過雷軍的投資。

我們可以說雷軍保守,起了個大早,卻趕了個晚集。但這恰恰是雷軍的創業之道,懂得取舍,非常清楚小米的核心是什麼。

當年和小米打得難舍難分的樂視,就是因為步子跨得太大,四面出擊的同時,賈躍亭還一心想要造車,來實現他的「生態化反」,結果導致了整個集團的崩塌。這從側面說明了雷軍的商業智慧,先集中精力解決主要矛盾,把手機造好。

經歷了幾年的市場洗牌後,小米站穩了國產手機大廠的地位,終於對造車有了新想法。只不過,雷軍依然要比其他人謹慎得多。

今年的2月21日,小米集團還發布公告,否認外界傳聞。小米高管也曾多次出面辟謠,聲稱小米沒有造車的打算。

一方面,小米手機正處於沖擊高端的關鍵時刻,分出精力去造車,必然會造成不小的影響;另一方面,造車是一件重資產、重投入、重研發的事,從技術儲備到供應鏈管控,難度遠非手機可以相比,跨界造車無疑有著巨大的失敗風險。

但是,如果真的選擇不去造車,小米又面臨著產業競爭落後的風險。尤其是蘋果造車計劃曝光後,一直以蘋果為標桿的小米,恐怕也無法放棄這一領域。

雷軍在小米新品發布會的現場也坦言,「一開始我內心非常抗拒,我們花了五年時間才好不容易把手機業務做到今天,成為世界第三,而手機這場仗還沒有打完,做車會不會分心?」

51歲的雷軍:押上人生所有聲譽,小米百億美元造車 科技 第2張

在新能源汽車愈發火熱的發展前景下,科技巨頭們紛紛入場。除了華為明確表示不造車外,大多數科技巨頭保持著相當曖昧的態度,或多或少都開始涉足造車領域。

面對未來智能互聯的重要流量入口,以及有著萬億規模潛力的新興市場,沒有人可以斬釘截鐵地拒絕,小米也不例外。即使雷軍與高管們心存顧慮,集團也需要從戰略層面上探討,究竟要不要去造車。

發布會上,雷軍親自表明了小米造車立項過程中的曲折故事。

「75天,85場業內拜訪溝通,200多位汽車行業資深人士的深度交流,4次管理層內部討論會,2次正式的董事會。」

51歲的雷軍最終下定決心,選擇再度起航,進行人生中最後一次重大項目的創業——小米造車。促使他做出這一決定的,除了外部競爭的壓力,更多的還是源自小米集團多年來發展的底氣。

在國內諸多科技公司裡,小米是在軟硬件生態鏈布局最早也最深的企業之一,對基於硬件的互聯網模式有著深刻的理解。在汽車技術方面,小米也並非毫無準備,已經擁有834件與汽車有關的專利,且超過96%是發明專利。

更為重要的是,小米集團主業發展前所未有的出色。

造車需要的巨額資金投入,常常會成為新能源汽車創業失敗的首要因素。小米,顯然沒有這方面的壓力。雷軍表示,小米2020年底有1080億元現金儲備,「我們虧得起」。

51歲的雷軍:押上人生所有聲譽,小米百億美元造車 科技 第3張

「我決定親自帶隊,這是我人生最後一次重大的創業項目。我深知做出決定意味著什麼,我願意押上我人生所有積累的戰績和聲譽,為小米汽車而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雷軍的臉上,顯露出一種久違的、屬於年輕人的光芒。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