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3月29日晚上,雷軍帶著他的「安卓機皇」小米11 Pro等機型如約而至,這場發布會一直延續到3月30日晚間,以澎湃晶片和小米 MIX FOLD的亮相為終點。
今年是小米創立第十年,這場發布會不僅對小米的意義重大,甚至有可能會改變未來中國手機市場的格局。
這麼說並不是空穴來風。2020年度在受疫情影響,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總體下滑的情況下,華為智能手機的全球出貨量同比下滑21.5%,市場份額下滑至14.6%落後於蘋果,位居全球第三,而在2019年這個數據還是17.6%,超過蘋果。西方國家對華為的制裁是有用的,華為一邊艱難求生一邊緩緩吐出原有的市場份額,而這部分份額是小米、OPPO、vivo等苦苦等待多時的機會。
從2020年前後,包括這三家公司在內的一種國產手機都開始主推5000價位上下的高端機,市場競爭趨近白熱化。對比成立已久的OV兩家,年輕的小米能否拿下這部分市場呢?這場發布會給了我們答案。
一、小米11 Pro和小米 11 Ultra是全面打進高端市場的關鍵
小米在創立之初瞄準是中低端市場,打著「最高性價比」的燈號,以低價沖入市場並以相當快的速度收割了一群粉絲,站穩了腳跟,但中低端手機的門檻畢竟較低,隨著其他的手機品牌湧入這個賽道,小米的日子並不好過。
2019-2020年的手機市場變化最明顯。在西方國家的大力打壓下,華為不得已轉戰國內市場,2019年一年便推出了24款機型,從千元入門機到萬元高端機都有,涵蓋幾乎所有人群。反觀小米當年加上紅米才一共推出23款機型,其中還有8款實際上處於無貨半退市狀態,在售機型價格也少有超過三千元的。華為「降維」打擊小米,結果可想而知。
2019年華為的手機出貨量飆升,而小米在國內市場的出貨量則是從2018年的四千九百萬臺左右降到三千八百八十萬臺左右,市場份額也從12.4%下降至10.5%,與此同時海外市場也傳來了不太好的消息——為了與Realme爭奪印度市場,小米不得已加大營銷宣傳費用投入,雖然最終保住了印度市場第一的位置,但同時也從盈利變為虧損。
小米急需一款高端機敲開高端市場的大門。
2020年,小米推出小米10正式進入高端機市場,雖然外界對這款機型褒貶不一,但是在年終時小米還是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2020年總收入同比增長19.4%,淨利潤同比增長12.8%,其中智能手機收入同比增長24.6%,全球出貨量達1.46億臺,同比增長17.5%,位居全球第三,高端機戰略成效明顯。
如果說小米10只是小米進入高端機賽道的一塊敲門磚,那麼小米11 Pro和小米 MIX FOLD則是小米開始飛速追趕的標誌。
今年上半年的賽場相對寂寥,華為P50據說推遲到了5、6月份發布,vivo NEX也傳出無限期延期的消息,高端機之間的火拼只剩下了OPPO Find X3 Pro和小米 11 Ultra。對比OPPO小米的優勢又要顯得稍微大一些,畢竟在高端機市場上,消費者可能更看重「科技感」而不是「時尚感」,小米 11 Ultra在價格相同的情況下,功能、配置方面都勝過OPPO Find X3 Pro。
但另一臺被雷軍寄予厚望的小米 MIX FOLD卻顯得不那麼亮點,有華為、三星的珠玉在前,小米的折疊屏更大的意義或在於完善小米的高端手機江湖。不過其搭載的澎湃晶片卻不那麼簡單。
二、自研晶片為小米向高端轉型奠定基石
從2014年小米宣布開始做晶片,到2017年小米推出首款晶片澎湃S1,再到2021年推出澎湃C1,看似好像花七年時間造了個「寂寞」,但事實不盡如此。
晶片制造是一個「慢工出細活」的行業,華為從2004年開始造晶片,到2009年推出第一款智能晶片,再到2014年推出第一款集成晶片,期間花了十年。早期搭載自研晶片的華為手機也曾背負過「拖拉機」「暖手寶」等名號,可以說在晶片自研的路上被質疑是難免的,但擁有自研晶片將來才不會被「卡脖子」,澎湃晶片對小米的意義就在於此。
2017年推出的澎湃S1晶片是一款集成晶片,當時小米想直接彎道超車可惜沒有成功,小米5C銷量慘淡。晶片市場上已經有高通、三星、聯發科、蘋果、華為等一眾玩家,全都有長時間的研發基礎在,並不是半路出家的小米短時間能追上的。於是小米轉移路線,於4年後推出了一款澎湃C1——一款專業影像晶片。選擇往專業方向發展當然是「出圈」的另一種方式,往影像方向發展則是有兩重原因:
(1)除了華為之外,國產手機的晶片基本使用高通或者聯發科的集成晶片,受制於晶片廠商的技術、發布時間等因素,國產手機的發布時間也都相差無幾,且各類機型彼此相差不大。自研晶片能自己把握手機發布時間,同時在性能上拉開與其他手機的差距。
(2)ISP晶片直接影響到手機圖像顯示的質量,拍照、直播、社交等等功能都需要用到圖像顯示,同時ISP晶片的研發風險要小於SOC晶片,對於沒有太多晶片技術積累的小米來說是最好的選擇。
此外,此次發布會上高調推出澎湃C1對小米來說還有樹立品牌形象的戰略意義。此前小米一直被嘲諷為手機組裝工廠,能獨立研發晶片就說明已經有了一定的技術水平,對於小米樹立高端品牌形象十分有力——掛出「安卓機皇」「安卓之光」等名號也是如此。
小米11 Pro只是小米在高端機份額爭奪戰裡的一個縮影,當「低端機」的形象深入人心時其實小米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候,這意味著隨時可能被取代。只有成為高端機擁有領先技術才能在弱肉強食的手機市場中穩穩站住,小米如今正邁出最關鍵的一步。
這次發布會上小米帶來了多款首發技術,背後體現出小米摘掉「低端機」帽子的急迫。無論是小米 11 Ultra的首創矽氧陽極鋰電池技術、67W閃充還是澎湃C1晶片,都體現出小米對於高端技術的探索,而市場也給出了其想要的答案:3月29日小米集團的收盤價為25.05,3月31日的開盤價為26.25,發布會帶來延續兩天的高開且目前股價還在持續上漲。
只要不出現重大的戰略錯誤,在未來的五到十年,小米必將與華為一決高下。
文章來源:小謙筆記,轉載請註明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