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化電商 多交流才能看清用戶需求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社交化電商 多交流才能看清用戶需求

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是推動互聯網經濟不斷發展的根本動力。新媒體行銷的最終目標就是滿足這些需求,具體而言就是滿足市場受眾的各種用戶需求。

易觀智庫在分析2015年的移動應用發展趨勢後得出了一個結論——「用戶需求個性化凸顯,細分用戶族群不斷裂變,促使移動互聯網行業進入精細化經營階段,個性化精準定位的應用價值凸顯,市場中將會出現眾多針對特定用戶標籤的小而美的APP。用戶分析能力將成為移動互聯網的核心競爭力,用戶標籤成為企業分析用戶的基礎資源,利用成熟的工具對企業數字用戶資產進行科學的分析,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們從中可以了解到三種情況。

首先,用戶需求越來越追求個性化,與過去有所不同。

其次,用戶群體在不斷裂變,群體劃分得越來越細。

最後,分析用戶需求的能力將成為企業新媒體爭取用戶的核心競爭力。

所以,企業必須不斷掌握時常變化的用戶需求,這樣才能通過個性化精準定位來做出符合用戶需要的產品。要做到這個目標,就必須與用戶多交流。光看用戶行為產生的數據還不足以了解用戶需求的全貌,唯有直接溝通才能弄清更多的細節。這是由新媒體本身的社交屬性所決定的。

新媒體的誕生源於用戶的社交需求,而電子商務經常強調的「用戶黏度」取決於用戶的社交需求是否得到滿足。

可以說,即時通信的新媒體社交平台把全世界幾億人連接在一起,匯集成了超越地域與民族的網路社會群體。擁有共同愛好與價值觀的用戶,可以用低到可以忽略不計的成本在互聯網上迅速完成集結,組建一個社群分享平台來共享信息與資源,並且擴大社交範圍。「天涯若比鄰」不再是詩人的狂想,而成了活生生的現實。通信的便利性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社會聯繫,通過聚焦效應放大了人們的社會需求,從而促使社會經濟形態產生巨大的變革,徹底顛覆了用戶與企業之間的互動模式。

社交化電商 多交流才能看清用戶需求

在新媒體時代,電子商務不再獨立於社交平台之外,甚至連社交活動本身都將成為電子商務的重頭戲。因為新媒體與生俱來的社交屬性,主導著消費者的生活習慣與購物模式。所以那些只顧交易、不管社交的傳統電子商務平台將逐漸被新媒體平台淘汰。電商社交化正在成為未來互聯網經濟的主流。

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社交媒體帶來的三個革命性變化。

第一,移動互聯網突破了傳統互聯網的物理制約,讓上網設備變得易攜帶(即智慧型手機),打開了隨時隨地無障礙溝通的新格局。這使得人們每天可以花更多的時間在社交媒體平台上溝通交流,大幅度提升了信息傳播的效率。

第二,隨時隨地能上網的社交媒體,同時也讓大家利用更多的碎片時間完成消費支付。層出不窮的各種電商APP應用,幾乎覆蓋了絕大部分生活領域,讓在線購物變得更為便利。

第三,社交媒體本身的群聚效應,讓廣大用戶逐漸形成各種不同的圈子。這些社交熟人圈是用戶之間進行交流互動與分享信息資源的場所,也是一個天然的商業圈。一旦企業的電子商務應用能延伸到這些社交圈,就可以利用群聚效應來擴展人脈,擴大消費群體。

毫不誇張地說,在未來的市場環境下,不重視社交的企業注定做不好電子商務,「挾社交以令電商」才是新媒體行銷的根本出路。

就目前來看,以社交化為特色的未來電子商務已經呈現出兩大發展趨勢。

首先,以人為本的精神將改造整個企業行銷流程。

當前的電子商務依然奉行著「以物為本」的觀念。傳統電商最初只是傳統商業模式加了根網線而已,後來也基本圍繞著改善產品與網上商城來想辦法。比如把產品外觀設計得更酷炫,加強網上商城的視覺效果。哪怕近幾年來強調的精準行銷,也多是根據冷冰冰的實時數據來調整產品與電商平台的細節。社交化電商則不然,需要利用多種新媒體平台與用戶進行社交互動。企業與人之間隨時隨地保持無阻礙溝通,才稱得上是以人為本的個性化推送服務。這樣才能從產品設計到行銷推廣等環節都貫徹以人為本的精神。

其次,消費者的購物需求變得不那麼確定,「隨性購物」現象將越來越普遍。

有的人買東西是有需要才下單,有些人則會憑心情訂購自己並不急需的產品。後者就是「隨性購物」,在社交化電商中並不罕見。由於新媒體的強大社交功能,用戶可以從朋友圈、熟人圈那里得知許多自己從前不知道的信息,包括各種品牌消費品的信息。如今的社交平台可以通過一鍵下單功能瞬間完成購物,省去了消費者很多的時間與精力。當一個用戶在接受朋友圈推薦的產品後,可以便捷地下單,在第一時間完成交易。如此一來,電商購物也很自然地成為網路社交的一個環節。誰也料不到自己哪天會因為朋友的哪句話臨時決定購買某個自己不熟悉的產品。這種心血來潮的「隨性購物」會越來越常見,是未來電子商務的重頭戲。

社交化電商 多交流才能看清用戶需求

​總之,在電子商務社交化的潮流中,最重要的還是「社交」二字。企業新媒體平台只有做好了「社交」,才能弄清用戶不同層次的需求,再進一步制訂不同的行銷策略。

通常而言,消費者的購物行為有表層動機與深層動機,由此產生了表層需求與深層需求。前者指的是一目了然的實用性需求,即對產品性能與功效的需求,買這款產品是為了獲得某種功能。深層需求往往不是追求產品的實用性,而是更複雜的社會心理因素。比如,有些人購物屬於炫耀性消費,而有些人購物可能是為了緩解精神壓力。促使用戶做購物決策的到底是表層需求還是深層需求,光看用戶行為數據並不能完全弄清楚,還得靠新媒體經營團隊與用戶深入交談。通俗地講,還是靠網路社交行為來挖掘用戶的真實需求。

企業做社交化電子商務時,要極力避免傳統電商的單向交流模式,而應該堅持落實雙向互動模式。

傳統電商的思路是通過網路平台來發布廣告。用這種思維方式來做新媒體行銷,其實只是把傳播管道由網上商城轉變為官方微博或微信公眾號而已,依然是對消費者單向輸出信息,而不注重輸入消費者的互動信息。在單向交流模式中,用戶是被動的,是失聲的,企業無法順利傾聽他們的心願,根本得不到自己所需的反饋意見。這對於追求高度個性化且消費者主權意識越來越強的當代用戶來說是缺乏吸引力的。長此以往,企業就沒法再挽留用戶的注意力了。

唯一的解決之道就是貫徹雙向互動的互聯網社交精神,不斷地溝通,不停地互動。不僅是企業發揮新媒體的主動性,也要讓用戶發揮自己的主動性;不僅是企業用社交媒體引導用戶發聲,同時還要創造條件讓用戶主動反映自己的深層需求。唯有如此,企業才能避免用戶在這個信息過剩的年代早早陷入審美疲勞的境地,才能設法讓自己的想法直達用戶內心深處,從而引發情感上的共鳴。

社交化電商 多交流才能看清用戶需求

新媒體時代是一個人人追求個性的時代,是一個人人都有個性化追求的時代。發達的社交平台讓無數用戶有更多管道來展現自己的個性,而社交化電子商務則能進一步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有行銷專家將社交化電子商務帶來的收益稱之為「社交紅利」。社交紅利不只是物質收入,還包括了用戶黏度的增加與品牌口碑的提升。歸根結底,都是在用戶的社交關係鏈上下功夫。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