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水體8項重要檢測指標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物理指標

水溫

水溫是水產養殖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物理指標,特別是對於溫度有要求的亞熱帶及熱帶養殖品種,如南美白對蝦,羅非魚,筍殼魚等品種,養殖的生產管理與溫度息息相關。因此,在整個養殖周期里面,可以每天監測,積累幾年當地的水溫變化數據,對自己以後的養殖非常管用。測量方法可以使用常見的溫度計測量。在一些最新的智能物聯網水質檢測系統中也會帶有水溫監測記錄的功能。

透明度

在養殖水體中,池塘養殖水體的透明度主要是由水體中的懸浮物(包括浮遊藻類,懸浮的泥沙顆粒,溶解的有機質,無機鹽等)決定的。其中,在大多數池塘中,浮遊藻類的密度是影響水體透明度最大因素。因此,池水透明度的大小,可以大致反映池水中餌料生物的多少,即池水的肥瘦,一般透明度30公分左右為中等肥度的水,透明度小於20公分的為肥水,大於40公分的為瘦水。在養殖過程中,測量透明度的方法可以採用薩氏盤。

化學指標

主要是指水體中的溶氧,pH,氨氮,亞鹽,硫化氫,總鹼度,總硬度的測量。

pH值

酸鹼度(pH),是衡量水體酸鹼度的一個值,亦稱氫離子濃度指數,pH是反映藻類的組成和活性、水質因子穩定性和池底有機污染的重要依據,是水質的重要指標之一。pH影響到水體的碳源和微量元素的活性、水生動物的生理機能以及微生態的生物組成結構,一直為養殖者所重視。

在pH值的測量過程中主要看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看水體的pH值是否正常

在水產養殖中,多數淡水水生動物生存的適宜pH範圍是6.5-9.0,最適宜的pH值範圍為7.5-8.5的弱鹼性水體。當水體的pH值為7以下即為酸性,5以下為強酸性。

PH值偏高機理及危害:藻類過度生長繁殖,大量消耗水中碳源(二氧化碳),致使水體PH值快速上升(光合細菌過度生長繁殖也會造成PH值上升)。PH值偏高,水體中銨氮以氨分子氮形式存在,增加了氨氮的毒性;另外,高PH值水質對鰓部組織有腐蝕作用。

PH值偏低機理及危害:水體缺氧,水體有機質過多,在厭氧菌厭氧發酵的作用下,產生大量有機酸,致使水體PH值偏低。PH值偏低,致病菌容易大量繁殖,且硫化氫毒性增強。

二是看水體pH值的日變化範圍

pH在池塘的不同位置的差異:由於受藻類光合作用的影響,在晴朗的天氣里,池塘下風處的水體的pH值較上風處水體的pH值要高;表層水PH值大於底層,如果表層和底層PH值的差異大於0.5-1,提示可能底質變壞或者水體有問題,應立即採取相應措施避免不必要的現象發生。

pH的日變化:養殖水體在一般情況下PH值由於藻類光合作用強弱有高低變化。日出時pH開始逐漸上升,至下午16:00-17:30達最大值(主要受光照及緯度影響),接著開始下降,直至第二日日出前至最小值,如此循環往復。上下午PH值一般相差0.5左右。水質變壞時,PH值變化較早就是一個警示。

pH變化太頻繁、變幅過大對養殖不利,特別是對蝦養殖。pH過於頻繁地大範圍變動容易造成對蝦的應激。日變化幅度最好控制在在0.3~0.5;變化範圍過小則說明水體中藻類的活力不足,變化範圍過大則說明水體的鹼度不夠,水體的緩沖性能不好,需要補充水體的鹼度。

測量方法可以使用簡易水質測試盒以及便攜式水質測試儀。

養殖水體8項重要檢測指標

溶氧

即溶解氧指溶解在水中的空氣中的分子態氧,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與空氣中氧的分壓、水的溫度都有密切關係。在自然情況下,空氣中的含氧量變動不大,故水溫是主要的因素,水溫愈低,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愈高。水中溶解氧的多少是衡量水體自淨能力的一個指標,也是衡量養殖水體是否適合水生動物生長的一個重要指標。

溶氧量與攝食量:溶氧量5mg/L以上,魚類攝食正常;溶氧量降為4mg/L,魚類攝食量下降13%;溶氧量降為2mg/L,魚攝食量下降54%,生長停滯,開始出現浮頭現象;溶氧量降為1mg/L,魚蝦類基本不吃食,而且浮遊出水面,形成浮頭現象;溶氧量降為0.5mg/L,,魚蝦類在幾小時就會全部窒息死亡。

(1)溶氧量對魚蝦攝食和生長的影響

養殖水體8項重要檢測指標

(2)溶氧對不同種類魚的影響

養殖水體8項重要檢測指標

(3)養殖品類與溶氧濃度的關係

養殖水體8項重要檢測指標

不同養殖種類、不同年齡及不同季節對池塘溶氧的要求均不同。總結而言一句話:養殖用水的溶解氧在一天24小時中,氧氣含量必須有8個小時(晚上)的時間大於4mg/L,14小時不低於5,任何時間不得低於2mg/L,溶氧應持續穩定。

缺氧的危害:

水中有機物、氨氮等厭氧分解,產生亞硝酸鹽等有毒物質;容易滋生細菌,造成養殖生動物疾病頻發或大量死亡;引起水生動物嚴重貧血、生長緩慢、背部體色變淡、唇肥大等;低氧狀態下水生動物呼吸受阻,魚蝦只進食但不生長,消耗自身的能量;溶氧低於其最低限度時就會引起窒息死亡。

溶氧測量:

一天之中溶氧最低的時候是清晨6點,或者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5:50左右)更為準確,這時候池塘已經開始光合作用,但是光合作用產氧的速度遠低於呼吸作用耗氧的速度,池塘溶氧仍處於淨消耗狀態,中午12點左右會迎來上午的溶氧高峰,隨後由於光抑製作用導致產氧效率受到影響,加上池塘生物呼吸耗氧導致溶氧略有下降。在下午6點即日落前,池塘溶氧達到全天的最高峰。

溶氧測量的時候,需要注意溶氧在不同的時間點的變化以及在池塘中不同位置的變化,由於在晴天的時候,藻類在池塘的下風處較多,造成下風處溶氧較上風處溶氧高,同時由於藻類的趨光性,造成水體中上層的溶氧較水體的底部高得多。另外就是在溶氧的日變化規律中,凌晨往往是一天溶氧最低的時候,這個時候容易發生缺氧浮頭。

養殖水體8項重要檢測指標

由於單點測量溶氧的局限性,在實際養殖的過程中,更多地是對水體溶氧的實時監測,可以選擇市面上的溶氧實時監測系統進行測量,防止夜間缺氧浮頭的發生。在使用溶氧實時監測系統的時候,需要注意確保水體的溶氧在任何時候都不能低於引起該養殖品種浮頭的溶氧水平。最好是在4mg/l以上,符合國家漁業水質標準。

同時也提醒大家,不要因為太陽出來了就放鬆警惕,因為這才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時候,對於浮頭的池塘,增氧機應該一直開到太陽出來後2小時左右,也即7:00—8:00。

氨氮

養殖水體正常水質氨氮為<0.2毫克/升。

氨氮主要是由於生物呼吸作用和氮源有機質(如殘餌、水產動物排泄物、過量施肥、浮遊生物屍體等)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的產物。分子氨毒性較強,離子銨則無毒性,兩者的比例取決於水體PH值的大小和溫度高低,PH值偏高、溫度較高條件下,分子氨比例就較高。

魚蝦類發生氨中毒引起的症狀輕重有別,若因急性中毒,可能發生呼吸急促、浮頭遊塘,會迅速死亡;若因慢性中毒,可能發生下列不正常現象:

(1)可能會干擾魚蝦類的滲透壓調節系統。

(2)易破壞魚蝦鰓的黏膜層。

(3)會降低血蛋白攜氧能力,表現為厭食、靠邊、遊動緩慢,嚴重時會出現遊塘、浮頭等現象。

亞硝酸鹽

養殖水體要求亞硝酸鹽<0.01毫克/升。

亞硝酸鹽是氨氮向硝酸鹽轉化過程的中間產物,在缺氧條件下,亞硝酸鹽很難向硝酸鹽轉化。所以說,亞硝酸鹽的累積,多因池塘低溶解氧的結果。

亞硝酸鹽對養殖動物的毒性較強,是養殖水體誘發爆發性疾病的主要因素。水產動物亞硝酸鹽中毒時,會氧化其血蛋白而形成高價鐵蛋白,導致血液呈暗色,嚴重影響其攜氧能力。魚蝦亞硝酸鹽中毒,會出現遊動緩慢、靠邊、厭食、遊塘、浮頭等現象,蝦體尾部、足部及觸須易出現發紅症狀。

硫化氫

養殖水體要求硫化氫<0.2毫克/升。

在缺氧條件下,由殘餌或糞便中的含硫有機質經厭氧分解而產生。硫化氫可與底泥中的金屬鹽結合硫化物,致使底泥發黑。

池塘硫化氫是否超標,簡單的判斷標準在於池塘下風處是否有臭雞蛋味。

硫化氫毒性較強,具有強烈刺激性,對水產動物鰓組織有腐蝕和麻痹作用,影響水產動物呼吸作用。蝦硫化氫中毒表現為厭食、騷動不安、在水表層狂遊。

總硬度

對於總硬度,目前沒有統一的看法或者標準,一般認為在淡水常規魚類的養殖中,水體的硬度不小於50-150mg/L,淡水養蝦水體適宜的硬度為250mg/L以上。

由於絕大多數海水的硬度都大於6000mg/L CaCO3,因此海水環境中一般不必擔心水體的硬度。

根據養殖水體大多數水生動物的需求,總鹼度的範圍一般為75-200 mg/l,海水養殖對蝦,最低總鹼度要求為100ppm。育苗用水的總鹼度最好調高到120 mg/l 以上。過低水體的生產力低下,緩沖性能不好。但水體的總鹼度也不不宜過高,超過500 mg/l即對水生動物有毒性。養殖基層常見的測量方式有簡易水質測量試劑盒以及便攜式水質分析儀等。

生物指標檢測

主要是指弧菌,在工廠化養殖和育苗的水體中,為了將水體中弧菌的數量控制在一個適宜的範圍內,通常會定期對水體中的弧菌數量進行檢驗,一般要求水體中的弧菌輸數量不大於105cfu/ml。

養殖水體8項重要檢測指標

關注養殖水體的各項檢測指標的變化,做到科學合理的調水,常常能起到事半功半的效果,從而有效提高水產養殖收益。

養殖水體8項重要檢測指標

進巨龍匯水產養殖群與養殖同行交流養殖技術、咨詢水產養殖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請加客服小龍蝦微信,微信號:jlsc007。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