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人社交平臺到底要解決什麼問題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編輯導語:人們普遍需要社交,陌生人社交平臺的存在則為用戶創造了社交的條件。那麼究其根本,陌生人社交平臺要解決的是什麼問題?本篇文章裡,作者從婚戀關係出發,對陌生人社交平臺問題進行了一番探討,不妨來看一下。

編輯導語:人們普遍需要社交,陌生人社交平臺的存在則為用戶創造了社交的條件。那麼究其根本,陌生人社交平臺要解決的是什麼問題?本篇文章裡,作者從婚戀關係出發,對陌生人社交平臺問題進行了一番探討,不妨來看一下。

陌生人社交平臺到底要解決什麼問題 科技 第1張

社交產品筆記在重新整理《社交的夢境植入理論》的第二篇,我們還會更進一步挖掘這個模型的深層含義。

最近在研究近代中國「性、愛情和婚姻」方面的資料和書籍,說到這裡不得不提對中國近代影響最大的一個人——張競生(1888-1970)。

他曾是孫中山指派的民國代表團的秘書,中國最早一批出洋求學,最先提出「計劃生育」的人…..在二十世紀初期,張競生算得上中國學術界一個非常活躍的人物,對近代中國「性、愛情和婚姻」的研究具有極其卓越的貢獻。

1919年,以《關於盧梭古代教育起源理論之探討》為題通過論文答辯,張競生獲哲學博士學位。同時他也接受了盧梭的浪漫主義思想。1921年,在時任北大校長蔡元培的邀請下做了一名北大哲學教授,並在這期間發布了諸多相幹文章和著作。比如《美的人生觀》、《美的社會組織法》、《愛情的定則與陳淑君女士的研究》、《性史》等等。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觀念早已經深深地植入了整個中國的歷史,傳統觀念很難通過一個人的報告和書籍做出改變,尤其是在「性、愛情和婚姻」的觀念上。可想而知張競生先生在當時的環境所遭受到的輿論指責和精神壓力。

一、為什麼要研究近代的性、愛情和婚姻的問題

現在社會有一個很奇怪且普遍的現象:每有人在公眾場合提到「性」這個詞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略帶羞澀,避之不談。這與100年前的中國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變化。但「性」本身是沒有任何屬性的,既不淫穢也不邪惡的,恰恰怎樣看待和對待「性」的人才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那100年前的舞廳和100年後的舞廳有區別嗎?很顯然沒有。最初大家進舞廳的目的確實是為了放松,不是為了爭強鬥勝或者獵艷漁色。可後來為什麼最終演變成這種狀態,這也揭示了人對「性」的不同態度。

社會頻繁地提供各式各樣的場景來滿足大家的各類需求,是因為發展確實需要有不同生態位的生態圈。「性」,或者說荷爾蒙只是一種基底液,每個產品和場景的會有自己的配方,每個用戶也有自己的使用方法。

1923年6月,《晨報劇刊》分上下兩篇刊登了張競生的《答復「愛情定則的討論」》,他在文章中反駁了「愛情是神秘的、無條件的」觀點。他認為愛情並不神秘,而是有些人把它視為神秘。愛情與條件不能分離,沒有條件何來愛情?人們之所以相愛,或因情欲沖動,或因感情作用,或因社會制約。那些反對「‘愛情是有條件」定則的人,卻承認「愛情是各種感情結合而成」,這就無異於肯定了感情是構成愛情的第一條件。

在今天我們常常說到「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張競生在100年前就已經解釋了愛情與婚姻的區別。他認為那些自認為比較與變遷定則僅適用於婚前的人,是把愛情與婚姻制度混為一談了。離婚案的增多,根本點是夫妻雙方對於愛情條件不能達到希望,所以才產生變遷的想法、作出離異的決定。

由此延伸到社交平臺上,我們現在做的社交產品到底是在解決什麼問題?

這裡其實能看出現在陌生人社交平臺就是在創造「條件」,而不是創造「愛情」。

100年前是沒有互聯網的,如今有了互聯網,我們對性、愛情和婚姻的觀念改變了嗎?

無論社會怎樣發展,無論人類怎樣進化,無論人的思維、心靈世界怎樣龐雜,性、愛情和婚姻像一張無形的網,無聲無息地罩住了一切,串聯了一切的人和事。自古以來,沒有人最終掌握它的內部規律。不少人懷著極大的興趣不斷地探索它的秘密,以圖揭開真面目,但又有幾人如願以償?雖然我們每時每刻都能感知它們的存在,卻從未真正理解它們。

二、供給側問題

我們建立社交產品筆記這個平臺,如此關註於社交產品,是因為我們想通過研究社交的形態來解決一部分的問題或滿足他們的需求,並促進社交產品生態圈的完善,提升我們的認知。

顯然,有不少問題也一直困擾著我們。

舉一個例子,社交產品筆記小組在婚戀產品上探討了一陣。首先提出一個問題,什麼是婚戀?

按照百科的解釋為「婚戀是指結婚和戀愛,是家庭成立的標誌和基礎」,我個人是不完全認同的。婚戀的終極目標是婚姻,戀愛必然要以結婚為目標。

社交產品筆記知道很多形形色色的婚戀產品,從第一款社交平臺——婚戀網站Match.com開始,到目前我們熟悉的伊對。可能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伊對並不是一款婚戀產品,而是一款戀愛平臺,因為他沒有解決結婚問題。為什麼這麼多婚戀平臺都沒有解決結婚問題呢?

陌生人社交平臺到底要解決什麼問題 科技 第2張

一個女性去婚戀平臺,一定是有慕強的心理,男性必須擁有比女性更好的條件,甚至比女性高一個階層。那麼這樣的男性有嗎?當然肯定有,但是數量肯定比有這類需求的女性要少。可這些男性是否願意與這類女性發展呢?我不能用很強烈的否定詞語,可以肯定的是男性也有慕強的傾向。如果女性不能提供更好的外部條件,雙方永遠不會滿意婚戀平臺的匹配。

因此,婚戀平臺在根源上的供給側就出現了問題,因為我們沒有徹底明白結婚是什麼?

張競生認為 「夫妻為朋友的一種」,這一定則所說的朋友是廣義的朋友,但夫妻不是普通朋友。張競生不同意用夫妻有性關係來證明不是朋友,他認為先有愛情,而後才有性關係,不是先有性關係而後才有愛情。雖不是夫妻,也可發生性關係;若有足夠的條件後,有無性關係,愛情都是一樣的。

其實這裡強調的還是平臺只能創造「條件」,不能創造「婚姻」關係,因此婚戀聽起來像是一個可以找到結婚對象的地方,其實就像社交產品筆記在《社交的夢境移植理論》中所說的一樣——給用戶創造第一層夢境,一個自認為能找到結婚對象的地方。

所以,至今也沒有看到一個很好的模式來解決這個問題,進一步說是不是社交平臺很難或者根本不能解決供給側問題——婚戀平臺本質上就不是解決找結婚對象的地方。

三、UGC、PGC和PUGC

提到供給側的問題,就要想到內容的提供者:UGC、PGC和PUGC。UGC、PGC不難理解,目前現在很多平臺在做PUGC。什麼是PUGC?

陌生人社交平臺到底要解決什麼問題 科技 第3張

社交產品筆記認為PUGC≠PGC+UGC,而是UGC轉化成PGC後變成PUGC,PUGC進階後會變成PGC,PGC再分低級、中級、高級。

社交產品筆記小組昨天討論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問題:一個平臺,PGC、PUGC和UGC的最優比例是多少?這裡爭論很多,這裡也拋給社交產品筆記的朋友們。

四、社交產品筆記的一點思考 1. Facebook更名Meta

社交圈今天最大的新聞就是Facebook正式更名為Meta,估計大家都知道了。

佐伯格在周四發布的《創始人的信》中提到兩點:

可見Facebook的野心真的很大。

陌生人社交平臺到底要解決什麼問題 科技 第4張

上周拜讀了遊戲圈大佬許怡然的元宇宙文章,感觸頗深。

「元宇宙應該是所有人共享的唯一的虛擬空間,每個人都應該在元宇宙裡有一個虛擬身份,選擇一個avatar來代表自己,線下的社交關係鏈都可以映射到虛擬世界去」

無論元宇宙如何,可以相信的是「互聯網第三次革命(web3.0)」已經開始打響了。至於有朋友問未來10年的社交應該是什麼樣的,我想說的是,想的別太多,把現在做好就行了。

2. Litmatch是不是海外版soul?

最近看到一個消息,出海社交平臺Litmatch融資過億美金,被形容成為海外版Soul,包括社交商業分析的同學也跟我提到過。這裡給一個大大的問號!大家可以去讀社交產品筆記寫過的《Soul拆解,一款趨近於元宇宙的社交產品》,或者體驗一下Litmatch。得其形不得其意 ,Litmatch沒有模仿到Soul的精髓。

本文由 @社交產品筆記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