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年度帳單揭曉:消費金額多、理財收益少?原因在這裡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年關將至,各大金融機構都在忙著披露2018年度的報告,金融從業者則忙著規劃2019年的工作安排。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屬於他們的2018年度報告也來了。最近,支付寶APP上線了支付寶2018年度帳單。出人意料的是,很多消費者出現了「消費總額多、理財收益少」的情況,很多人對此表示難以置信。

許多人看到自己的消費總額時,眼淚「唰唰」掉下來。當看到自己的消費水平領先多少同齡人之後,一名網貸投資用戶更是感慨,2018年我的理財投資很多,誰能想到支付寶消費的金額同樣嚇人。「我要保留這張截圖,參加朋友圈的‘炫富’大賽」。事實上,消費金額的持續增長與支付方式的改變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支付寶年度賬單揭曉:消費金額多、理財收益少?原因在這裡

通過支付寶年度帳單可以看出,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正在發生著變化。其中最顯著的一個變化就是,消費者的線下支付次數在增加。從支付寶今年推出的支付福利就可看出端倪,2018年春節期間推出收錢碼和紅包碼,最高可獲888元;6月,支付寶推出實體店紅包和餘額寶消費紅包活動;雙11期間支付寶推出「碼上雙11」支付獲抽獎碼。在各種紅包的「刺激」下,消費者的消費熱情和積極性不斷提高,而支付方式也從以往的現金支付更多地轉變為掃碼支付。

需要說明的是,支付寶由於有阿里電商的加持,線上支付的優勢可以說是鐵鎖橫江。而在線下,支付寶也試圖拉起一張密不透風的線下場景大網。不僅包括超市、餐館、商圈,還幾乎覆蓋了本地生活服務的所有領域,水電燃氣繳費、公共交通出行、甚至是租房醫療等場景。支付寶在「線上+線下」支付的雙賽道上齊頭並進,消費者的生活方式也在潛移默化中發生著改變。

支付寶年度賬單揭曉:消費金額多、理財收益少?原因在這裡

最令人不能接受的是,部分用戶的理財收益很「微弱」,甚至還有出現負數的情況。花得「炒雞」多,理財收益卻少得可憐。翻看支付寶中的「財富」板塊,以餘額寶、定期、基金等產品為主。

支付寶年度賬單揭曉:消費金額多、理財收益少?原因在這裡

首先來看餘額寶,自從天弘餘額寶貨幣基金的規模破1.5萬億元之後,有關質疑和擔憂就隨之產生。年初監管提出貨幣基金將納入M2體系時,基本預示著餘額寶的紅利期已過。2月,餘額寶宣布「限購」,每日僅開放一定的額度搶完即止;5月,餘額寶宣布新接入3只貨幣基金,徹底結束了餘額寶只有一只基金的歷史;緊接著,監管又出台了「限贖」措施,貨幣基金單日T+0贖回額度只有1萬元;到2018年底,餘額寶已經總計對接15只貨幣基金。

收益率方面,由於餘額寶規模太大,因此投資策略開始傾向保守,大部分的資產都是存在銀行之中,因此收益率始終落後其他貨幣基金;此外,受經濟大環境影響,貨幣政策總體寬鬆,央行多次降準,以此來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因此銀行的資金面整體寬鬆,包括餘額寶在內的貨幣基金,收益率則是一路下滑。由此,投資餘額寶的用戶,全年整體收益肯定是有的,但收益率普遍較低。

其次來看股市,2018年股票市場收益慘淡,上證綜指最終定格在2493.9點。回想年初的上證綜指9連陽,大家能猜到這將是不平凡的一年,但誰也無法料到最終的結局。2018年竟然是100多年來全球金融資產表現最差的一年。

2018年全年,上證綜指下跌24.59%,深證成指下跌34.42%,創業板指下跌28.65%,滬深核心指數全年跌幅都超過了16%。全部A股中超過九成股票下跌,A股總市值為43.36萬億元,全年縮水13.26萬億元,A股投資者人均虧損超過8萬元。

最後來看基金,2018年A股震蕩,股票型基金由於倉位限制而承受較大壓力,普遍表現一般。2018年股基全部為虧損狀態,沒有一只正收益,虧損範圍在10%-50%;指數型基金受股市整體大跌的影響而跟隨市場回落,收益率表現欠佳;稍顯幸運的是,由於今年債券市場呈現出結構性牛市,債券型基金獲得「大豐收」,包括純債基金、一級債基、二級債基等類型的基金冠軍,其收益率均超過10%。

債券型基金出色的表現,也為其吸引了大量用戶的關注。目前,從支付寶「財富」板塊的頁面布局來看,債券型基金占據了該頁面的大篇幅位置,可見支付寶對於該類產品的推廣力度。

支付寶年度賬單揭曉:消費金額多、理財收益少?原因在這裡

綜上所述,支付寶理財收益低也就不足為奇了。取得負數收益的用戶,可能是投資了風險較大的主動型基金產品,受股市震蕩的影響,其所投資的產品出現了虧損的情況。而選擇貨幣基金類產品雖然安全系數更高,但收益率顯然不高。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