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導語:處於成長期的滴滴,還有很長的業務探索之路。
文:李成東、朱柳香
來源:東哥解讀電商
12月30日,滴滴公布了截至2021年6月30日未經審計的第二季度業績以及截至2021年9月30日未經審計的第三季度業績,這也是滴滴上市以來的首份財報。
此外,12月3日,滴滴再次宣布董事會支持公司從紐交所退市,已批準公司進行相幹工作,董事會也授權公司啟動在香港主板上市的準備工作。
► 業績一覽
財報披露,2021年第二季度,滴滴實現總收入482億元;2021年第三季度,總收入427億元,環比下降11.48%,同比下降2%。
數據來源:滴滴財報
成本和費用方面,滴滴第三季度的成本與費用同比增長16%至517.29億,環比下降29%。
其中,2021Q3的成本為407.84億元,上年同期為373.23億元,第二季度為439.81億元。
滴滴第三季度的運營費用為19.1億元,二季度為17.58億元;第三季度的營銷費用為44.41億元,二季度為39億元;第三季度的研發費用為23.41億元,二季度的研發費用為27.46億元。
受業務擴張的影響,滴滴在第三季度確認了208億元的橙心投資淨虧損,三季度最終淨虧損303.75億元,二季度的淨虧損為242.71億元,上年同期為盈利66.5億元。2021年前三個季度滴滴累計虧損491.63億元。
在非通用會計準則口徑下,滴滴2021年第三季度調整息稅攤銷前利潤為虧損75億元,去年同期為虧損0.17億元。其中,2021年第三季度,中國出行業務虧損0.29億元,國際業務虧損18億元,其他業務虧損57億。
2021年第二季度,在非通用會計準則口徑下,滴滴經調整息稅攤銷前利潤(EBITA)為虧損23億,去年同期實現收益2億。2021年第二季度,中國出行業務實現收益17億元,國際業務虧損12億元,其他業務虧損28億元。
業務數據上,2021年第二季度,滴滴實現核心平臺總交易額(GTV)733億元。包括國內業務的646億元和國際業務的87億元。
2021年第三季度,核心平臺總交易額達687億元,環比下降6.27%。其中,國內業務實現584億元,國際業務實現103億元。
訂單數量上,2021年第二季度,滴滴核心平臺總單量規模達30.04億單,環比下降4.96%。其中,中國出行的總單量規模達25.7億單,國際業務的總單量規模達4.34億單。
2021年第三季度,核心平臺總單量規模達28.55億單,中國出行的總單量規模達23.56億單,國際業務的總單量規模4.99億單。
此外,滴滴再次披露了啟動紐交所退市及港股上市相幹準備的資訊。
► 滴滴第三季收入環比下降11.48%,國內業務縮水
滴滴的主營業務可以分為三大塊,中國出行業務包括網約車、計程車、代駕和順風車等;國際業務包括出行和外賣等;以及其他業務,包括共享單車、自動駕駛和金融服務等。
其中,國內業務貢獻了約90%的平臺收入,是決定滴滴業績表現的關鍵。
今年二季度,滴滴482億的總收入中,中國出行業務收入448億元,國際業務收入8億元,其他業務總收入26億元。第三季度427億元的總收入中,中國出行業務收入390億元,國際業務收入10億元,其他業務收入27億元。國內業務的縮水,讓滴滴季度收入環比增速直線下降了11個點。
那麼,導致國內出行業務受阻的原因是什麼?
一方面,今年7月份,政策監管下滴滴暫時下架了旗下所有的app,新用戶無法註冊。另一方面,疫情反覆之下,影響整體社會的出行需求。
全國網約車監管資訊交互平臺的數據顯示,2021年滴滴訂單量有較大波動,8月滴滴的訂單量大幅下降21.1%,之後的月份僅有小幅恢復。不過,疫情帶來的沖擊是全球性的,Bloomberg數據顯示,海外對汽車出行的需求指數也從8月份開始下滑,滴滴並不是個例。
數據來源:全國網約車監督資訊交互平臺
不過,隨著市場需求的恢復,疫情帶來的沖擊是有限的,全球出行市場仍有擴張趨勢,滴滴營收增長停滯也只是階段性表現。
2020年,全球消費者在出行上的支出為6.7萬億美元,出行占全球GDP的8%。中國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出行市場,2020年市場規模為5.7萬億元,占全球出行的13.1%,根據CIC預測,到25年中國出行市場規模將達到10.6萬億元。其中中國共享出行的總支出到2025年的年復合增長率為29.9%。
截至目前,滴滴已經在15個國家,約4000多個城鎮開展網約車、計程車等服務。擁有4.93億年活躍用戶;4100萬日均交易用戶;年活躍司機數量達到1500萬人。滴滴作為國內頭部出行平臺,業務已經延伸海外,將率先受益。
► 及時止損,滴滴仍需上下而求索
在盈利能力上,業務擴大了滴滴的虧損,及時下架橙心優選,也說明滴滴在不斷修正業務。
2021年第二季度,在非通用會計準則口徑下,滴滴經調整息稅攤銷前利潤(EBITA)為虧損23億,上年同期實現收益2億元。其中,2021年第二季度,中國出行業務實現收益17億元,國際業務虧損12億元,其他業務虧損28億元。
在非通用會計準則口徑下,滴滴2021年第三季度調整息稅攤銷前利潤為虧損75億元,上年同期為虧損0.17億元;二季度虧損23億,上年同期為收益2億元。其中,2021Q3中國出行業務虧損2900萬元,國際業務虧損18億元,其他業務虧損57億元。
滴滴在出行市場積累了大量的用戶後,像別的大平臺一樣,也開始尋找新的增長點。社區團購作為2020年疫情下的大熱點,滴滴也抓住機會推出了橙心優選,不過資本催熟下的橙心缺乏電商基因,給滴滴帶來了上百億的虧損。主動止損,是明智之舉。
據了解,滴滴已經開始布局B2B業務,「橙批發」應運而生。「小B」可以在橙批發長進貨,滿足自身的日常經營需求。
雖然已經是中國網約車的龍頭企業,但滴滴仍處於成長期,此時的盈利能力並不需要過分關註。2018-2020年,滴滴分別實現收入1353 億元、1548 億元和1417 億元,錄得虧損150億元、97億元和106億元。今年一季度在123億投資收入的加持下才盈利54億元,不具備持續性。
長遠來看,滴滴海外表現穩定,國內業務有待恢復,伴隨新業務的不斷探索,滴滴將完善更優質的營收門路,但是盈利能力暫時不會恢復。
國際業務上,根據艾瑞咨詢和CIC數據,滴滴已經成為拉丁美洲第二大網約車平臺以及墨西哥第二大網約車與外賣平臺。市場預測,拉丁美洲的出行市場規模到2025年有望達到1170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23.2%。滴滴有望獲得持續增長空間。
在新業務上,共享出行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一方面,根據CIC的數據,中國共享出行滲透率將從2020年的4.1%增加到2040年的35.9%;另一方面,共享出行的總支出增長迅速。根據CIC的數據,中國共享出行的總支出預計將從2020年的2330億元增加到2025年的8620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29.9%。
不過,出行是個非常燒錢的賽道,在未實現穩定盈利之前,滴滴必須尋求資本支持。
► 退美赴港,或是滴滴最優解
基於對資訊安全的擔憂,以及不夠亮眼的財務數據,市場展現出對滴滴的憂慮。今年三季度高瓴資本已經出清滴滴全部股票。截止美東時間12月29日,滴滴股價為4.94美元,較發行價跌去65%,市值僅有238.27億美元,身價腰斬。作為出行服務的龍頭,滴滴在資本市場的表現並不強勢。
數據來源:富途證券
為什麼中國網約車龍頭在海外資本市場碰壁?
在美上市的好處是資本規模大,融資作為市場行為,融資難度低。但缺點是,海外市場了解國內企業難度更大,資訊不能第一手觸達,能通過財報表現和新聞事件投票,一旦企業遭遇負面消息很可能喪失投資人信任。而且,中美金融脫鉤,中國互聯網公司在美上市受到更嚴苛的審視。
12月3日,滴滴宣布董事會支持公司從紐交所退市,已批準公司進行相幹工作,董事會也授權公司啟動在香港主板上市的準備工作。
此外,滴滴還宣布阿裡巴巴高級法務總監、阿裡本地生活服務公司總法律顧問張毅被任命為滴滴董事會董事,阿裡巴巴董事會主席兼CEO張勇辭任滴滴董事會董事。
對滴滴而言,此次回港其實是在意料之中的。首先,滴滴自身業務利潤不足以支持投資擴張,通過資本市場吸納資金是必然的選擇。其次,港股由於「同股不同權」制度將比A股市場更受歡迎,又兼具海內外多重資本優勢,這為中概股回港上市提供了契機。既然能讓本土投資人有機會接近國內大企,何樂而不為呢?
但是,滴滴因為面臨口碑下滑、市場被競爭對手分割等問題,以目前的業績要在港股市場打開增量依舊有難度。
從長期發展的角度來說,滴滴的退市也是有標誌性意義的一件事,不少中概股的公司很有可能在面對市場變化的時候選擇類似的做法,具有借鏡作用。
► 寫在結尾
作為出行服務的龍頭,滴滴擁有最規范的服務、最健全的運營體系和算法,滴滴的想像空間一定會隨著市場需求、規模的擴大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