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馬雲能成首富,他這7句話首次曝光,字字經典,句句珠璣!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最近,有一個視頻在網路上走紅,是馬雲10多年前參加一個商業節目時的視頻。

當時,馬雲作為評委,點評各位選手的項目,金句頻出,字字經典,看完之後終於明白,馬雲為什麼能成首富了!

金句一:心在哪里、眼光在哪里,更為重要。

馬雲說:創業者很重要一點,不是你的公司在哪里,有的時候,你的心在哪里,你的眼光在哪里,更為重要。肯德基並不是在紐約,但肯德基在全世界各地都有。

所以有的時候,一個企業在定位的過程中,你要明白,自己的產品能不能走到那麼遠,是不是可以走那麼遠。

案例:

馬雲大學畢業後留校當了老師,這是一份令當時不少人艷羨不已的工作,但他的志向卻遠不止此,不斷追隨新的目標。創立海博翻譯社、創立中國黃頁、創立阿里巴巴…他從來不安心於現狀,始終相信自己能有更大的成就。

2001年,那時候阿里巴巴才創立不到2年,有一個浙江省主管來湖畔公園視察阿里巴巴,問馬雲:「你希望這個公司將來做到多大?」馬雲說:「我希望它會是一家市值5億到50億美元的公司。」當時在場的所有人都覺得馬雲瘋了,陪同的市主管趕緊打圓場,「他說的可能是5億到50億人民幣」。然而,馬雲還是很認真地強調:「是5億到50億美元的公司。」後來的事情大家也知道了,現在阿里巴巴的市值是4600億美元。

所以,你的心在哪里,你的公司就能走多遠。想把公司做起來,先來問問自己,自己的目光能有多遠?

金句二:手頭上永遠要有一樣產品,是天塌下來你也賺錢的

馬雲說:前段時間我和我的員工,我們去拜訪了李嘉誠,他講了一個事,在座所有創業者可以思考一下。

有人問他,你李嘉誠憑什麼多元化經營,什麼都投,你做這個、做那個,幾乎大部分都成功,為什麼中國絕大部分人不能成功,你能做成功?他說,其實做生意要記住,手頭上永遠要有一樣產品,是天塌下來你也賺錢的。所以這是我想,李嘉誠給的一個建議。

案例:

2002年,阿里巴巴曾經陷入了一次危機,公司瀕臨破產。那時候互聯網泡沫破滅,阿里也深受影響,再加上阿里當時並沒有賺錢的項目,所以一下子陷入危機。

雖然經過一番整頓,阿里裁減去了所有不重要的項目,但最核心的問題還沒有解決–阿里應該靠什麼賺錢?恰好那個時候,有銷售團隊發現,不少客戶都在詢問,是否可以通過付費的項目獲得比其他商家更靠前的展示,也就是「競價排名」。馬雲趕緊推出一個主打項目,「中國供應商」,只要3.3萬元就能得到相應服務,並派出30人的直銷團隊向中小企業宣傳,誰知越做越紅火。隨後,這個項目被改編,成立「中供鐵軍」向全國推廣,該項目的能力之強,後來的美團網COO幹嘉偉、大眾點評COO呂廣渝、趕集網COO陳國環都出自這個項目。這個項目,也一直成為阿里的主要收入來源,即便後來淘寶、支付寶在不斷砸錢,這個項目也能保持穩定的收入,讓馬雲可以放心大膽地做新的項目。

金句三:最優秀的模式,往往是最簡單的東西

馬雲說:最優秀的模式,往往是最簡單的東西,尤其是初創的時候,尋求單一,簡單最重要。

我們最怕碰上一個人說,我有這雞,雞會生一個蛋,這個蛋將來會變成雞,這雞說不定再生雞,雞以後變成奧斯卡的金牌雞,然後越說越懸,我們說,越跑越遠。

中國現在的創業,需要的是:有個兩三百萬的投資,可以做一兩千萬的生意,我覺得這挺好的。我們就鼓勵隔壁王大媽,為什麼把面店開得那麼好,開得挺滋潤的,所以我希望中國更多的創業者,要有偉大的夢想,但是要一點一滴地做下去。

案例:

現在很多潮流的商業模式,其實細想起來,也就那回事。共享單車,不就是掃碼就騎,車子隨便哪里都能停嗎?Uber,不就是做個APP,把乘車者和車主連接起來,讓大家可以方便打車嗎?

其實最成功的商業模式,往往是最簡單的,所謂的簡單,就是能讓用戶一鍵操作,得到自己想要的。

更重要的是,作為創業者,要有足夠的執行力,把創意打造成落地的商業模式,這其中需要一個很漫長的過程。

因此,不少成功的投資家都會說:中國最不缺的就是創意,缺的是有能力、有恒心、有狼性的創業團隊。

金句四:發現一個客戶的需求,再發現一群客戶的需求,再把它做出來

馬雲說:學者型的創業者是從宏觀推向微觀的。

宏觀大勢非常好,根據這個大勢,我一定能產生出來,但有的時候大勢好, 未必是你好,你好,未必是大勢好。

絕大部分的創業成功者,那是因為發現了客戶的一個需求,然後發現一群客戶的需求,去把它創造出來。

案例:美圖秀秀創始人吳欣鴻曾有一次非常失敗的創業經歷。

2002年,吳欣鴻已經靠賣域名賺了不少錢,當時他發現一個好域名:520.com 。他準備做一個交友網站,山寨騰訊,然後通過賣會員賺錢,就是你只有是付費會員的時候,才能獲得對方的線上聯繫方式。這樣做了兩年,520積累了幾十萬付費用戶,但由於產品和經營都跟不上,大多數會員僅付費一個月就停止使用了。最後,吳欣鴻被迫關掉520,將這個域名賣掉。

回顧這段經歷,吳欣鴻說有兩個教訓:

1、逆向創業,即通過一個好域名來成立一家公司,完全不靠譜。

2、自己很宅,完全不懂交際,對用戶的需求都不了解,還談什麼做交友網站?

這個案例,也和馬雲所說的是一樣道理,所有商業模式,都必須是從微觀到宏觀,發現客戶的需求,然後再把它推出來。

金句五:創業時期千萬不要找明星團隊,要找最合適的人

馬雲說:創業時期千萬不要找明星團隊,更不要找成功者在一起,就是已經成功過或者非常成功的人,跟你一起創業,很難。

所以,創業初期要尋找那些沒有成功、平凡、團結、擁有共同理想的人。

創業要找最合適的人,不要找最好的人,豪華團隊往往就不願意做細節工作。

我以前經常講這個,讓我投資五個MBA組成的公司,我一定不投,因為五個MBA在一起討論誰當CEO,都有半年好討論。

案例:這是馬雲所經歷過的一次慘痛回憶。

當年馬雲從矽谷帶回一個高管,人也聰明,技術也算不錯,在美國待了七八年,但他總喜歡嘰嘰歪歪,幹不幹就蔫了,問他有什麼主意,他也說不出。

馬雲抱怨:「這個人是我們當時最厲害的,又是18個創始人之一,但永遠不做決定,永遠嘰嘰歪歪。」

迫不得已,馬雲只能把這個高管開了,反倒是那些當時能力一般的員工,後來取得了成就。

彭蕾,當年的HR,現在是螞蟻金服董事長;

童文紅,當年的前台小妹,幫忙訂咖啡、做客服,現在是阿里集團資深副總裁兼菜鳥首席經營官;

阿里巴巴的「十八羅漢」,現在已經家喻戶曉,但這只是阿里成名後大家給他們戴上的高帽,在當時他們只是烏合之眾。

吳曉波就很不客氣地說:「當時只要願意跟著馬雲幹,願意每個月只領600塊錢薪水,就可以成為創始人。」就是這樣一群人,他們從阿里創立就在那里,雖然自己能力不怎麼樣,但他們陪同阿里一起成長,自己也得到了提高。最後,企業做大了,這些人也成為了成功人士。

當年的十八羅漢:

後來跟著馬雲在美國參與上市儀式的十八羅漢:

金句六:男人的胸懷是冤枉撐大的

馬雲說:男人的胸懷是冤枉撐大的,多一點冤枉,就少一點脾氣、多一點微笑,你可能會更成功一點。

說起馬雲所受過的屈辱,真的是數不勝數,1996年,當時馬雲在北京推廣中國黃頁,「失敗、拒絕」簡直是家常便飯。他跑到國家某部委推銷,對方很不耐煩地回應:「這個事情你應該先約,如果你不約,我很難給一個答復你。」

或許你會覺得很難堪,但這只是馬雲漫長的被拒歲月中最普通的一次。在那段歲月里,被拒絕、被強硬地趕出門、被保安趕,甚至被狗追著咬,馬雲都已經見怪不怪。

某一個晚上,跑了一天的馬雲疲倦地靠在計程車的窗戶上,喃喃自語:「再過幾年,北京就不會這樣對我;再過幾年,你就知道我是幹什麼的!」這些打擊,並沒有讓馬雲屈服,他在這些挫折中一路成長,最後成為了中國首富。

金句七:這世界最不可靠的東西就是關係

馬雲說:這世界最不可靠的東西就是關係。我們這些人都一樣,尤其我一樣,我更沒有關係,也沒有錢,是一點點起來。

我相信,記住,關係特別不可靠,做生意不能憑關係,做生意也不能憑小聰明,做生意最重要的是你明白客戶需要什麼 。

你實實在在地創造價值,就一定有機會,堅持做下去。

案例:

做生意,最不可靠的就是關係,以為它實在太脆弱了。你能陪人家喝酒搞關係,競爭對手就不會喝酒搞關係嗎?如果硬要比這個,你比得過?況且,關係要寄托於特定的人,人離開了,這段關係也就沒了,你又要重新再來,費時費力,與其這樣,還不如把精力放在最重要的部分–「滿足客戶需求」。只有這個是永遠不變的,只要真真實實地滿足了客戶,客戶就會一直都在,始終追隨著你。

可以說,能滿足客戶的人,就能始終立於不敗之地。

對於馬雲的這些言論,我們可以看看更精彩的視頻:

在視頻中,他語速驚人,思維敏捷,邏輯清晰,普通人連跟上他的節奏都費勁。所以,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僅從其個人素質而言就一定有過人之處。更重要的是,他面臨了那麼多挫折,也能一一熬過來,最後成就了今天的輝煌!

馬雲2007年接受美國《INC》的採訪時曾說過一句話,值得所有創業者遭遇逆境、誤解時共勉!

「我在那些黑暗日子里學到的一課就是必須保持團隊的價值、創新和視野。

只要不放棄,就仍然擁有一線機會。當你的力量還很渺小的時候,你必須非常專注,靠你的大腦生存,而不是力氣。」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