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圈容不下「小而美」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手機圈容不下「小而美」 科技 第1張

「被收購或許是魅族最好的結局了」。

已經很久沒有出現在公眾視野的魅族,突然被一條傳聞帶上了熱搜。

吉祥自去年9月宣布成立高端手機項目後,一直進行著謀劃。收購國產手機品牌魅族,是這家車企圍繞「造機」傳出的最新消息。

而媒體也陷入了兩極分化,一面在分析吉祥為什麼買魅族,另一面則說出了文章開頭的那句話。

有意思的是,如果魅族真的被收購,就意味著隨著手機市場份額不斷集中在幾個大廠手中,「小而美」的手機品牌將在未來幾年內被徹底掃出市場。

「小而美」逐漸退圈

魅族之前,上一個被名正言順「娶」走的手機品牌是黑鯊,買家是濃眉大眼的騰訊。正值元宇宙之風刮的響,外界也就給騰訊安了一個進軍元宇宙的恰當理由。

別管元宇宙的風吹的有多響,真要實現《頭號玩家》那樣的效果還不知道要多少年。而騰訊買黑鯊的理由,或許就是後者還算是一個不錯的手機硬件標的。並且黑鯊一直都是以遊戲手機為賣點,與騰訊的互娛業務能夠立馬結合。

這與吉祥收購魅族的真實目的大同小異。

吉祥去年9月公布的高端手機項目落子武漢,在一群汽車制造廠中間吉祥為何要搞一個手機工廠?僅從產業鏈的角度就能看出,吉祥所謂的高端手機項目更像是一個煙霧彈,吉祥想要的更傾向於服務智能汽車的車機協同,也就是《財經天下》周刊報導的——吉祥看中魅族的是Flyme OS設計開發團隊以及一些與人機交互通訊相幹的智慧財產權。

無論是什麼原因,資方不會原原本本的告訴我們它的目的,而是以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公布,讓外界產生無數的遐想。而在這些遐想裡,卻夾雜著「小而美」的無奈與落魄。

魅族最初是以比肩蘋果出道的。從MP3到M8,以及如今Z世代都沒聽過的Mymobile操作系統。早些年的黃章在極客圈比雷軍更發燒,耗時2年基於微軟Windows CE 6.0開發Mymobile,運行於魅族M8手機上,實現手指觸摸操作,擁有出色的用戶體驗,並集成通訊、多媒體、網路瀏覽等功能。

要知道,M8的上市時間是2009年,iPhone 3G才發布不久,小米還未成立,那是真正意義上移動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蠻荒時代,把魅族稱為國產智能手機的鼻祖並不為過。

但魅族也是在最開始就埋下了舉棋不定的種子。

雖然M8打響了國產智能手機的第一槍,但因為Windows CE著實不是一款為行動裝置而生的操作系統,盡管魅族為M8設計了優秀的交互界面,但也擋不住Android的時代浪潮。

於是在2年後的魅族M9上,Android 2.2應聲上馬。之後魅族就迎來了高光5年,到2016年魅族手機出貨量已經達到2000萬臺,一度擺脫了「小而美」標簽。

但這樣的巔峰如果今天再讓黃章做選擇,恐怕會有不同的結果。2015年,拿了阿裡5.9億美元投資的魅族,開始以低價的魅藍作為銷量突破口。也有一種說法是,魅族與阿裡簽了對賭協議,手機銷量是關鍵指標,為的是推廣阿裡的Yun OS系統。

無論哪種,2016年的魅族開始走「大而全」的機海戰略。

據不完全統計,在2016年之前魅族每年的手機款式為7款,在2016年,魅族的款式一下暴增至14款,機海戰略帶來了短暫的紅利,也帶來了負面問題,比如手機設計不再精美被用戶吐槽,手機質量也頻頻登上投訴平臺。

但魅族從最開始就種下的舉棋不定種子,也隨之生根發芽。

最明顯的案例是,魅族2015年主推性價比很高的魅藍系列,但出人意料的是,魅藍系列推出不到三年就在2017年被放棄,魅族宣布重新開始聚焦中高端市場,重回「小而美」戰略,但是魅族此後再無實際動作。

直到2021年3月,魅族才推出一款旗艦機魅族18,售價高達4399元,但是市場已經被華為、小米、OV攻下,魅族的這款手機銷量並不理想,2021年9月,魅族再次宣布進軍低端機魅藍系列,但是低端機市場競爭也進入白熱化。

「小而美」生存空間不斷被擠壓

自從錘子倒閉、美圖賣給小米和一眾互聯網手機銷聲匿跡之後,市場不僅留給「小而美」的時間不多了,空間也不多了。

缺少了人口紅利這一關鍵優勢後,「小而美」受到大廠的「關照」也越來越多。

一方面,價格和營銷不再是「小而美」的特長。大廠雖然執念高端市場,但嘴上說不要身體卻很誠實,紛紛以成立子品牌的方式下探,紅米、iQOO、realme,包括和華為分家前的榮耀,這些子品牌背靠大廠的資金和渠道,對「小而美」進行了一輪殘酷的清洗。

另一方面,「小而美」試圖以單點突破的思維也被大廠化解。譬如美圖手機,以拍照做核心競爭力的做法起初還能起效,但隨著大廠將重點也放到拍照上,直接就被吊打了。而像黑鯊、紅魔、聯想等瞄準的遊戲手機市場,同樣也是被大廠化解。

大廠的策略向來是以中端產品去對標遊戲手機的旗艦機型,譬如OPPO不僅有自己的遊戲手機產品線,今年還讓一加也發力遊戲市場,以準旗艦(拍照+遊戲)的雙引擎去對標市場上單一引擎的遊戲手機。

一加也曾是「小而美」的代表品牌之一,典型的牆裡開花牆外香。後逐漸將市場轉移到國內,不疾不徐的發展。據劉作虎透露,2021年一加的出貨量已經突破千萬,當然這裡面離不開OPPO的幫助,這也是一加能夠脫離「小而美」走向更大市場的根基和保證了。

再有一個就是大廠對「小而美」的降維打擊,也是最致命的打擊。

手機廠商的自我造血能力來自於銷量,或者說有利潤保障的銷量。2016年魅族2000萬的銷量中,很大一部分比重是出自低端機的魅藍系列,利潤相對較低。

大廠的做法是將利潤薄的低端機讓渡給子品牌,譬如小米和紅米、華為和榮耀,一來保住了沖高端的品牌,二來也能保證銷量。

雖然魅族的做法也是如此,但奈何魅族自己的高端產品賣不動,無法循環為子品牌輸血。在股東天音披露的財報中,2015年至2016年上半年,魅族虧損達13億人民幣。

同時,魅族的渠道變化也是其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

2017年魅族開始陸續關閉線下門店,僅一年就關閉了500多家,到2019年魅族的線下門店每個省只剩下五六家。也就是在這期間,如今活躍在手機市場的其他品牌卻在拓展線下渠道,如小米的門店數量兩年時間從250家驟增到6000家。

虧損加上線下渠道縮窄,進一步加劇了魅族在產品層面的左支右絀。「魅族Pro 7慘劇」只是一個具象體現,更多的則是在外界看不到的產品研發層面。

小米的玩法大家都很熟悉了,通過價格戰快速走量,然後通過規模效應逐漸獲得話語權,以及供應鏈技術的首發,全面屏就是這樣被小米推向市場的。包括現在的折疊屏,大廠有充足的資金能夠確保產品研發走在市場前列,「小而美」則必須考慮研發成本和目標受眾,最終致使其在產品上落後於其它品牌。

尾聲

有一個相對普遍的市場規律是,很多行業最後只會剩下兩家巨頭公司,它們吃掉80%以上市場份額,老三的規模通常跟老大老二不在一個量級,比如波音和空客、可口和百事、Visa和Master。在智能手機這個行業,目前還看不到雙寡頭格局,但總有一天會看到。

無論是蘋果與華為,還是三星與小米,從目前看「小而美」的出路和希望都非常渺茫了。僅從折疊屏產品來看,OPPO和榮耀已經趕上第二波,而受限於成本、受眾和技術,魅族們是沒有辦法追這個趨勢的。

「被收購或許是魅族們最好的結局了」。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