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背景下的城市風險評估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大數據背景下的城市風險評估

大數據背景下的城市風險評估

❏ 文|李 茹

大數據背景下的城市風險評估

城市安全風險因素多種多樣,各風險因素相互交織、錯綜複雜,城市對風險的承載力是有限的。尤其是近年來城市重特大事故頻發,事故的突發性、放大效應及嚴重性給社會帶來了巨大恐慌。要解決城市危險源、風險點辨識、風險評估問題,面臨很大困境。大數據時代的來臨,為城市風險評估工作提供了較大的便利。

一、城市風險現狀

隨著全面深化改革的持續推進,大陸城市工業化和現代化水平越來越高,城市人口、功能和規模不斷擴大,城市社會系統也越來越複雜,城市發展顯現出人口密集、建築密集、設施密集、技術密集、資源密集、信息密集的特徵,導致城市事故不確定性和複雜性迅速增加,風險強度不斷擴大,城市風險整體呈現出密集性、連鎖性、疊加性和區域性等特點。

最近幾年,城市特別重大事故頻繁發生,11.22青島輸油管道爆炸事故、12.31上海外灘踩踏事故、8.12天津濱海新區爆炸事故、12.20深圳特別重大滑坡事故,江西豐城電廠特大安全事故等給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巨大損失和不良影響,反映了城市的風險管理與經濟發展水平不匹配,暴露了城市安全風險管理方面存在漏洞,在城市安全評估方面存在缺陷,對城市安全管理提出了巨大挑戰。開展城市安全風險評估,從源頭上進行城市風險管控,正是基於對城市風險評估發展趨勢的前瞻預判,因事而謀,順勢而為。

大數據背景下的城市風險評估

二、城市安全風險評估的提出

開展城市安全風險評估,是城市政府落實國家政策的充分體現。

2007年1 年8 日發布的《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提出,應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處置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預防和減少突發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損害,保障公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然而,針對一個城市面臨的主要風險,以及風險觸發形成災害時城市應急救援能力、組織協調等多方面表現出來的城市職能,就需要對城市安全風險進行整體評估。

2007年11月1日施行《突發事件應對法》提出,「國家建立重大突發事件風險評估體系,對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進行綜合性的評估」,「省級和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應當對行政區域內容易引起特別中法、重大突出事件的危險源、危險區域進行調查、登記、風險評估」。建立科學的城市風險評估體系,對城市風險管控進行綜合評估,根據評估結果有針對性地強化自身能力建設,是提高城市風險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

2015 年 11 月至 12 月中央連續召開了四次有關城市安全問題的工作會議,即 11 月9 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小組會、11 月 10 日中央財經主管小組會、12 月 14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及12 月 19 日中央城市工作會議,重點研究與部署了城市安全、應急體系及風險管理等問題。

2016年7月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強調,要加強城市運行管理,增強安全風險意識,加強源頭治理。要加強城鄉安全風險辨識,全面開展城市風險點、危險源的普查,防止認不清、想不到、管不到等問題的發生。

2018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城市安全發展的意見》,很多地方開展了創建安全發展城市的試點工作,重點是城市安全風險評估、規劃制定、風險地圖建設三個方面。其中,安全風險評估是基礎,構建城市安全風險地圖是安全評估的階段性成果。

因此開展城市安全風險評估,是城市履行政府社會管理的根本要求,能有效提升城市安全發展水平,有利於社會的創新性和可持續性發展,有利於提升社會整體的運轉效率。做好安全風險評估,強化城市風險辨識與評估,掌握重大危險源,摸清風險底數是守住生命紅線、遏制各類事故發生的需要,是構建城市安全保障體系的重中之重。

大數據背景下的城市風險評估

三、 城市風險評估探索

目前城市風險評估的研究還在探索階段,一些城市對風險評估進行了積極實踐,但沒有提出一套成熟的風險評估體系和風險評估標準,目前的探索主要從五個方面進行展開:

1、專項風險評估

2、大型公共活動風險評估

3、重大工程、重大決策和重大事項風險評估

4、中德災害風險管理合作項目試點風險評估

5、城市全區域全類別的風險評估

為響應《關於開展安全發展示範城市創建工作的指導意見》《關於推進城市安全發展的意見》等一系列政策要求,需要開展城市全區域全類別的風險評估,工作量極大,極為複雜。

開展城市整體風險評估需要展開詳細的風險調查,進行城市風險源、危險點的普查,對可能影響城市安全的風險源、風險類型、詳細地址、地理坐標、風險特徵描述、現有風險的管控措施、責任部門、可能造成的事故類型、影響範圍進行全面統計,並按照規定的數據格式進行數據收集。目前信息采集階段大部分採用現場實地勘察、座談交流、資料查詢等方式,工作量巨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給城市風險評估工作帶來了巨大壓力。在評估階段,需要對采集來的規模龐大、來源分散、類型各異的海量數據進行分析,量化風險值,劃分風險等級,繪制城市風險四色圖,綜合得出城市整體風險評估結果。

四、大數據背景下的城市風險評估

在大數據背景下,結合雲計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GIS等信息化技術,數據已經滲透到社會的各個行業和業務職能部門,大數據已經成為當代國家戰略性資源。利用大數據平台,建立風險評估大數據體系,為城市風險評估帶來的巨大的便利,主要體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1、大數據風險采集

城市運行中最大的風險,就是意識不到風險。城市安全風險評估作為先進的區域安全管理模式,首先要摸清城市風險底數,要深入查找那些隱蔽性危險源或基於能量的危險源。利用信息化系統,針對城市中的各個行業、各個區域實行安全生產信息化管理,採用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排查系統收集個行業部門的風險清單及每個風險點的風險評估報告,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排查系統與大數據庫的做到風險數據對接,做到數據采集自動化、智能化,同時還可使用移動終端、固定客戶端、監控裝置等各類設備接入信息化系統,有效的做到采集數據、存儲、監控無縫連接和協同性。通過數據中心,借助數據技術人才,利用大數據技術和工具,對城市風險數據進行采集、集成和存儲,做到風險數據多源感知和全域獲取與統計。

2、大數據風險分析與評估

風險用數據量化,安全靠數據說話。不同行業領域風險評估過程中不同程度的面臨數據範圍與時效滯後性的問題,從而影響到評估的質量。在大數據平台的支持下,建立安全風險專家知識庫,構建城市風險大數據評估指標體系和模型,針對採用信息化系統采集的內容千差萬別、質量良莠不齊的海量異構風險數據按照統一的標準進行動態整合分析,對城市風險點、風險區域進行評估與分級,對處於不同級別的風險提出針對性的管控措施並分級確定安全責任單位。利用大數據平台能夠有效解決城市風險評估工作量大的難題,同時提升了安全風險評估工作的及時性、全面性、高效性和準確度。

大數據背景下的城市風險評估

3、大數據風險多元共治、協同管控

城市風險客觀存在、具有不確定性,但可以事前管控。城市安全風險管控的工作重心需要從「以事故為中心」轉向「以風險為中心」,從單純「事後應急」轉向「事前預警、事中防控」。目前城市風險數據庫分散在不同的部門,數據管理呈現出碎片化、孤立化、原子化的特點。利用大數據平台,城市安全管理的各職能部門建立大數據標準體系及共享平台,做到風險數據信息共享和解析,對多頭管理數據進行頂層設計,自上而下統一規劃大數據庫,打破數據壁壘和數據孤島現象,完成整合做到信息的共享和協調作業,形成政府各職能部門協同管控的局面,按照「綜合協調、分類管理、分級負責、屬地管理」原則,扭轉政府對城市安全風險管理單一治理、效率低下和成效不彰的窘境。

4、大數據風險可視化平台

確立「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新」的城市安全風險評估機制,推進城市風險評估常態化運行。對政府工作部門來講,數據采集和處理過程或許不是最重要的,大數據分析評估結果的展示、風險可能性與等級研判、城市風險預防與管控措施以及反饋機制才是他們最關心的。利用大數據平台、移動互聯網、物聯網、GIS等技術,構建城市風險大數據可視化平台,動態呈現城市風險四色圖、區域安全風險四色圖、行業風險對比圖,將城市風險評估動態運轉,做到城市風險動態管控。通過構建城市風險大數據可視化平台,做到全員、全過程、全天候風險管控鏈和責任落實鏈,做到對城市風險實時動態全方位監控和預警,評估事故發生概率和事故損失幅度。政府通過城市風險大數據可視化平台可全面的、直觀的、有效的獲取城市整體風險動態信息,在此基礎上制定出科學的決策,以達到規避、預防、減少和轉移城市風險的目的,讓過去看不見、摸不著的安全風險變得看得見、管得住。

五、結束語

大陸城市風險評估正處於探索階段,大數據作為新一代的ICT技術,改變了風險信息的獲取、集成、分析方式,進而推動了城市風險評估工作方式產生深刻變革。

相應的,風險管理形態也發生了改變。依托大數據平台促使城市風險評估從傳統的實地調研采集數據轉變為風險數據信息智能化上報,從獲取周期靜態數據轉變為實時獲取動態大數據,從各部門單一管控風險轉變為多元共治、協同管控,從繁冗厚重的評估報告書轉變為風險可視化平台,從傳統事後分析轉變為大數據挖掘及事前與實時決策。

融合大數據、雲計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政府協同管理等諸多因素的城市風險評估與管控工作,能有效提升城市整體的風險管控能力,建立健全的長效運行機制。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