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看得見聽得著」之後 下一個風口在觸覺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每經記者:張虹蕾 每經編輯:魏官紅

機器人“看得見聽得著”之後 下一個風口在觸覺

會撒嬌的機器人 每經資料圖

作為「硬科技」的代表,機器人迎來新一輪技術變革浪潮,但下一輪的機遇究竟在哪里?

經過6年左右的磨礪,機器人行業已被大眾所熟悉,並逐步進入沉淀期。目前,機器人在視覺和聽覺領域已經打下一片天地,不過產業進步和技術迭代還在進行中。

最近,2019年中國機器人行業年會在北京舉辦,機器人的技術變革是業界十分關注的話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不少從業者的共識是,機器人經歷了「看得見、聽得著」的時代之後,怎樣擁有感知能力,提升觸覺方面的技術可能將成為下一個「風口」。

觸覺和感知技術一直是機器人領域研究的關鍵問題。早在2016年年底,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曲道奎就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沒有感知系統的機器人還是一種設備,只能詮釋機器人的前兩個字。未來的機器人時代將滲透到視覺、嗅覺、感覺等方方面面,更加注重在非結構環境下的適應能力,怎樣獲取傳感器的數據形成完整的系統,是新的時代背景下機器人企業面臨的新課題。

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研究觸覺技術的河北工業大學機器人及自動化研究所所長李鐵軍對於機器人產業注入了很多感情。回憶起探索的過程,李鐵軍感慨頗多。

他對記者表示,對於機器人而言,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四大感覺的重要性依次下降,因而技術變革和迭代的速度也遵循上述規律發展。先是在視覺領域出現海康威視,而後出現科大訊飛,現在機器人技術在前兩個方面都獲得了很大的突破,下一個「拐點」在於觸覺。

和李鐵軍觀點頗為相似,一飛智控創始人、天津大學教授齊俊桐對記者表示,觸覺技術的探索將是未來幾年機器人發展的一大趨勢。經過前幾年發展,機器人已經從聽得見、看得見、摸得著進化到與人類交互的階段,而觸覺技術將在協作和交互方面激發更大的突破。

曲道奎曾表示,中國機器人產業在感知觸覺方面面臨著新的挑戰,一定要意識到在技術的進步過程中好不容易才邁向新的台階,但是「補課」剛剛完成,新的浪潮已經來臨,要學會提前布局。

業界對於機器人觸覺的關注也源於機器人發展的趨勢和新一輪技術競速。當下,機器人的發展進程已經從單一的語音和視覺階段過渡到協作階段。人、機如何共同協作是不可忽視的話題。

此前,曲道奎向記者表示,機器人產業已經步入新時期,最顯著的特徵是機器人設備和機器人出現了分水嶺,現在機器人更強調「人」的特性,即感知、數據、雲這些技術,而在這些技術上,國內和國外的起點接近。

即便業界在觀念上達成共識,但探索的過程並不容易。李鐵軍向記者分析,目前一些協作機器人智能化程度不夠,源於觸覺技術突破度尚待提升。例如在智慧型手機上,現在已經有成熟的指紋識別等觸覺方式,但運用於手機的觸覺技術很難在機器人領域有較好的應用契合點,這是協作機器人目前需要突破的瓶頸。

此外,中國科學院院士丁漢提到,機器人的技術發展主要還是要提高自主性和適應性。現在的機器人在運載等機械動作方面已經發展成熟,但在靈活度方面,例如完成穿針引線工作仍面臨一定難題。

每日經濟新聞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