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HomePod國行首評!她才是Siri的肉身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智東西 文 | 漠影

蘋果智能音箱HomePod終於來了!這款於一年半前推出(2017年6月份WWDC),一年前上市(2018年2月)的智能音箱,終於在2019農歷新年之前,迎來了其中國市場的高光時刻,將於本周五(2月18日)在中國大陸和香港市場上市。

在HomePod缺席的一年多時間里,國內智能音箱市場真的是換了人間。市場規模從2017年的百萬級銷量市場直接沖到一兩千萬台的規模,全球市場更是要沖破6000萬銷量市場。

這個時候姍姍來遲的HomePod還會帶來哪些驚喜?相比2018年初我們不遠萬里從澳大利亞海淘的兩台HomePod,面孔還是老面孔,但已經可以聽懂中國話了。

過去一周我對即將國內上市的HomePod智能音箱進行了深入體驗,一起來看看,這台售價2799元的蘋果智能音箱到底有什麼不同?又能幹什麼?

重新認識老朋友

即使HomePod推出已經有兩年,現在看這位老朋友的設計還是很標新立異,不同於現在市面上任何一款智能音箱。

蘋果賦予HomePod不僅是一種高逼格的氣質,還有在功能上的特立獨行。HomePod的設計具體牛在哪?外在最顯而易見的是一種「無縫式網眼織物」的材質包裹的機身,據說這樣的設計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外殼對聲音擴散的影響。

包裹在網罩里面的是7個高音發聲單元和一個低音發聲單元,比較有意思的是這8個發聲單元的擺放方式,7個低音單元在機身底部圍成一圈,讓聲音從四周散出,高音單元則沖天震動(最大振幅20毫米),為什麼用這樣的方式?

在和蘋果HomePod產品經理溝通中,對方不斷強調的一點是,「HomePod希望將傳出的聲音填滿整個房間,讓你在HomePod所在房間的任何位置都能感受到相近的音效」,作為一個高質量的發聲工具來講,這是HomePod的產品理念里核心的一條。

為了做到這一點,HomePod不僅使用了上面這樣特別的揚聲器配置,同時還搭配環形六麥克風整列,從發出聲音一開始便通過探測到的環境聲音、回聲計算調節8個發聲單元的發聲控制,達到「充滿整個房間」的效果,實際我在使用的時候,這一點確實表現得很清楚。

同時在設置上,還是非常簡單,HomePod插上電源,手機靠近配對按提示引導操作即可,主要是匹配WiFi密碼和你的Apple ID,之前沒有國內開賣時,國內Apple ID沒法激活,現在就沒有這個問題了。

HomePod的音質到底怎樣?

過去一年,其實身邊還是有一些朋友嘗鮮購入HomePod,大多數的反饋是「音質確實不錯」,對於標榜互聯網音箱、智能音箱的HomePod來說,這句話不知是褒還是貶義,肯定的一點是,音質是HomePod很大的一個加分項。

這種音質的優勢,一是前面提到的它所營造的讓空間里的每一個地方的聽感相近的聲場效果。第二點事雖然只有18公分高身材的HomePod所蘊含的極強的爆發力,基本沒有出現破音的現象。

第三點則是如果你有兩台HomePod,兩者組合成立體聲音箱組合後所營造的音樂在空間里流動的感覺,在一個試聽房間里我們試聽了唐朝樂隊的「回到唐朝」,音樂前奏里幾種不同樂器的聲效在左右聲道的流動穿梭感被HomePod展現的淋漓盡致。

不過就整體發聲風格上,HomePod是趨於還原真實的風格,這有點像iPhone拍照的特點,追求還原真實而不媚俗,不會什麼歌曲都給你營造出「動次打次」低音舞曲感。

HomePod能賦能哪些聲音?

HomePod即是一個網路揚聲器,能夠播放你Apple Music服務里面的音樂,也可以作為你手機、Mac、iPad等設備的一個無線外接揚聲器,通過AirPlay 2協議來播放這些設備上的聲音,可以是來自其它App播放的內容,比如網易雲音樂、QQ音樂、洪恩故事、喜馬拉雅等。

一個HomePod玩法相對簡單,如果你在同一個局域網里有兩個或以上的HomePod,就比較好玩了,可以讓不同房間的HomePod都播放同一個音樂,也可以分別播放不一樣的內容;多個揚聲器組立體聲的一個問題時,如果做到聲音輸出的同步,據說HomePod為了做到同步輸出,設備和設備之間是有個協議來互通的。

蘋果Apple Music在推HomePod+Apple Music的訂閱服務,10元/月無限暢聽。

用好Apple Music和HomePod的另一個訣竅是,通過不斷的訓練,讓HomePod懂得你的偏好,比如你說「這首歌我不喜歡」,Siri會回你,「明白了,我知道你不喜歡這首歌」。一段時間之後,當你HomePod播放你愛聽的音樂時,它能準確根據你的口味來推薦音樂。

HomePod才是Siri落入人間的形象?

使用蘋果產品的老鐵們應該都知道,蘋果的Siri語音助手從2011年推出,已經加持到所有蘋果終端設備里,iPhone、AppleWatch、Mac等無處不在,不過當你用過之後才發現,HomePod可能才是Siri最合適的「人設」形象。

作為家庭助手的HomePod可以成為你房間里真正能招之即來的「助手」,這就是Siri存在於HomePod不同於存在於前面那些設備的一個本質不同,HomePod配備了環形麥克風整列,在超出幾米範圍的遠場語音交互中,比上面這些設備都來得親切自然。

我可以在廁所里跟大幾米之外客廳里的HomePod說一聲「Hey,Siri,音量增大到40%」,就像真的跟你客廳里的一位家人說話一樣,正常的音量,隔著一個過道,識別很靈敏準確。

這樣一來,很多事情就真的變成了「一句話的事」了,比如讓通過Siri,讓HomePod來定個鬧鐘、問一個詞的英語說法,查查天氣,我試著問了問北京的開車限行情況,也能給出答案,Siri能乾的事還可以深入挖掘。

HomePod更像一個聽話的「人」的存在還因為兩個語音交互的細節,一是對上下文的連貫理解,這也是智東西最早在2017年測試智能音箱語音交互方面,聰明不聰明、自然不自然很重要的一個維度。二是蘋果對Siri回應主人的聲音做了擬人化的處理,比如你說「Hey,Siri」,HomePod回應的是一聲如此自然的「嗯」,接收到指令後的回復是「明白」。

這里還有一個問題,當你屋子里好幾個蘋果設備同時存在時,說一句「Hey,Siri」到底會喚醒誰?蘋果設備之間是有一套協調機制的,首先你各個設備之間的藍牙要打開,但你發出「Hey,Siri」的呼喚之後,首先設備之間會做一個溝通,之後通過一個設備來回應,比如我站在房間里說一聲「Hey,Siri」,雖然Apple Watch和iPhone也可能會跳出Siri的界面閃一下,但不會發聲回應我,還是HomePod回應我;但如果我把iPhone舉到嘴邊呼喚Siri,還是就是手機來響應你的呼喚了。

HomePod怎樣成為家庭中樞的?

HomePod成為一個稱職的「管家」,光聽得懂,聽得清,還不行,還得幹點實事。

HomePod讓蘋果的智能家居協議HomeKit真正的活起來了,HomeKit目前在國內推廣得不怎麼樣,配套的智能家居產品也不多。其實我之前在家里也嘗試過幾款HomeKit的插座、空氣質量檢測儀,還是很不習慣掏出手機來操作。

但有了HomePod你嘗試去調動這些智能家居小配件的意願明顯強了不少,我試了幾天,甚至開始有點依賴,比如說,「Hey,Siri,把餐廳的燈關了/打開」,也可以通過「Hey,Siri,臥室的溫度/適度是多少?」來觀察你小區的暖氣供應得怎樣。

要做到這些操作,你需要的只是買一些智能家居小配件,比如智能插座、門磁感應器、溫濕度感應器安裝到相應的位置即可,這次我嘗試了名為「小燕智能」的幾款產品來配合使用,當然你也可以玩得更高級一些,比如設定一些場景,早上起床激活哪些動作,打開某個門激活哪個動作,天亮後自動打開窗戶等待。

但這些,還是繁瑣,最直接的做法還是通過「Hey,Siri」一句話來直接髮送指令。

HomePod如何成為觀影伴侶?

我看到有資深網友深度使用HomePod之後得出結論,HomePod是為音樂而生的,不適合作為觀影揚聲器。

這一觀點我不敢茍同,HomePod的長項當然是在音樂播放,但如果一套立體聲組合的HomePod用作觀看電影的音頻出口,體驗肯定是不一樣的。

實事是,HomePod可以用作觀看視頻的揚聲器,但是整體支持還沒那麼好,我搗鼓了幾個典型的場景,還是有些小遺憾。

第一種情況是,你在Mac電腦上播放在線電影,可以將音頻AirPlay至Home Pod,不過一次只能選擇單個HomePod,即使是兩台組合好了的立體聲組合,也只能選其一。

第二種情況是,如何將手機上的在線視頻AirPlay投射到TV上,音頻輸出到HomePod上,這一點還不能做到,從邏輯上看行不通的地方是,Apple TV不能既作為信息接收方,又作為信息輸出方(音頻)。

第三種情況通過Apple TV讓電影在立體聲組合的HomePod上播放,首先在Apple TV里是很容易看到這個選項的,但是遺憾的是國內Apple TV沒有推出,別說沒有在線視頻資源、Apple TV Store都沒有,但是也不是完全行不通,可以通過其他支持Apple TV的國家Apple ID登陸,下載個視頻播放器,播放局域網里的Nas硬盤里的下載電影,這是目前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HomePod才是蘋果生態閉環的最後一塊?

通過我這幾天的搗鼓和探索,相信大家也慢慢有這樣的幾點感覺了:

1、HomePod讓Siri能夠在你房間里隨叫隨應。

2、HomePod讓那些HomeKit智能家居套件不再變得那麼枯燥難用。

3、HomePod讓聽歌不僅成了一種高品質的享受,還在默默記錄和學習你的偏好。

4、HomePod讓你家里多了個腦子好使的小幫手,翻譯個詞句,講個笑話成了小事一樁。

所以這幾天使用給我的感覺是,HomePod的加入,讓蘋果生態在家庭這個場景完全激活了。

但是HomePod留給市場的還有一些不足和小遺憾,比如:

1、售價2799元的HomePod能不能成為一個大眾化的產品,像EarPods無線藍牙立體聲耳機一樣,成為銷量爆款。

2、HomeKit協議的智能家居配件品類和同品類的可選項還沒那麼豐富,需要更多智能家居產品的支持。

3、蘋果iTunes和Appple Music在內容源上的強項是在音樂方面,在其它音頻內容方面是否能有更豐富的資源,也是值得關注的,如果Apple TV能進入國內,則補全了另一塊拼圖。

當然還有我個人很感興趣的一點,如果讓HomePod和電視配合得更緊密,一定是喜歡在家庭觀看電視、電影又喜歡HomePod的出色音效人士所希望看到的。

2019年,蘋果HomePod帶著一顆聰明的大腦、強大的嗓門來到中國市場,這次又能捕獲多少忠實擁躉,值得關注。同時更值得關注的是,當蘋果在智能家居/語音助手生態中填上智能音箱這塊關鍵拼圖之後,會發生怎樣的化學反應。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