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PC處理器性能排行:英特爾9代酷睿被AMD反超!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在PC處理器行業,英特爾和AMD一直都是對手,尤其是AMD近年來的崛起,早已被英特爾視為板上釘釘了。那麼,究竟哪一家的處理器更勝一籌呢?

最近,魯大師數據中心發布了2018年度PC處理器排行榜,英特爾被AMD的線程撕裂者系列反超,分數懸殊高達十萬。

魯大師數據來源

數據來源於2018.1.1-2018.12.31,包含2018年度魯大師PC性能測試數據,CPU榜單TOP20性能排行。

為使得榜單更具備參考價值,數據采樣均選取測試個數超過1000以上的數據,部分高性能CPU因為用戶量較小,例如AMD EPYC服務器系列。這個系列中跑分最高的AMD EPYC 7551,分數雖然高達37萬分,但測試數據少於1000個,不滿足消費級上榜條件,故不在榜單里。

AMD「高端局」更勝一籌

在2018年度PC處理器排行中,AMD Ryzen Threadripper 2990WX以46萬分奪得冠軍,遠遠超過排在第二名的英特爾i9-7980XE,分數懸殊在15萬之多。而且這個分數還是均分,在一些網友的跑分曬圖中可以發現,這顆處理器最高分甚至能超過48萬!

當然,這顆處理器也不是一般人願意購買,它的價格高達1萬4千元,是為專業內容製作者、開發者和PC發燒友而打造的。

排在第二的英特爾i9-7980XE是目前英特爾面向大眾的主流旗艦產品,售價一萬五,平均跑分大概在31萬左右。與第一名 32 核心64 線程的AMD Ryzen Threadripper 2990WX相比,英特爾i9-7980XE只有18核心36線程,性能差距較大,跑分懸殊高達15萬。

在PC性能榜前三名中,AMD線程撕裂者就占據了兩款。可見在高端局的爭鬥上,英特爾目前已經略遜色於AMD。縱觀榜單,由於英特爾的產品更加豐富,目前仍然占據著大部分榜單,然而AMD已經有7款上榜,且排名靠前,英特爾的霸主地位已經受到了威脅。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阻擊AMD,英特爾 新髮布了9代酷睿處理器i9-9900K,排名第七。雖然依舊使用了14nm++工藝,但是還是帶來了非常多的變化。核心部分相對於7700K和8700K分別增加了100%的核心和33.33%的核心,達到了8核心16線程,核心頻率也從默認的3.6GHz,睿頻高達5.0Ghz。目前這顆處理器的在售價約為4899元,與i9-7980XE的售價15000元相比,顯然i9-9900K更能被大部分用戶接受。

最熱門CPU TOP10:英特爾屠榜

魯大師數據中心還發布了年度最熱門台式機CPU和最熱門筆記本CPU排行榜。英特爾占據了95%的榜單,AMD只有一款上榜。

在熱門台式機CPU中,被稱為「平民六核」的i5-8400成為最炙手可熱的產品,一千多塊錢的價格也十分大眾。此外,英特爾的8代和7代由於性能上差距不大,價格差了一千多,因此7代產品至今仍然被玩家喜愛。

AMD唯一上榜的Ryzen 5 2600這款產品是AMD用來對抗酷睿i5-8400的利器,相比於i5-8400六核六線程,擁有同步多線程技術的Ryzen 5 2600在規格上處在優勢位置,且兩者價格幾乎沒有差別,都在一千五左右。

而在最熱門筆記本CPU中,幾乎一半是高性能的遊戲本處理器,如i7-8750h、i5-8300h、i7-7700hq等,高性能CPU占據了榜單的60%。i5-8250u、i5-7200u等低壓筆記本處理器多見於追求顏值和輕薄的筆記本,i5-6300hq、i7-6700hq積壓了大量庫存,加之英特爾處理器迭代升級並不算大,因此還占據了一定的市場。使用AMD處理器的筆記本並不多,所以AMD沒有出現在最熱門筆記本TOP10中。

AMD倒逼英特爾,牙膏管快擠破了

從本次魯大師年度PC處理器排行榜來看。雖然英特爾仍然占據著市場,但AMD崛起的力量不可忽視。

過去英特爾酷愛「擠牙膏」,AMD Ryzen系列的發布,讓Intel優點措手不及,於是發布了6核12線程的I7 -8700K。主流平台延續了12年的四核策略也終於宣告破產,多核的時代才在消費者面前慢慢開啟。

自去年開始,英特爾已經被倒逼打破多項擠牙膏記錄,i9-9900K就是最好的案例,核心提升雖然與AMD相比不算很大,也是英特爾牙膏擠得最多的一次了。現在,AMD已經開始在筆記本CPU市場發力,而英特爾的壓力只會越來越大。對於用戶來說,有競爭才有實惠,也不妨為一件好事。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