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家企業紛紛布局 上海機器人產業 浦東新區占比近三成(圖)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隨著中國人口紅利消失,機器人不僅在製造業上正在替代工人,還將在軍事、服務、娛樂等領域取代人類,「鋼鐵人」已不僅僅存在於美國科幻電影中,而且正走入我們的生活。

機器人既是先進製造業的關鍵支撐裝備,也是改善人類生活方式的重要切入點。無論是在製造環境下應用的工業機器人,還是在非製造環境下應用的服務機器人,其研發及產業化應用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創新、高端製造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大力發展機器人產業,對於打造中國製造新優勢,推動工業轉型升級,加快製造強國建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世界上至少有48個國家在發展機器人,其中25個國家已涉足服務型機器人開發。在日本、北美和歐洲,迄今已有7種類型計40餘款服務型機器人進入實驗和半商業化應用在服務機器人領域,發展處於前列的國家中,西方國家以美國、德國和法國為代表,亞洲以日本和韓國為代表。而大陸也正在加快機器人行業的步伐。

《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指出2020年具體目標,如下:

產業規模持續增長。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年產量達到10萬台,六軸及以上工業機器人年產量達到5萬台以上。服務機器人年銷售收入超過300億元,在助老助殘、醫療康復等領域做到小批量生產及應用。培育3家以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打造5個以上機器人配套產業集群。

技術水平顯著提升。工業機器人速度、載荷、精度、自重比等主要技術指標達到國外同類產品水平,平均無故障時間(MTBF)達到8萬小時;醫療健康、家庭服務、反恐防暴、救災救援、科學研究等領域的服務機器人技術水平接近國際水平。新一代機器人技術取得突破,智能機器人做到創新應用。

關鍵零部件取得重大突破。機器人用精密減速器、伺服電機及驅動器、控制器的性能、精度、可靠性達到國外同類產品水平,在六軸及以上工業機器人中做到批量應用,市場占有率達到50%以上。

集成應用取得顯著成效。完成30個以上典型領域機器人綜合應用解決方案,並形成相應的標準和規範,做到機器人在重點行業的規模化應用,機器人密度達到150以上。

而作為大陸國際競爭力最強的上海,也在不斷加快機器人產業的步伐,力爭提升國際水平,推動產業快速發展。

上海印發的《關於本市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實施意見》里提出,積極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與機器人技術深度融合,重點支持人機共融特性的機器人研發及產業化。搶占智能服務機器人發展制高點,以智能感知、模式識別、智能分析和智能決策為重點,大力推進教育娛樂、醫療康復、養老陪護、安防救援等特定應用場景的智能服務機器人研發及產業化。推進工業機器人智能化升級,以機器視覺、自主決策為突破方向,積極開發焊接、裝配、噴塗、搬運、檢測等智能工業機器人,做到高柔性、高潔淨度、高危險等特定生產場景的快速響應,全面提升工業機器人傳感、控制、協作和決策性能。到2020年,智能機器人產業規模達200億元。

最近,上海市又印發了《寶山區關於加快「上海機器人產業園」機器人及智能硬件產業集聚發展的專項支持政策》,發展目標為:聚焦人工智能在產業協同創新和生態培育中的支撐引領作用,推動計算機視覺、語音語義識別、認知計算、自然語言處理、人機交互等人工智能技術與製造業和相關服務業的深度融合應用。加快構建機器人本體、核心功能部件、系統集成等全產業鏈協同推進模式,推廣普及以機器人為代表的自動化生產改造提升勞力力密集環節,替代大量低知識技能勞力力,做到生產過程智能化。加快智能硬件技術集成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大力發展智能感知、識別和交互的智能硬件產品,加快產業轉型提質增效,增強產業綜合競爭優勢。到2020年底,聚焦機器人及智能硬件產業,逐步引導企業、項目、人才向園區集聚,資金、土地等資源向園區傾斜,形成高端企業集聚、產業鏈完善、配套服務齊全、具備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園區機器人及智能硬件產業產值占園區總產值的比例達到50%以上。

在政策方面對企業不斷進行獎勵、補貼。鼓勵企業創新創業發展。

1.設立機器人及智能硬件產業引導基金。區、鎮兩級政府發起,吸引各類社會資本共同參與,引導建立市場化運作的支持機器人及智能硬件產業發展基金總規模10億元。發揮政府資金杠桿作用,採取市場化運作。

2.降低企業土地購置成本。企業購買園區工業用地的,且屬區重點引進產業項目,經區委、區政府評審認定後,土地出讓底價在市場評估價基礎上適當下浮,實行一事一議;對企業因發展需要,在工業用地、倉儲用地上對工礦廠房、倉儲用房進行改建、擴建,提高容積率或增加地下建築面積的,根據出讓前三年稅收情況,增容土地價款在市場評估價基礎上適當下浮,實行一事一議。

3.降低新企業生產經營成本。鼓勵通過租賃生產經營用房,加快引進機器人及智能硬件產業領域內的高端企業,經評審認定,三年內最高可按租金額的50%給予補貼,租金單價最高不超過1.5元每平方米每日,補貼總額三年累計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

4.引進優質企業落戶園區。對區外現有.上市公司,財務狀況良好,將總部及工商、稅務等關係遷入園區的,給予最高500萬元的獎勵;對近兩年內新引進或設立的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外資研發中心等,經認定,按照《上海市鼓勵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發展專項資金使用和管理辦法》等有關政策給予獎勵扶持,其中區財政承擔部分上浮10%。

5.支持創新創業產業化項目。鼓勵開展技術研發、中試及產業化項目,經認定,研發項目按研發設備投入的50%、最高不超過200萬元資金扶持;中試線按設備投入的30%、最高不超過300萬元資金扶持。研發、中試、產業化項目,經認定,按建築面積;每平方米500元給予資金補貼,最高不超過50萬元。

6.支持創新資源集聚。建設產業研究院、實驗室、研發中心、研發平台等各類研發機構,經認定,按研發設備投入的30%予以扶持,最高不超過500萬元。鼓勵科研人員離崗運用自有科技成果創辦企業,對首次獲得創業投資機構投資500萬元以上的重點企業,經認定,給予一次性獎勵20萬元。

7.支持企業技術改造。對符合國家和上海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及重點技術改造支持目錄的,採用國內外先進適用的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新材料的新建項目以及對現有設備、生產工藝和輔助設施進行改造或擴建、遷建,設備投資額達到300萬元及以上且形成先進生產能力的在建技改項目,經認定,按項目投資設備固定資產的10%給予資金扶持。

8.鼓勵企業上市融資。區內上市掛牌培育庫中的企業,對完成上市輔導,且申報材料已經中國證監會(其他國家或地區負責上市審核監督的機構)正式受理的,給予200萬元的中介費補貼;企業成功上市後,給予200萬元的獎勵;通過「買殼」、「借殼」等資產重組形式做到境內或海(境)外上市,並將其工商註冊和稅務登記遷至園區的,給予最高500萬元的獎勵。

9.鼓勵上市企業投資產業。企業上市後3年內,累計將直接融資額的50%以上(含)用於本區產業投資,投資額實際到位,且超過1億元(含)的,按照實際投資額的4‰給予獎勵,最高500萬元。

10.鼓勵企業股市掛牌。對股改後進入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E板、科創板和新三板成功掛牌的企業,分別給予中介費最高100萬元、150萬元和150萬元扶持。

11.培育中小微企業。鼓勵中小微企業使用上海市研發公共服務平台的科技創新資源開展創新創業活動,所產生的研發服務費用,根據市科委認定的科技創新補貼額度核定費用給予1:1配套支持。支持中小微企業融資服務平台及金融服務機構為中小微企業提供便利化、批量化的融資服務,每年最高安排150萬元。

12.支持重大產業宣傳活動。參與舉辦國際、國家級或市級有影響力的產業論壇、技術對接或展會等活動,經區政府批准,對參展單位每次按活動實際發生的註冊費、展位費、宣傳推廣費等經費的80%、最高不超過100萬元給予資助。

值得關注的是,上海現有64家機器人企業,其中工業機器人22家,系統集成為16家,服務機器人為13家,機器人零部件為13家。從上海市機器人規劃圖可以看出,上海機器人產業已經形成了以「3+X」的空進布局。「3」是指嘉定區、寶山區的上海機器人工業園以及浦東新區。「+X」是指多個產業園共同發展。

近百家企業紛紛佈局 上海機器人產業 浦東新區占比近三成(圖)

圖片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創新資源豐富

從高校來看,復旦大學成立了智能機器人研究院。復旦大學工程與應用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工研院)成立於2017年1月,旨在依托復旦大學多學科基礎研究的優勢,系統化、集成化開展跨學科多領域合作,瞄準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的前瞻性、關鍵性、創造性工程與應用技術研發,建設具有體制機制優勢的創新型工程與應用技術研究院。工研院下設智能機器人研究院、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和超越照明研究所三個研究機構。

智能機器人研究院圍繞突破國際智能機器人領域的戰略性、基礎性、前沿性等相關重大科學問題,整合校內外資源,集聚一批世界機器人研究的頂尖科研隊伍,以智能計算、智能晶片、智能機器人及應用工程的交叉為突破點,以產業需求(醫療康復產業、智能製造產業、服務產業等)和重大任務(機器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人工智能國家2030重大項目等)為牽引,研究智能機器人信息處理與控制、核心器部件、系統集成與應用等理論與技術,並應用於智能醫療機器人、智能工業機器人、智能服務機器人的研發和產業化,致力於形成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系列智能終端和以機器人為智能終端的新產業研發經濟模式。智能機器人研究院院長為甘中學博士,計劃3年內研究院PI規模達到70人左右,聘用專職科研人員、科研博士後等60名左右。

近百家企業紛紛佈局 上海機器人產業 浦東新區占比近三成(圖)

圖片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科研院所來看,上海成立了6個研究所,分別是上海大學機器人研究所、上海電器科學研究院、上海電氣中央研究院、上海科技大學先進機器人實驗室、上海交通大學醫療機器人研究院和上海交通大學機器人研究所。

近百家企業紛紛佈局 上海機器人產業 浦東新區占比近三成(圖)

圖片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功能平台來看,主要成立了四個平台,分別是上海大學智能製造及機器人重點實驗室、上海市機器人研發於轉化功能型平台、國家機器人檢測與評定中心(總部)和機械系統與振動國家重點實驗室。

近百家企業紛紛佈局 上海機器人產業 浦東新區占比近三成(圖)

圖片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協會聯盟來看,主要有中國機器人檢測認證聯盟、長江流域智能製造與機器人產業聯盟以及上海市機器人行業協會。

近百家企業紛紛佈局 上海機器人產業 浦東新區占比近三成(圖)

圖片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企業分布集中

從企業來看,主要集中在工業機器人領域,按空間集中度來看,主要分布在浦東新區,企業數量占機器人企業數量30%。

近百家企業紛紛佈局 上海機器人產業 浦東新區占比近三成(圖)

圖片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近百家企業紛紛佈局 上海機器人產業 浦東新區占比近三成(圖)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企業分布地區來看,浦東新區以19家位於第一,其次是嘉定區7家、松江區6家、寶山區5家,不過在其它區域也分布了23家工業機器人企業。

2019年上海各區機器人企業分布情況

近百家企業紛紛佈局 上海機器人產業 浦東新區占比近三成(圖)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空間分布情況來看,形成了「3+X」的空間分布格局。從產業定位來看,主要由「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三種產業定位。其中「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這種產業定位占比最高。

2019年上海市機器人「3+X」空間分布情況

近百家企業紛紛佈局 上海機器人產業 浦東新區占比近三成(圖)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企業紛紛布局

目前,上海有機器人相關企業近百家,既有大型跨國公司、國內領軍企業,同時也有上海本土企業,形成了寶山、嘉定、松江、浦東等機器人企業聚集區。國外機器人巨頭把上海作為占領中國機器人市場的戰略灘頭,ABB、Fanuc、Kuka、安川等紛紛在上海設立工廠和研發中心,國內機器人領軍企業也把上海作為橋頭堡,如新松、新時達在上海設立工廠或分公司。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庫顯示,2018年6月上海市工業機器人產量為0.52萬套,同比下降9.8%。從今年1月起,上海市工業機器人產量在穩步上升;在5月,上海市工業機器人產量達到0.56萬套,同比增長47.5%。1-6月上海市工業機器人累計產量為2.87萬套,累計增長10.3%。機器人產業成為上海工業轉型升級的亮點。

上海機器人行業在產業鏈上分布較為完整,上遊的伺服電機、減速器等核心零部件,有Nabtesco、中電二十一所、建博電子、龍工等企業,中遊本體有機器人四大家族、新松、新時達等企業,下遊系統集成商有外企柯馬、藍姆,本土企業君屹、偉本等。在服務機器人方面,上海企業已延伸到醫療、娛樂、教育、反恐等領域,如醫療機器人有上海微創,智能交互機器人有小i機器人,教育有未來夥伴機器人,餐飲迎賓有驚鴻機器人,建築行業有同濟寶冶機器人,反恐排爆有合時機器人等企業。

摘編:中商情報網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