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背面首次出現生命,一抹嫩綠破土而出,中國太空再創佳績!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2018年,對於中國太空具有非凡的意義,這一年里,我們完成了37次太空發射任務,超越了美國首次問鼎太空發射領域的冠軍寶座。這一年里,我們一共發射了18顆北斗導航衛星,並與12.27日正式對外宣布北斗將為全球提供導航服務。這一年我們的探月工程再進一步,嫦娥四號成功登陸月球背面,這也是人類飛行器首次拜訪月球背面。

剛剛,遠在38萬公里外的「嫦娥四號」再次傳來一個好消息,根據嫦娥四號內部生物實驗艙最新圖像顯示,其內部的一顆種子已經成功發芽並破土而出!這是嫦娥四號再創造多項記錄以後再次為大陸太空工業填上一頂桂冠。據報導,這次發芽的是一顆棉花種子,而這也是月球表面出生的第一個生命,而他的創造者正是「嫦娥四號」!

目前大陸科學家正在密切關注這棵嫩芽的生長狀況,以獲取更多的寶貴數據,為後續人類月球生存做更多的技術儲備。實際上不僅大陸太空工作者和科學家在密切關注這棵種子的生長狀況,西方太空界對此也是興奮不已,因為這顆嫩苗的成功發芽、生長極有可能會關乎到未來人類移居月球,只有掌握了在月球上栽種植物的技術,人類長期定居月球才能成為現實。而這第一步,由今天的中國人邁出。

實際上這顆棉花秒僅僅是這次「嫦娥四號」生物實驗艙中所攜帶的眾多生物種類的一種,除了棉花,此次嫦娥四號還攜帶有馬鈴薯、擬南芥、油菜、果蠅、酵母等5種生物,可別小瞧了這6種生物,這些生物可不是隨便挑選的,而是經過大陸重慶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太空生物學研究團隊經過數百次挑選才最終確定下來的最佳選擇!

那麼選擇這6種生物有什麼標準,為何其他生物不行?實際上選擇這6種生物是有著多方面的考慮,首先考慮到嫦娥四號本省大小有限,太大的生物無法攜帶,因此「小個子」便是第一個標準,小型生命生長所需的空間小,資源少。而生命力頑強則是第二標準,由於月球環境惡劣,雖然在嫦娥四號的內部生物艙可以保證水分、養分、溫度等基本生存條件,但月球上的低重力、強輻射都是不小的威脅,因此這些生物生命力必須足夠頑強。

當然,以上兩項只是初選,在經歷初選之後,我們再從其中選擇了6種,即馬鈴薯、擬南芥、油菜、果蠅、酵母和棉花,這6種生物在「嫦娥四號」的密閉生物艙中形成了一個微型生態圈。其中馬鈴薯、擬南芥、油菜、棉花等植物負責將二氧化碳轉換成氧氣以及產生食物,而果蠅和酵母則消耗植物所產生的食物和氧氣產生二氧化碳提供給植物,形成一個微型循環。

通過建立起這樣一個微型生態圈,可以基本保證這6種生物形成自給自足的局面,雖然這樣的生態圈並不完整,其為維持的時間也十分有限,但相對於嫦娥四號的任務期來說時間完全夠用!實際上這已經不是大陸首次在外太空種植植物,早在天宮二號任務期間大陸就曾在天宮中種過水稻,而此次我們再進一步,直接將生物帶到了38萬公里外的月球,雖然僅僅是6種生物,但也許這就是人類在月球上生存的第一步,月球的「快樂農場」或就以此為起點!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