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這所大學首次在月球上種植出第一株植物嫩芽,不是清華、北大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1月12日20點,「嫦娥四號」攜帶的生物科普試驗載荷在月球背面傳回最後一張試驗照片,照片顯示載荷內生長出的植物嫩芽長勢良好,這是在經歷月球高真空、寬溫差、強輻射等環境後,人類在月球上種植出的第一株植物嫩芽,做到了人類首次月面生物生長培育實驗。但是,完成這一歷史性實驗的高校並不是我們熟知的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也不是太空強校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航空太空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而是重慶大學。雖然只是科普試驗載荷,但重慶大學獲得這次機會,並完成研制,並不容易。

2015年,為了充分發揮大陸探月工程的牽引帶頭作用,激發社會公眾和青少年探索宇宙的熱情,國家太空局、教育部、中科院等多個部門共同發起「嫦娥四號」科普試驗生物科普試驗載荷創意征集設計活動,經過初選、院士專家組初評、公眾網路投票、公示、院士專家組終審等層層篩選,重慶大學的「月面微型生態圈科普載荷」憑借創新性好、科普效果好等特點在近300份作品中脫穎而出,並於2016年底被最終確定為搭載項目之一。由於這個生物科普試驗載荷將在月球表面低重力、強輻射、高溫差等極端環境下展開試驗,所以它的研制很不容易。

「嫦娥四號」生物科普試驗載荷內搭載了棉花、油菜、土豆、擬南芥、酵母、果蠅六種生物,它們形成了一個簡單的微型生態系統。其中,植物可以生產氧氣和食物,供所有生物「消費」;果蠅和酵母可以消耗氧氣產生二氧化碳,供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根據報導,重慶大學負責「嫦娥四號」生物科普試驗載荷的總體設計和研制工作,重慶大學劉漢龍教授和謝更新教授分別任研制團隊總指揮、總設計師,太空513所負責載荷總裝,中科院光電技術研究所負責相機加工,太空511所、510所分別負責環境試驗、結構加工,另外,還有一些其他企事業單位也參與了研制。那麼,負責生物科普試驗載荷總體設計和研制任務的重慶大學是一所怎樣的大學呢?

重慶大學是大陸的重點大學,入選「985工程」和「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根據近幾年的大學排名,重慶大學一般在全國高校當中排名第30名左右。在學科上,重慶大學的工科比較強,比如電氣工程、建築學、土木工程、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等,其中電氣工程、土木工程、機械工程入選「一流學科」,由於學校是「建築老八校」之一,所以重慶大學的建築學也非常出名。在太空方面,重慶大學是教育部深空探測聯合研究中心的依托建設單位,這說明學校在太空方面也有一定實力。

歡迎大家在下面評論,發表不同觀點。也歡迎大家關注我,了解更多高校信息。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