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說」李蓓貝:ARVR擁抱商業化,移動化運用落地是制勝關鍵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AR/VR是青桐資本長期關注的領域。在《從科幻到現實,AR市場沉浮錄》一文中,我們梳理了AR在中國市場現狀以及未來的機會,那麼作為產業一線的從業者又對此如何看待呢?

1月16日,青桐資本邀請它說CEO&創始人李蓓貝做了題為《ARVR擁抱商業化,移動化應用落地是關鍵》的分享。以下為李蓓貝在「青桐大咖說」第35期的分享內容(圖片和內容均由它說提供):

AR和VR在之前被很多人認為是少數人的自娛自樂,其實整個行業正在持續向「將計算無縫集成到日常生活」的目標轉型。

有的用戶把兩者看作完全完全獨立、相互競爭的技術,這其實是個錯誤。VR和AR更像光譜的兩極——計算機生成的圖像被編織到自然環境中形成的光譜。

兩者的不同之處在於,VR生成的圖像完全取代現實,AR則是將圖像添加到用戶所在的環境中。打個比方,VR可以讓你「瞬間移動」到完全不同的場景,但AR是在真實環境中展現虛擬的內容。

雖然兩者有不同之處,但我們認為發展到成熟階段AR和VR的邊界會越來越模糊。運用AR眼鏡和移動端硬件來增強用戶現實的視野,最終將做到我們常說的物聯網的終極形態——萬物互聯;通過VR頭顯可以讓用戶進入到虛擬環境中,利用沉浸式運算未來將會完全進入混合現實的狀態。

其實AR/VR在消費級硬件產品普及還有很大的障礙,消費者的使用成本和開發者的門檻都比較高,另外由於5G技術還未大規模商用,AR/VR的體驗效果還沒有達到最理想的狀態,未來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我認為,即將到來的5G將會對整個業態有著關鍵的影響。

Gigi-Capital在2018年Q3的預測數據顯示,在未來幾年AR在電商、零售、硬件端、移動端將會持續增長。

其實,去年亞馬遜推出的Summary平台,它建立在開放的網路標準上,支持蘋果ARkit和ARCore,在一定程度上已經驗證了AR和VR作為一種標準化的應用,在商業領域的價值是巨大的。

在ARkit和ARCore平台上,可以構建基於手機和頭顯的應用程序,預計很快我們就可以在瀏覽器中運用這些程序。

當一項技術商業化真正落地應用的時候,它在技術端已經具備了可以復制的產品化的趨勢。智慧型手機的AR應用已經隨處可見了,VR在To B領域的應用也可以通過類似的平台去構建。

接下來和大家重點分享AR/VR的商業應用問題。任何時候,技術的規模化應用一定是建立在提高效率或者降低成本的基礎上。

在工業時代、電商時代以及移動互聯網時代上半場,我們認為信息的交換和獲取方式是流量邏輯。而現在,用戶已經有太多信息獲取管道,已經從滿足碎片化需求發展為滿足即時需求,線上線下的邊界逐步模糊。

在這樣的情況下,AR/VR在移動端,尤其是智慧型手機上的應用優勢就逐漸顯現出來。我們可以即時獲得信息,並做出充分的反饋。高效的沉浸式計算讓相機的工具價值越來越大,我們可以和現實世界環境互動,以不同的方式進行信息探索。

以前我們獲取信息的方式主要是搜尋,例如百度,用戶主動輸入字符,機器進行運算,然後反饋給你相對應的內容,然後你通過篩選獲得需要的服務。但現在,AR/VR通過手機錄影頭改變了人機交互的方式,人們可以直接從錄影頭獲取不同維度的信息,流量是高度分散的。因此,以流量巨頭為中心的現狀可能會被打破。

AR/VR不僅讓我們有了更新更多的體驗方式,它也重新定義了商業,讓信息獲取方式有了全新的改變。商品和信息在呈現當中是完全去中心化的,線上線下的零售商也將因此獲得更多的商業機會。

AR行銷活動,可以多維度吸引消費者進入線上和線下店鋪,讓不同的識別物或者場景成為信息來源,讓線上有了場景式拉新的可能。、、VR全景店鋪可以利用不同場景,創建線上陳列,不再像傳統電商那樣完全沒有陳列的概念。這可以大幅度提升用戶停留時長,通過展示商品關鍵信息、提供更真實的場景、影響用戶決策來提升轉化率。

首先,AR會極大提高獲取流量的便利性、並降低獲客成本。目前市場上平均的獲客成本是300元左右,利用AR讓消費者做線上體驗,再到線下履約消費,綜合獲客成本約為60-70元。

其次,在通過AR獲取流量後,可以充分發揮移動端VR的場景式購物體驗,進行前後的承接,也就是說AR+VR等於為零售商家建立了一個去中心化的商城。

與圖片或視頻來進行商品展示的不同之處在於VR場景可以將不同商品在同一空間進行展示。比如原來我們搜奶粉的時候,搜尋結果只有奶粉一類商品。而通過VR場景則可以引導消費者去看同一年齡段也適合的商品,例如玩具、輔食等,進行關聯銷售。

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些流量巨頭在AR領域的布局,其做到在阿里、頭條、網易、京東在AR領域都有不同程度的涉足,這里我們以京東為例來理解巨頭的規劃。

京東的AR生態聚能分為開放平台、行銷平台和智能終端,這三大塊組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解決方案。

智能終端方面,京東將AR硬件應用在TO B 物流服務、員工培訓等,並沒有在TO C消費者一端。

行銷平台方面,可以分為三個維度,第一個是ISV(獨立軟件供應商),通過平台接口生產行銷內容,可以讓商家選取並製作;第二個是AR平台方為商家提供不同品類的行銷解決方案,與ISV共同為商家提供更多價值;第三個是底層技術能力,這也是影響C端用戶體驗的關鍵。

為什麼平台願意布局這樣一個看起來比較複雜、多方協同的網路呢?其目的主要是為了獲取數據。

按照我們傳統的流量邏輯,平台需要吸引用戶以獲得流量,有流量才有商家,有商家用戶才願意到平台上消費。AR/VR技術正好滿足了巨頭在新零售領域的需求,也符合我上述講的去中心化的理念。未來消費者碎片化和即時的需求愈發強烈,巨頭勢必要用更多的方式去吸引和滿足消費者。

在我們平台方看來,從C端獲取流量是可以通過AR進行變現,幫助巨頭找到不同場景下的消費者,對原來的線下版圖進行補充。對商家來說,可以通過AR不同的場景來獲取流量,這是非常嶄新的媒介入口。

在以前,不同平台上商家的行銷內容是不同的,這導致商家製作成本高昂,消費者的體驗也會被割裂,但通過AR可以有效解決這個問題:

如上視頻所呈現的,京東+百度跨平台合作,用戶通過客戶端掃一掃100元紙幣就可以進入全景的互動體驗空間,打造的虛擬場景讓消費者仿佛身臨其境,在技術上革新了傳統的線上購物體驗的單一性,促成大量用戶消費轉化,讓品牌影響力迅速爆發。

AR掃的識別物不光是100元紙幣,還可以是商家的logo、實物、圖片、手勢等,這種「AR+全景」的方式也是它說在2018年創新性的產品,通過創意、應用、經營內容,幫助線下門店、小程序、電商導流,促成獲客和成交。

通過這些案例,我們感知到未來類標準化的技術服務,會讓技術紅利走得更遠。但技術落地一定要結合商業場景,將它標準化、模板化從而滿足規模化使用的需求。

所以它說的產品圍繞眾多業務展開,一個是功能類模板,注重提高經營效率,降低獲客成本,快速製作體驗較好的內容,我們發現好內容會提高用戶購買的概率,因此更注重實際應用。

另一個是創意類模板,以前商家的廣告通過優惠券、TVC等途徑露出,與場景結合不緊密,因此比較生硬。所以我們會利用全景為消費者提供回到生產地等更生動的體驗,讓他們從源頭了解產品,或者把線下使用的場景搬到線上,加快消費者的決策效率。

目前市場上除了移動端AR、VR外,我們還沒有發現既合適、性價比又高的流量獲取方式,因此我們致力開發AR/VR移動應用產品,使商家通過較低成本進行獲客,達到讓零售更加便捷高效的目的。

青桐資本成立於2014年3月,是由業內資深的投行人士和成功的創業家共同發起組建的新經濟投行。截至目前,青桐資本已經成功幫助金融科技、教育、文娛、消費升級、醫療健康、企業服務、人工智能、汽車物流等領域的上百家企業成功融資。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