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上手 iPhone 新電池殼:是個好產品,但你得有個心理準備…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我對上一款用背夾電池殼的手機是 iPhone 5s。

沒辦法,局限於機身容積,這台手機只能配一塊 1507mAh 的電池,盡管加上電池後手機厚度增加一倍,但在這台半天一充的手機上,我認為續航才是王道。

▲ 我當年就是用 Mophie 這款背夾電池殼 . 圖片來自:Cult to Mac

但隨著續航更強的 Plus 系列登場,iPhone 的續航問題終於通過大機身和大電池得到了解決,作為「隨身充電寶」的 Smart Battery Case(智能電池殼)也沒有了當年的市場剛需。

過去蘋果都只是給非 Plus 機型定制電池保護殼,來補充少部分 iPhone 6s 和 iPhone 7 用戶的續航需求。直到前年的 iPhone 8,蘋果才停更 Smart Battery Case,這方面可能是考慮到對手機無線充電的影響,也可能考慮到了手機厚度的控制。

不過正當大家都以為蘋果不會再更新電池殼的時候,蘋果卻把這個節奏改變了。

最近,蘋果在美國官網悄然上架了三款 Smart Battery Case 保護殼,這三款新品不但包括了 iPhone XS,而且還函括了體積最大的 iPhone XS Max、續航最長的 iPhone XR。

今天外媒 9to5mac 就上手了這款新品,體驗如何?請繼續往下看。

採用矽膠外殼 + 超細纖維內襯設計

提供黑色、白色兩種配色

支持 Qi 無線充電及 PD 快充

提供 iPhone XS、XS Max、XR 三種型號

售價均為 129 美元(約合人民幣 870 元)

雖然還是駝峰背,但比上一代更好看了

這次 iPhone XS 的 Smart Battery Case 是歷屆變化最多的一代產品,除了外殼材質依然還是矽膠以外,無論是設計還是配置都有不少變化。

過去蘋果在 iPhone 6s 和 iPhone 7 的 Smart Battery Case 上採用的是居中駝峰設計,整體觀感就像是汽車改裝一樣,在一個普通的矽膠殼上「焊接」了一塊電池,然後用矽膠蒙皮作為包裹,最後變成個頗為硬核的 Smart Battery Case。

而在這一代產品中,由於 iPhone XS 和 XR 的錄影頭從之前的橫置變成豎置,因此蘋果把之前居中的電池倉都往下移了,並在電池倉和底部用了弧線來連接,總算看上去沒那麼突兀。

當然,這個調整只是讓手機殼變得更好看一點而已,上手感覺依然還是顯厚且有份量。

另外,新 Smart Battery Case 的正面也因為 iPhone 的手勢交互有著一點變化。在之前版本的 Smart Battery Case 上,我們能看到手機下部會有一個厚厚的「下巴」,上面有幾個開孔。

實際上那是前置揚聲器,在下巴內有一個 90 ° 的空腔,會將揚聲器的發聲「傳輸」到正面的開孔播放,從而不會因為手機殼而影響到揚聲器的播放質量。但由於增加的電池和這個厚厚的下巴,手機也就變得更長了。

而這次蘋果將新手機殼的下巴部分削減,我認為跟背部電池下移有一定關係。

試想一下,在背部電池下移後,若下巴仍然保留,那麼當用戶需要滑動解鎖螢幕時,用戶手拿的是手機的中部位置,剛好是在電池和保護殼的結合處附近,這樣手感就會變得奇怪,若是食指較長的用戶,會因此摸到相機的邊緣位置。

但如果將手機整體的重心都移到下方,那麼手感就會比帶下巴的方案更加舒適。而且也不會增加機身長度。即便是在最大的 iPhone XS Max 上,厚度雖然明顯增加了,但長寬仍然能接近手機的原始尺寸。

這麼看來,下移電池確實是個明智的做法。

另一方面,在之前的 iPhone XR Clear Case 上手中,我們也曾經給大家介紹過蘋果自家保護殼不全包手機的原因,其實是為了避免手機殼給拇指滑屏帶來硌手感。

所以這次新 Smart Battery Case 削減下巴,其實也有一定的操作考慮在內。因為 iPhone XS 和 iPhone XR 都用手勢替代了 Home 鍵,而且電池重心下移,自然也就沒必要有下巴部分的存在了。

▲ iPhone 6s 安裝 Smart Battery Case. 圖片來自:The Verge

至於像安裝方式、外殼材質這些細節,新品和舊款產品一致,內部採用超細纖維包裹,通過外翻保護殼上半部分的方式插入手機。

三款 Smart Battery Case 均配備一塊 10.1 Wh 的電池,容量為 1369mAh,相比之前 iPhone 7 版本的 8.96Wh 規格還要更大一些。

「Smart」到底表現在哪?

這款產品叫做 Smart Battery Case ,顧名思義,它的賣點就是它比普通電池保護殼更具人性化。

首先以充電為例,由於手機殼本身是沒有電源開關,所以當滿電的手機裝進 Smart Battery Case 時,手機會自動優先消耗手機殼的電量。直到手機殼的電量耗盡,系統才會啟用手機自身的電池。

而如果插入的手機尚未滿電,那麼系統會讓手機殼先給手機充滿,然後再開始消耗手機殼的電池電量。

這樣的好處在於,在接上手機殼後,手機電池是真正能達到擴容而不是單純的「用完再充」,從而省下二次充電的時間。

這或許也是為什麼蘋果在產品詳情中用的是「延長至 XX 小時」而不是「增加 XX 小時」來表達的原因。

其次另一方面,手機在連接保護殼後,系統會在鎖屏和通知中心的「電池」項目中顯示當前兩個設備的剩餘電量。

當然雖說這並不算是個重磅級功能,但相對於其他第三方產品而言,蘋果將這個外設做得更像是手機的一部分,而不是個額外的充電寶。

所以「一體性體驗」應該就是 Smart Battery Case 對比第三方產品的最具優勢的地方了。

不過無論有多強,設備都總有電量耗盡的時候。當手機和 Smart Battery Case 的電量消耗完畢時,我們都可以選擇 Lightning 線纜或 Qi 充電器對設備和保護殼進行充電。

在使用 Lightning 線纜充電時,電源會優先給 iPhone 充滿電,然後再給 Smart Battery Case 充電。

但由於手機殼隔開了 iPhone 原來的無線充電線圈,因此在無線充電時,電源會先給手機殼充電,然後再由手機殼把電量「轉移」到手機里。

換句話說,無論是有線還是無線,設備始終是充電的優先級,這一點其實跟 AirPods 的充電邏輯很相似。

不過,由於不同的充電方式有著不同的效率,因此有線和無線充電的速度也有明顯不同:

9to5mac 的編輯將手機殼放在 Mophie 無線充電器上充電,10 分鐘後得出的數據是 0% ~ 10%。

而在接上 29W 的電源後,10 分鐘的數據是 0% ~ 15%,比無線充電多 5%。因為手機殼能支持 PD 快充,所以有線充的效率會比無線充要快不少。

▲ 新款 Smart Battery Case. 圖片來自:iMore

當然如果你覺得前面兩種方法都比較費時,也可以將手機和保護殼拆開充電。手機殼內有一顆 LED 提示燈,充電時它會呈橙色,充滿後會變成綠色,這點也是和 AirPods 相似。

但這里需要注意的是,Smart Battery Case 的無線線圈被設置在機殼的中間,而不是下方的電池部分,所以在充電時需要主要擺放的位置。

延長續航的背後,蘋果還想讓 iPhone 成為你的主力設備

蘋果在新 Smart Battery Case 上的改進有不少,但更有意思的是,今年蘋果不但給 iPhone XS 一款推出電池殼,而且連續航最強的 iPhone XR 也能享受這個「特別待遇」。

按照蘋果官網的數據,在接上手機殼後,iPhone XR 的通話時長竟然還能達到 40 小時,即使我們往最短的時間看,上殼後的 XR 也能支持 22 小時的持續上網。

不過,蘋果為何要給一款續航本身就不錯的產品配上電池殼?

去年蘋果在 iPhone 加入了大屏和雙卡,其目的是為了給設備增加更能討好用戶的功能和競爭力。但是歸根到底,續航這一老大難問題仍然還沒得到根本的解決,即便有著強勁性能、雙卡雙待、大螢幕,最終武林高手也被電量一招放倒。

另一方面,蘋果歷年在新 iPhone 里不斷補充新功能,來提升使用的便捷性。諸如 iCloud、Siri、人臉檢測等等,然後再牽連到 app 體驗,這些細節其實都跟續航離不開關係。

在之前 iPhone XS Max 和 iPhone XR 的評測中,這兩款手機在 4 小時的高壓測試後,剩餘電量分別是 47% 和 41%,眼看數據還算理想。但面對現實場景的高強度使用,這個剩餘電量可能還要減半,顯然這對於對標 Android 陣營的新 iPhone 來說,並不能算是絕對優勢。

正因如此,Smart Battery Case 在今天已經不止是一個補充品,它的作用還包含將新 iPhone 的特色功能放大的任務。再貼合實際看,解決螢幕、雙卡和續航問題後,那麼有電量焦慮症的 iPhone 用戶也可以把備用機放一邊了。

當然啦,盡管 Smart Battery Case 從體驗上說確實是個好產品,但要接受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增加手機殼會讓手機變得更重、更厚,這對於 iPhone XS 來說可能還能讓人接受,但若是如本身就比較厚 iPhone XR 或體積較大的 iPhone XS Max,加上電池殼顯然會把兩者的體積更加增大、增重。

9to5mac 的編輯用 iPhone XS Max 套上電池殼,然後給出這個評價:

用蘋果的矽膠殼和電池殼,體驗是完全不同的。因為 iPhone XS Max 本身就已經很大,如果在背上加上一塊電池,那麼這個設備會給我帶來一種墜手感。還好,它握著還算舒適。但如果要放進比較貼身口袋里,那就顯得很笨拙了。

另外,比上一代還貴的 129 美元定價可能也會成為它的銷售障礙。

平心而論,在這個價位上我們也能找到不少同類的優秀產品,而且在背夾電池殼還沒成為剛需的市場環境下,大部分消費者可能也不會為了提升手機續航,而額外付出上百美元的代價。

因此,在成本的高牆下,他們或許會更傾向於價格只有 Smart Battery Case 十分之一的移動電源,來解決手機的續航問題。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