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伴我後半生 鍵盤閃爍夕陽紅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http://bbs.cityug.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6163

作者:衛濱民生

電腦伴我後半生 鍵盤閃爍夕陽紅 科技 第1張

電腦伴我後半生 鍵盤閃爍夕陽紅 科技 第2張

電腦伴我後半生 鍵盤閃爍夕陽紅 科技 第3張

2000年,我從原來的新華區鐵西辦事處被調入區紀檢委工作兩年後,又被調入區計經委負責企業改制工作。2004年,隨著計經委、安全局、物價局等部門合併為發改委,早已享受正科級待遇的我,按照當時區委區政府規定退居二線,區上當時有不成文的規矩,退居二線後上不上班都可以。然而,受當時即將任發改委主任的郭玉建副區長提前鄭重聘任,我繼續上班兼任了衛濱區發改委辦公室主任。當時,我對電腦知識一竅不通,甚至於連電腦如何打開啟動都一無所知。負責列印工作的年輕人經常提醒我,讓我學打電腦,我總是笑著回答:「我寫好了材料,有你們列印就行了,我何必自己費勁學電腦啊!」

2005年,受時任衛濱區勞力局局長張弘、副局長趙勇的極力邀請,並向郭玉建副區長反復溝通、申請,我開始返聘到衛濱區勞力局幫助工作。起初,盡管手邊有許多閒置的電腦和文印設備,但我仍是一刻不停地用筆起草著各種文件資料、匯報材料、區主管講話。當時負責列印的一位女孩雖說也是大學畢業,盡管我也提前反復交代如何掌控文件格式、段落要求、標點符號運用等寫作知識;然而,她每次打出的材料總是不盡如人意。反復提示、反復修改,使我失去了讓別人打材料的信心,我終於開始下決心自己學習電腦知識,自己用鍵盤敲打材料。

已經年過半百、初學電腦打字的我,運用腦子里僅存的漢語拼音知識,盡管「一指彈」手法很慢,有時z與zh也分不清,鍵盤上的每一個字符還要尋找半天;但是,我堅信只要堅持磨礪,總可熟能生巧、勢必功到自然成,自己一定能跟上時代步伐,克難攻堅、突破難關盡快掌握這門現代知識。勤奮自學,刻苦專研,加上身邊年輕人手把手指導,使自己很快步入了用鍵盤敲打文字資料的行列;加上自己本來就有一定的寫作基礎,一篇篇文章、一份份材料、一件件圖文並茂的宣傳資料,終於能夠完美的呈現在我的電腦里,並隨時可以調閱、查看、引用。有時回憶起在這里工作的近十年時間,除了與同事們建立了永恒的忘年交情誼,系統掌握了國家的勞力就業政策,協助區勞力局和勞力就業局為區主管、局主管提供講話稿、匯報材料、工作總結、上報資料等方面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貢獻;對自己來講,最大的成績莫過於學會了電腦的實際操作運用。的確,這也是我至今難以想像到的。

本來計劃在區勞力局幫助工作滿十年,就徹底在家休息了,養養花、種種樹、玩玩盆景,豈不樂乎。沒想到已經67歲的我,於2014年春季,又被南橋辦事處主管極力相邀返聘到新的工作崗位繼續奉獻。明知夕陽已近,不用揚鞭自奮蹄。面對比局機關複雜、繁忙、辛苦幾倍的街道辦事處工作,為不辜負辦事處主管班子對自己的信任和關懷,我堅持做到自覺按職能職責辦事,時刻忠於職守,不多事不誤事不壞事;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注重積累,始終在提升狀態下工作;長計劃、短安排,立即做,始終保持適度的緊張感;掌握特點,把握規律,分清輕重緩急,抓本質抓重點抓關鍵,總是早來晚歸、勤勤懇懇、提前謀劃,努力完成自己認為該做的、或主管臨時安排的各項工作。有時趕上材料需要的緊急,中午不休息,夜晚或周日在家連續加班也成了常態,沒想到就這樣一乾又近5年。由於這時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電腦操作知識,加上十餘年機關文字材料的寫作經驗、基本功底持續積累,在這里很快便顯示出自身把握電腦、駕馭文字的水平和能量;在不斷提升單位知名度的同時,也使自己的電腦操作技能大幅提升,個人聲譽得到了不同程度提高。

已進入古稀之年的我,有時回憶起自己的往事,非常欣慰和慶幸在後半生學會了玩電腦,才有機會和條件記錄下了自己所走過的路程,時不時分享著這些年來的工作成績。打開電腦,初略瀏覽:僅在勞力局除親自起草各類文件、主管講話、調研文章、各種報告等資料上百篇外,還自編自寫、每年進行修改了一套7個章節6萬餘字的「職業指導」教案,並有幸成為我市職業指導老師,能夠親自為下崗失業人員和農民工培訓班授課,圓了自己多年的教師夢。在業餘時間,登錄「城市幽谷論壇」等多個論壇,發表各類手稿、帖子數百篇。撰寫以回憶為主題的「我的學生時代」「那年那月(昔日的記憶)」「民生雜談(雜文系列)」等三大板塊、各類題材、近百篇10餘萬字的資料,留給子孫們從中了解我的人生軌跡和為人處世準則;其中「糧票的回憶」曾獲河南省網路作品大賽文字作品一等獎、新鄉市網路作品大賽文字作品一等獎,並被《新鄉日報》選用刊登;還有無數作品參加當時的社會征文活動,獲得市級、區級一等獎、二等獎等榮譽。

大致盤點了一下,近五年來,我忙里偷閒編寫各方面新聞稿件、通訊報導、典型人物和事跡等文章,曾被《人民法治網》《河南黨的生活網》《河南日報》《新鄉日報》《平原晚報》選用150餘篇。親手起草各類重要文件、工作報告、調研報告、匯報資料、主管講話、典型材料、工作總結、各類述職報告等130餘篇、50餘萬字,並結合工作實際著手編寫了1300餘字的「機關應用文件的基本寫作知識」演講稿,曾四次為基層單位講授。僅撰寫各類工作調研報告和理論文章20餘篇,其中,調研文章「打造街道辦事處人大工作新常態」獲河南省人大常委會二等獎、新鄉市人大常委會一等獎,並被河南省《人大建設》2017年第02期選用;另有4篇理論文章被中共新鄉市委理論刊物《展望》雜誌選用,多篇獲區級一等獎。業餘時間,我又將這些經手起草的各類文件匯集成冊,便於自己或同事、朋友們隨時參考。

2018年春,我已進入古稀之年,由於一直受單位挽留,我仍不停息的與電腦做伴,手敲鍵盤勤奮耕耘,持續挖掘、總結、積累街道黨建、意識形態建設和民生事業發展等各方面工作的作法和經驗,繼續發揮著自身的餘熱,展示著一絲夕陽的彩虹。2000年,我從原來的新華區鐵西辦事處被調入區紀檢委工作兩年後,又被調入區計經委負責企業改制工作。2004年,隨著計經委、安全局、物價局等部門合併為發改委,早已享受正科級待遇的我,按照當時區委區政府規定退居二線,區上當時有不成文的規矩,退居二線後上不上班都可以。然而,受當時即將任發改委主任的郭玉建副區長提前鄭重聘任,我繼續上班兼任了衛濱區發改委辦公室主任。當時,我對電腦知識一竅不通,甚至於連電腦如何打開啟動都一無所知。負責列印工作的年輕人經常提醒我,讓我學打電腦,我總是笑著回答:「我寫好了材料,有你們列印就行了,我何必自己費勁學電腦啊!」

2005年,受時任衛濱區勞力局局長張弘、副局長趙勇的極力邀請,並向郭玉建副區長反復溝通、申請,我開始返聘到衛濱區勞力局幫助工作。起初,盡管手邊有許多閒置的電腦和文印設備,但我仍是一刻不停地用筆起草著各種文件資料、匯報材料、區主管講話。當時負責列印的一位女孩雖說也是大學畢業,盡管我也提前反復交代如何掌控文件格式、段落要求、標點符號運用等寫作知識;然而,她每次打出的材料總是不盡如人意。反復提示、反復修改,使我失去了讓別人打材料的信心,我終於開始下決心自己學習電腦知識,自己用鍵盤敲打材料。

已經年過半百、初學電腦打字的我,運用腦子里僅存的漢語拼音知識,盡管「一指彈」手法很慢,有時z與zh也分不清,鍵盤上的每一個字符還要尋找半天;但是,我堅信只要堅持磨礪,總可熟能生巧、勢必功到自然成,自己一定能跟上時代步伐,克難攻堅、突破難關盡快掌握這門現代知識。勤奮自學,刻苦專研,加上身邊年輕人手把手指導,使自己很快步入了用鍵盤敲打文字資料的行列;加上自己本來就有一定的寫作基礎,一篇篇文章、一份份材料、一件件圖文並茂的宣傳資料,終於能夠完美的呈現在我的電腦里,並隨時可以調閱、查看、引用。有時回憶起在這里工作的近十年時間,除了與同事們建立了永恒的忘年交情誼,系統掌握了國家的勞力就業政策,協助區勞力局和勞力就業局為區主管、局主管提供講話稿、匯報材料、工作總結、上報資料等方面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貢獻;對自己來講,最大的成績莫過於學會了電腦的實際操作運用。的確,這也是我至今難以想像到的。

本來計劃在區勞力局幫助工作滿十年,就徹底在家休息了,養養花、種種樹、玩玩盆景,豈不樂乎。沒想到已經67歲的我,於2014年春季,又被南橋辦事處主管極力相邀返聘到新的工作崗位繼續奉獻。明知夕陽已近,不用揚鞭自奮蹄。面對比局機關複雜、繁忙、辛苦幾倍的街道辦事處工作,為不辜負辦事處主管班子對自己的信任和關懷,我堅持做到自覺按職能職責辦事,時刻忠於職守,不多事不誤事不壞事;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注重積累,始終在提升狀態下工作;長計劃、短安排,立即做,始終保持適度的緊張感;掌握特點,把握規律,分清輕重緩急,抓本質抓重點抓關鍵,總是早來晚歸、勤勤懇懇、提前謀劃,努力完成自己認為該做的、或主管臨時安排的各項工作。有時趕上材料需要的緊急,中午不休息,夜晚或周日在家連續加班也成了常態,沒想到就這樣一乾又近5年。由於這時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電腦操作知識,加上十餘年機關文字材料的寫作經驗、基本功底持續積累,在這里很快便顯示出自身把握電腦、駕馭文字的水平和能量;在不斷提升單位知名度的同時,也使自己的電腦操作技能大幅提升,個人聲譽得到了不同程度提高。

已進入古稀之年的我,有時回憶起自己的往事,非常欣慰和慶幸在後半生學會了玩電腦,才有機會和條件記錄下了自己所走過的路程,時不時分享著這些年來的工作成績。打開電腦,初略瀏覽:僅在勞力局除親自起草各類文件、主管講話、調研文章、各種報告等資料上百篇外,還自編自寫、每年進行修改了一套7個章節6萬餘字的「職業指導」教案,並有幸成為我市職業指導老師,能夠親自為下崗失業人員和農民工培訓班授課,圓了自己多年的教師夢。在業餘時間,登錄【城市幽谷論壇】等多個論壇,發表各類手稿、帖子數百篇。撰寫以回憶為主題的「我的學生時代」「那年那月(昔日的記憶)」「民生雜談(雜文系列)」等三大板塊、各類題材、近百篇10餘萬字的資料,留給子孫們從中了解我的人生軌跡和為人處世準則;其中「糧票的回憶」曾獲河南省網路作品大賽文字作品一等獎、新鄉市網路作品大賽文字作品一等獎,並被《新鄉日報》選用刊登;還有無數作品參加當時的社會征文活動,獲得市級、區級一等獎、二等獎等榮譽。

大致盤點了一下,近五年來,我忙里偷閒編寫各方面新聞稿件、通訊報導、典型人物和事跡等文章,曾被《人民法治網》《河南黨的生活網》《河南日報》《新鄉日報》《平原晚報》選用150餘篇。親手起草各類重要文件、工作報告、調研報告、匯報資料、主管講話、典型材料、工作總結、各類述職報告等130餘篇、50餘萬字,並結合工作實際著手編寫了1300餘字的「機關應用文件的基本寫作知識」演講稿,曾四次為基層單位講授。僅撰寫各類工作調研報告和理論文章20餘篇,其中,調研文章「打造街道辦事處人大工作新常態」獲河南省人大常委會二等獎、新鄉市人大常委會一等獎,並被河南省《人大建設》2017年第02期選用;另有4篇理論文章被中共新鄉市委理論刊物《展望》雜誌選用,多篇獲區級一等獎。業餘時間,我又將這些經手起草的各類文件匯集成冊,便於自己或同事、朋友們隨時參考。

2018年春,我已進入古稀之年,由於一直受單位挽留,我仍不停息的與電腦做伴,手敲鍵盤勤奮耕耘,持續挖掘、總結、積累街道黨建、意識形態建設和民生事業發展等各方面工作的作法和經驗,繼續發揮著自身的餘熱,展示著一絲夕陽的彩虹。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