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今天要談一個新的概念,移動物聯網。
很多人會說,移動互聯網我們都知道,就是以智慧型手機為核心,發展起來的互聯網應用。
沒錯,過去幾年,互聯網之所以能夠高速發展,得益於智慧型手機的興起。特別是隨著蘋果的Iphone和APP模式,整個顛覆了過去3G以來的移動手機的行業。特別是原來的手機格局被徹底改變。一方面傳統的霸主諾基亞和摩托羅拉相繼被從頭羊的位置拉下來,另一方面整個移動商業的模式和業態完全變化了。
所以今天有必要再深挖一下移動物聯網。這不是說移動公司建的物聯網, 而是說我們要重新看待移動中的「物」和「物聯網」。
為什麼要把「移動物聯網」作為一個新事物單獨提出來?這與最近很多的大氣候和產業發展會有關聯。
首先移動和靜止是相對應的,有了移動物聯網,就有靜止物聯網,或者叫固定物聯網。因為最近5G簡直太火了,各種說法都有,誇讚者有之,唱衰者亦有之。究其原因,我認為物聯網是個核心的梗。大家對於5G和物聯網的應用場景太需要找到切合點了,否則就覺得這個5G失去價值了。
其實,非也!5G不是物聯網的全部,物聯網也不是僅僅5G。這是我們必須要深刻理解的。
筆者在去年初提出了一個命題,或者是預判,就是當前的智慧型手機行業將在2024年左右消滅掉。很多人對此觀點嗤之以鼻,覺得我在危言聳聽。難道按照我的說法,這些華為、小米、三星、蘋果們都沒活路了?其實這就是我們今天講的重點——移動物聯網。
筆者在提出命題的同時,也強調了未來的智慧型手機將向著超級物聯網終端發展,最終會有兩個發展方向:其一是微智能終端;另外就是大終端。
今天的智慧型手機從體積上來看,是過去2G時代的數字機的幾倍大。同時當與筆記本電腦比較起來,又感覺個頭偏小。甚至這中間出現了移動PAD的產物,就是介於移動通信終端和PC智能終端的中間地帶。
而智慧型手機從功能上來分類,很多廠家把語音通話功能作為基本標配。其他功能呢?都屬於應用。我們在移動互聯網的初期,手機上安裝了各種各樣的應用軟件,甚至很多山寨機以幫助軟件廠商裝應用軟件為盈利點。那麼到了今天,我們對於應用軟件已經有了大體的感受,能夠經常使用的應用軟件不超過10中,更多的都是為了體驗嘗鮮而已。
另外就是從智能終端本身來看,其實語音通話也不是最主要的功能和訴求了。比如健康手環,或者是定位終端,其核心功能變成了計步器加上睡眠監測,身體健康指數監測等等細分功能。人們並不苛求一定要有語音通話。
但是在這種終端發展初期,我們知道大部分都是基於手機的通信模塊,特別是很多廠商都是用的台灣某模塊廠家的產品,因此上你能看到其功耗會比較大,待機時間最多2-3天而已。今天,我們已經可以把手機模塊取代了,然後就是一個SOC的晶片模組就解決了,要麼是配合藍牙模塊,要麼是最新的NB-IOT或者LORA之類的窄帶物聯網。
這樣配合案例解釋,筆者相信大部分人就懂了。這其實就是物聯網終端的初始形態,未來隨著晶片功能和價格的日漸成熟,類似這樣的功能型終端將是我們主要的使用對象。這時候,智慧型手機的功能就完全會被解構掉。也可能就像IWatch一樣,不僅僅是手表,也會與其他應用捆綁,如果需要的話,加上一個耳機,完成通話功能沒有任何問題。
這是什麼?這就是移動物聯網終端。
以上我們講得是跟人,跟身體有關的小終端,那麼還有大終端。比如智能汽車、比如無人機、比如機器人。這些超級終端,不僅僅是具備單一的功能,他們甚至都是智能綜合體,里面可能配備了幾十上百種傳感器,各種高性能的晶片模組,會有很多塊「屏」。那時候的所謂「屏」也絕不僅僅是柔性屏的概念。因為AR/VR+3D等等都是成熟的技術了,甚至是超級的錄影頭上面就可以完成。這樣來看,這些大終端也可以簡單理解成是數個智慧型手機的集合體,而不是單一的智慧型手機。
那麼今天的智慧型手機呢?會有什麼新的變化呢?我認為各個手機大廠家們,真的應該安排專人去做對於未來的評估和分析。至少,我們今天的硬件性能之爭的故事總是會有重點的。不論是5000米還是馬拉松。前幾天,我看雷總在發布會上從手機硬件上對華為進行了若干輪的攻擊,如果站在行銷的角度,我們無可厚非,在商言商嘛。如果站在企業的發展,或者是從未來的角度看,建議雷總多關注一下物聯網的趨勢啊!真的不是簡單地音箱什麼的。
當然,我們還要從價值上來談一談。為什麼「移動」物聯網總體上比「靜止」物聯網價值要高,難度要大。
對於萬物互聯,我也有過一個論述,並不是萬物都要聯。這里面只能說中國文化,中國詞匯博大精深。讓人有很多遐想的空間。事實上,我們有很多物,都是靜物。雖然我們也需要他們的數據,但是相對來說要簡單許多。比如我們前面為了NB-IOT找的智能水表,井蓋之類的應用,這些大部分都是靜止的。我們可以通過有線網路就連接起來,其效率和性價比並不會比無線網路差,甚至成本還會便宜很多。
無線網路畢竟會有干擾和 各種不穩定的問題所在,我們大力發展的無線通信技術,更多是為了解決運動中的物體,還有就是有線網路難以覆蓋到達的地方,比如大山或者江海里。搞過通信的朋友都知道,過去我們都是以有限為主,無線為輔,或者是無線作為備份使用。
你看,我們一出差,或者一出國,住進酒店第一件事就是要找WIFI,因為WIFI是建立在當地的有線網基礎上的,信號相對於公網的無線網要穩定得多,速度也快很多。
還有一種環境,就是更需要穩定的通信保證,比如在工業領域,很多環境下為什麼連通信接口都是專有的RS485呢?就是為了保證系統的穩定,這個時候無線的干擾就是最大的困難和敵人。
說到這里,我們基本上應該勾勒出來未來的移動物聯網的雛形吧?包括應用對象和應用的場景,就該很清楚了。這和我們當前談到的為了移動而移動的物聯網有著本質的差別。
最後,因為難,所以價值上也會相對高些。這並不是采集數據的物本身價值的高低,而是技術本身成本價值和未來服務價值的高低。對於一個成熟的網路系統來說,不僅僅要從所使用的無線技術來看,更要綜合去評估。對於未來大量的智能大終端來說,應該是整個需求和應用場景的最主要對象。很多靜止終端,別說3G、4G了,就是我們今天的NB-IOT們的窄帶物聯網的天下。
從物量經濟的角度來分析,未來物聯網的網路和連接都是基礎,最終的價值來自於物本身的使用價值。所以到底先聯什麼,後連什麼,我們作為經營者要有充分認識!
移動物聯網會帶來智慧型手機的消失,這是對於手機廠家一定要居安思危的。
移動物聯網會帶來各種新物種的出現,物聯網智能終端廠家大有可為。
移動物聯網會帶來物量經濟的有效評估評價,其服務價值將遠遠大於生產的銷售價值。
移動物聯網是對著「動態」的物聯網,不能因噎廢食,5G不是萬能的靈丹妙藥。
——————本文完——————
作者: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秘書長 王正偉(物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