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HomePod國行值得買麼?了解這些再決定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HomePod的國行版本在2019年1月14日正式上架中國地區。筆者也在第一時間購入了國行版本。網上關於HomePod的外觀和生態評測較多,在此就不再過多贅述。本文僅從筆者的實際使用體驗來談談HomePod性價比和音質表現,從客觀角度來聊聊這款售價2799元的大熱智能音箱是否值得購買。

目前國內的智能音箱市場群雄割據,不僅BAT均推出了幾代的智能音箱產品,很多互聯網企業像華為、小米、Rokid等在智能音箱領域也已深耕多年,不僅已逐漸建立了自己的IoT生態,同時也憑借多樣化的功能性和語音操控便攜性占據了較高的市場份額。蘋果HomePod進入國內遲到了一年時間,而這一年完全可以給國內廠商足夠的更新迭代的機會。

蘋果入局中國智能音箱市場真的有些晚了。

除了錯失了最好的入局機會外,HomePod還有兩個無法避免的痛點,就是Siri和售價。眾所周知,蘋果的智能助理Siri並不是很智能,對於中國用戶來說甚至有些不接地氣。「智障」的Siri遠遠沒有「小度小度」以及「小愛同學」方便好用。

另外高達2799元的售價將很多用戶「拒之門外」,超過2k不到3k的價格讓這款產品的定位非常尷尬。對於音樂發燒友來說完全可以選擇更有品質的專業級音響產品,而對於音樂依賴度不高的用戶也不會花將近3000元去購買一款「智能」音箱,幾百元的智能音箱選擇多到數不勝數。要知道,SONY上周CES上發布的無線黑膠音頻系統LX-310BT加上官方推薦搭配的的藍牙音箱ZR7的總價也才3500元左右。

蘋果號稱這款HomePod智能音箱採用了A8處理器和iOS系統,故其配置相當於是一台「iPhone 6」。其實智能音箱運行什麼操作系統並不能直接決定其用戶體驗的好壞,iPhone的用戶使用華為、百度、小米的音箱時也不會有太大障礙。

那麼A8處理器的優勢在哪里呢? A8主要用途是運行iOS做到蘋果全家桶互動及使用Siri、解碼處理Apple Music的音樂、執行HomePod特有的根據環境虛擬環繞聲的程序,而Apple A8的性能完全足夠流暢運行這些系統應用。雖然智能音箱使用A8處理器已經算是「大材小用」了,但筆者在使用HomePod時有三個「不適感」,而對於一款智能音箱來說是極其致命的。

較為失望的交互體驗

筆者在使用HomePod國行版本時,呼叫「嘿,Siri」後可以明顯感受到HomePod的應答延遲,這種體驗是在筆者此前使用過的任何一款音箱上都沒有過的。延遲2秒左右的Siri應答會讓用戶產生一種明顯的拖延感,需要用戶去「等」Siri的反饋極大地消減了筆者對於這款音箱的耐心。當科技感變成了笨拙感,用戶的體驗自然會降低。

HomePod的「不適感」並不僅僅出現在應答反饋上,在語音播報時也會帶來莫名其妙的停頓。比如讓Siri播放一首張韶涵的《夢里花》,在Siri反饋的時候會重復一遍即將播放的歌曲名,這個時候往往「張」後面會進行停頓,讓「張韶涵」這個人名出現了莫名其妙的違和感。

另外的一個小缺點便是HomePod的Siri的發音同目前市面上的一眾智能音箱的語音助手相比,不能稱為自然、流暢,有很大的改進空間。盡管Siri在不久前進行了升級,但是看來這個並非中國土生土長的語音助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另外,HomePod不僅可以播放iOS設備中Apple Music的音樂和播客,還可以連接Mac作為揚聲器使用。筆者將HomePod連接上Macbook Pro 2017後,在觀看電視劇和電影的時候出現了極為致命的延遲現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音畫不同步」。HomePod作為Macbook揚聲器時音頻會延遲2-3秒。筆者以為是播放源出現了個別情況,所以更換了播放源進行視頻的觀看,這種延遲依然存在。HomePod頻繁出現的不適感已經漸漸消磨掉了筆者的耐心和對於這款產品的期待。

延續了蘋果生態圈的閉環思維

典型蘋果生態圈的閉環思維還體現在,用戶無法將HomePod直接用作自己電視的揚聲器。只有在用戶擁有第四代或更新的Apple TV 4K時,才能將HomePod作為Apple TV的音頻輸出設備,並且實測連接到Apple TV並播放Apple TV內的視頻資源時,沒有音畫不同步的現象,但如果音頻輸出選擇Apple TV默認的5.1聲道,會導致HomePod的最大音量極其明顯地下降,需要將音頻輸出改為2.0聲道才可以解決。受限於Apple TV沒有國行版本主機,且其他地區Apple TV商店的視頻內容購買方式為單部電影、劇集租賃或購買,與大陸消費者視頻內容消費習慣衝突,所以HomePod作為電視音箱這個想法也只是看上去很美,況且HomePod單個2799元,一對5800元已經可以購買相當不錯的回音壁甚至支持杜比全景聲的電視音響系統來組件家庭影院,獲得更好的體驗。

音質很好?那只是第一印象

HomePod作為眾多媒體宣傳的「音質最好的智能音箱」,再加上蘋果官方「家的新聲」這一宣傳語,自然會讓人們對其音質有極高的期待,初聽時確實讓筆者覺得這聲音值回票價。蘋果宣傳表示,HomePod將直達聲與環境聲分離,並用房間環境反射營造的環繞立體聲會讓人有整個房間都變成了音源、如臨現場的感覺。得益於占據HomePod一半體積與絕大部分重量的振幅高達2公分的低音單元所做到的澎湃低音可以稱得上是「平民迪瓦雷」的震撼體驗。

但是HomePod也可能是這個價位上調音風格比一直受用戶詬病「低音過重」的Bose產品還要激進的音箱。HomePod不僅將音樂中的低音做了更加震撼低沉的的音染,用戶甚至在音樂的中高頻中都不能擺脫這種低頻過重的調音。這種聲音風格如果用於搖滾、金屬、嘻哈等風格的音樂絕對是很討喜的,但是當你在聆聽小編制的古典音樂、爵士、女聲等中高頻為主的音頻時,你會發現你聽到的聲音並不是這些音樂的自身。過多的低頻還有一個直觀缺點就是長時間聆聽會帶來更大的聽覺疲勞。

HomePod將高音單元放置在了機身下方,想依靠反射來消除指向性。好處在於處於任何角度及位置都可以聆聽,但反射出來的高頻音具有混響,且音色也會受到反射材質的音箱。HomePod的聲音不通透,中高頻音發「悶」,三頻分離度也很一半呢。所以在長時間聆聽HomePod後,會感覺聲音很憋、很堵的感覺。

尷尬的雙HomePod立體聲解決方案

另外一個讓人如鯁在喉的痛點就是,雖然HomePod的價格達到了2799元,但其做到的僅是單聲道音頻體驗。如果我們想獲得立體聲音效,需要購買另一台HomePod並配對。很微妙的一點在於,購買了兩台HomePod以獲得立體聲的用戶肯定是對音質有很高追求的,但HomePod的環繞立體聲難以掩蓋其不均衡的三頻,而且在5600這個價位上,能為用戶提供更好音質的立體聲音響系統不在少數。

當然,如果用戶的居所很大,需要在不同樓層、不同房間配置多個HomePod來做到同步播放的話,那麼蘋果的AirPlay 2確實是一種不錯的多揚聲器播放解決方案。

遠低於預期的智能家居體驗

HomePod的智能家居生態圍繞Apple Homekit搭建,但在Homekit不接地氣的設備品類與遠高於米家、BAT系產品的售價,相信絕大部分用戶目前家中的智能家居設備同筆者一樣,是圍繞米家生態或BAT系生態搭建的。

雖然米家生態的產品現在可以通過在APP內自定智能場景並設置Siri捷徑來迂回使用Homepod做到語音控制,但在使用體驗、指令模糊識別、控制細化程度上遠不及相應生態內原生的語音助手來得直接、自然。更何況現在很多米家智能設備從安裝到使用都已經及其簡化,完全不需手動設置場景與控制關鍵詞便可做到語音控制,故通過Siri捷徑使用非Homekit生態產品是一種學習成本較高、後續使用穩定性差的選擇。

只有當你家中大部分智能設備都接入了Homekit,才能通過HomePod獲得不錯的智能家居體驗。如果你為了新購入的HomePod而放棄目前家中已有的其他智能生態的產品,從新部署Homekit生態,則頗有一種「為了新買的醋而烹飪了一鍋螃蟹」的感覺。

HomePod值得買麼?值得買倆麼?

對於追求音質的用戶來說,顯然HomePod並不是一個好選擇。同價位產品中的選擇非常多,HomePod在音質方面並不具優勢。另外HomePod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藍牙音箱,操作較為麻煩,上手門檻高,同時延遲現象無法正常收看視頻。

當然,如果你是果粉,想湊齊蘋果全家桶,或者家里擁有HomeKit或米家(米家APP支持捷徑後可以用HomePod進行語音操控)較多智能家居產品的話,可以考慮購買。iPhone、Apple Watch、Apple Music和HomePod的聯動還是非常方便的。

另外,購入兩個HomePod組成立體聲的意義並不大,局限於HomePod聲場的定位表現,雙音箱的音質並沒有太大提升。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