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誘導兒童在遊戲中付費是「善意欺詐」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遊戲觀察1月27日消息,外媒revealnews報導,根據最近公開的法庭文件顯示,Facebook在2010年至2016年間,策劃了一項長達數年的行動,鼓勵開發商允許孩子在未經父母的許可下花錢,以追求利益最大化,Facebook稱之為「friendly fraud「(善意欺詐)。

事情源於此前《憤怒的小鳥》的遊戲開發商Rovio注意到該遊戲發生了「驚人高的退款率」。Rovio告訴Facebook並希望其進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93%的退款起因為,兒童在父母不了解的情況下在遊戲中付費,而這些兒童的平均年齡為五歲。

法庭上公示的135頁調查文件包含了Facebook的調查結果、備忘錄、公司戰略及員工電子郵件,上面描述了社交公司Facebook如何通過「善意欺詐(friendly fraud)」,做到了盈利最大化。

報導稱,Facebook的員工在知曉兒童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在遊戲中花費的是真錢,也不知道父母的信用卡是與Facebook帳戶相關聯的前提下,依舊鼓勵開發商誘導兒童消費。在2008年2月至2014年6月期間,Facebook從美國未成年人帳戶中賺取了3400多萬美元。而Facebook團隊在此前提下開發了一套可以避免兒童誤消費的機制,但並沒有實施,而是通知遊戲開發商關注的重點是盈利。

當發現問題的父母尋求退款時,Facebook一開始拒絕了退款請求。並向遊戲開發商表示,向有退款需求的用戶補償強力的遊戲虛擬道具比直接退款更好,因為虛擬道具沒有任何成本。

調查文件中發現,Facebook內部稱那些在網路遊戲上花費大量資金的兒童為「鯨魚」,而這個詞通常被賭場用來指那些投入大筆資金的賭徒。該集體訴訟案最終在2016年時,迫使Facebook同意,「在平台增設一個內部隊列,用於退還美國未成年人購買的應請求」。

上周,法官命令Facebook提供其他相關材料。據報導,本周四,Facebook已執行該命令。

Facebook一位發言人對外稱,「Facebook與家長和專家合作,為家庭瀏覽Facebook和網路提供工具。作為這項工作的一部分,我們會定期審查自己的做法,並在2016年同意更新我們的條款,並提供專門的資源,用於與Facebook上的未成年人購買相關的退款請求。」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